5万多名妇女借力公益培训添技能

11.01.2016  11:04

  “这个小家伙是我一年前带的,特别爱笑,一笑还俩酒窝儿;这个是前不久带的,最调皮,但特别讨人喜欢……”在育婴师毛心芳的手机里,有很多见证宝宝成长的视频,都是孩子妈妈发给她的。工作之余,翻看孩子们或开心、或游戏、或耍赖的视频,毛心芳的心里暖暖的。

  从当初茫然无助的下岗失业人员,到如今炙手可热的高级育婴师,47岁的毛心芳深刻感悟到技能的重要,更感激一路走来,给予她无限支持的妇联姐妹。

  “五年来,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而这变化的开端,就是市妇联组织的一次次家政培训。”毛心芳告诉记者,正是通过参加培训,她逐渐适应了社会的变化,走上再就业之路。即便现在,她依然经常回到“巾帼家政”参加培训,丰富自己的技能,也便于与共同学习的姐妹们交流育儿经验。

  毛心芳的“姐妹们”的确不在少数。几年来,从一无所长,到学得一手技能;从对生活不知所措,到对未来充满希望,她们无一例外,都庆幸自己当初选择了妇联组织的公益培训项目。

  “五年来,我们共开展各类技能培训近千期,培训妇女51114人,安置就业29726人。”市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现代服务业,市妇联打造了“巾帼家政”品牌,积极开发家庭护理、烹饪、保洁、育婴等家政服务岗位,每年提供家政服务岗位20000个;先后制定《婴幼儿早期家庭教育服务规范》《育婴师岗位服务规范》《养老护理培训规范》《月嫂培训规范》四项吉林省地方标准。

  着眼手工制品加工业,市妇联坚持打造本土特色手工艺品牌,把发展手工编织作为促进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增收致富的新渠道。成立了由56名妇女手工艺品带头人组成的长春市妇女手工艺品协会;创建了妇女手工艺品生产研发基地,升级开发手工布鞋、玉米叶编织、泥塑、软陶等手工产品;建设5000平方米的巾帼创业孵化基地,扶持妇女手工艺品生产加工小微企业,年创产值6800万元。 

   新闻提示

  “十二五”期间,我市妇联组织着眼服务城乡妇女发展需求,将培训作为促进妇女就业创业的重要工作内容,让广大妇女掌握一技之长,促进就业创业。

  为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市妇联还积极实施分层次培训:根据妇女需求和市场用工要求,实施“万名妇女创业就业培训”工程;通过实施“巾帼创业女老板”培训项目、“职业女农民”创业培训项目,实现妇女创业项目多元化、管理科学化、增长持续化。

  近年来,市妇联又在传统保洁、育婴、月嫂、养老护理培训项目基础上,开发了插花、美甲、茶艺、电子商务等适合年轻女性和大学生的就业项目。

  发布适合女性就业创业项目216个,扶持创业成功284人,直接带动近千人就业;开办电子商务创业培训班39期,培训1277人次,帮助565人创办了网店……展开五年的成绩单,市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他们还将继续开展“创业改变生活,技能成就梦想”主题技能大赛,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帮助更多姐妹圆梦。记者  张  佳  本报通讯员  李  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