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关区打出爱心组合拳 让环卫工人生活更温暖
环卫职工浴池不仅洗澡免费,各种用品也免费提供。
一起吃饭笑呵呵。
环卫工人业余生活也丰富。
一周的菜谱一目了然。
配餐中心干净整洁。
环卫工人可随时到免费浴池洗澡。
不管寒冬酷暑,不论风里雨里,他们起早贪黑,辛勤劳作,为了城市的干净整洁,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身上的橙色工作服表明了他们共同的身份,他们就是被称为“城市美容师”的环卫工人。每到清晨破晓时分,大街小巷总会响起沙沙的扫帚声,总有那么一群人在用手中的清洁工具为刚从沉睡中醒来的城市“梳妆打扮”。他们的工作简单而平凡,用自己的双手为城市“洗脸”、“上妆”、“补妆”,将其扮靓,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披星戴月归,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环卫工人用他们勤劳的双手,为人们的工作和学习增添了舒适和愉悦,用自己微弱的光华诠释了 “脏我一个人,洁净千万家“的信念,在平淡的工作中,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担当起一份令人尊敬的责任。
对于环卫工人来说,他们没有节假日,一年365天,每一天都是工作日。每逢新春佳节,到处是辞旧迎新的鞭炮,到处是欢乐的笑声,人们在相互祝福的同时。有谁知道,这里浸透着环卫工人多少辛勤的汗水?随着烟花的一次次升空,环卫工作量也在猛增,如果街道不及时清扫,到处都是垃圾,不仅影响城市形象,也影响市民过节的心情。“别人过节我保洁”这是在环卫工人中流传着的一句口号,各种节庆,举家团圆之际也是环卫工人最辛苦的时候。
由于环卫工人的工作环境、工作性质特殊,他们偶尔遭受社会不公平的对待,这不免给这个群体冠以“弱势”的标签。尊严,是给这个群体最好的保障。要让环卫工人有尊严的工作,有保障的生活,南关区一直在努力。去年,南关区环卫职工浴池和配餐中心的成立,切切实实让环卫工人感受到来自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怀,不仅是生活扶持,更是极大的心理慰藉。
一年时间过去了,南关区并没有满足现有的成果,而是在加快改善环卫工人作业环境方面再次加大投入,开辟审批绿色通道,凡涉及环卫后勤保障工作所需资金、审批程序一律特事特办。
两处配餐中心、两处职工浴池、11个“环卫职工之家”及67个环卫工人临时休息室。把这些成果摆在这里不是数字的罗列,而是南关区举全区之力为2200余位环卫工人作出的实实在在的保障。这不是“未来”、不是“将要”,而是实实在在的“现在”。环卫工人为城市服务,它们为环卫工人服务。
全力改善作业环境
环卫工人工作生活有保障
环境卫生是城市的“窗口”和“脸面”。环卫工人每天“洗脸”、“美容”,其工作的繁重性和艰苦性可想而知,也正是如此,环卫工人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尊重。环卫工人节,就是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环卫工人表达敬意和关爱的明证。荣誉和节庆,是政府向环卫工人致敬的特别方式,也是对环卫工作的充分肯定。但如果仅仅是这些,还不足以改变环卫工人面临的根本问题。南关区始终把改善环卫工人作业条件和生活质量,作为重视和支持环卫事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在不断提高环卫职工工资待遇的同时,还全方位、多元化地为环卫工人做好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后勤保障工作。该区从环卫职工的现实需求入手,加大资金投入,建设集吃饭、住宿、休息于一体的环卫保障工程,其中包括两处配餐中心、两处职工浴池、11个“环卫职工之家”及67个环卫工人临时休息室。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让一线环卫工人工作、生活条件都得到了明显改善。
“环卫工人有四难,吃饭难、住宿难、休息难、洗澡难。这些不是在南关区才有的,是环卫这个行业存在的普遍问题。”南关区环卫局副局长谢正球说,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环卫职工后勤保障工作,主要领导先后多次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与环卫工人面对面恳谈,深入了解职工困难。从一线工人的衣食住行到工资待遇,都亲自过问、亲自调度。
特别是为加快环卫后勤设施建设,南关区先后召开六次专题会议,并指出凡涉及环卫后勤保障工作所需资金、审批程序一律实行绿色通道,特事特办。举全区之力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最佳的效果,将改善环卫工人工作环境这件好事落实到底。
为解决环卫工人休息点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南关区有关领导亲自协调建委、电力、热力、食药监等市直部门,并得到这些部门的大力支持。
南关区环卫局副局长谢正球说,在以往关于环卫工人工作环境的报道中,有很多例如“清雪现场喝冷水啃馒头”“路边烧柴取暖”“坐高档酒店门外台阶上吃饭被驱赶”等等描写,这些往往被当做负面新闻来报道。“环卫工人不是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工作很重要,很崇高,城市的建设和百姓的生活都离不开他们。他们需要的不是你送一杯热豆浆他送一副棉手套的同情,而是平等公正的对待,他们需要的是尊严。”谢正球说,捍卫环卫工人的尊严,一方面要看社会文明程度,另一方面要靠城市管理者对环卫工人的呵护。南关区改善环卫工人作业条件和生活质量的一系列措施,就是为了让区内的环卫工人“昂起头”生活。
免费洗澡:
两处免费浴池对全区环卫工人开放
忙碌的工作结束后,舒舒服服的洗个热水澡是消除疲劳、舒缓心情的最快方式,但普通大众浴池的8元钱门票对大多数环卫工人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8元钱,他们可以多买一副棉手套,或者买两个口罩,甚至可以满足他们的一日三餐。南关区在解决环卫工人吃饭休息的问题上,进一步扩展服务保障内容,将位于东岭南街的老教育浴池装修改造,开设了环卫职工浴池。环卫职工浴池内有48个喷水龙头,能同时满足150人的洗浴需求,免费向区内环卫工人开放,并无偿提供洗浴用品。同时与我市一家美容美发学校建立起“美发爱心基地”,为环卫工人免费理发。
记者在南关区环卫职工浴室看到,进门的第一间屋是换鞋区和理发区,两组靠墙的柜子里整齐的摆放着100多双拖鞋,窗明几净,地上也没有脚印。再往里走便是洗浴区了,储物柜、休息座椅等一应俱全。据管理人员介绍,下午班的环卫工人大约17点下班,为了满足这些工人的需求,浴池也延长了开放时间至20点。
韩玉珍工作的地段在东岭南街,在做环卫工人的两年中,每天3点半出门,4点开工已经习以为常。“得在6点之前扫完,6点之后行人、车辆多了就不能扫机动车道了。”在6点到7点的短暂休息后,韩玉珍又要开始一上午的保洁,一直到12点,她才能放下扫帚,摘下头巾,结束一天的工作。“真是赶上了好时候,去年区里建的环卫职工浴池,对咱们环卫工人免费开放,干一上午活出一身汗之后想洗个热水澡,在以前可舍不得天天花这钱。现在不但洗澡、理发免费,你看这洗浴筐、毛巾、香皂都是免费提供的。”韩玉珍高兴地向记者展示了浴池提供的几件洗浴用品,她说,隔壁就是休息室,洗完澡到隔壁还能有热腾腾的饭菜吃。韩玉珍的几句话虽然朴实,但言语中透露出浓浓的幸福感。这些洗个热水澡、吃顿热乎饭之类的事在一般人眼中是再平常不过的,可对韩玉珍等环卫一线的工人来说,曾经何尝不是一种奢望。“洗完热水澡隔壁就有热乎饭菜吃。”这样一件很平常的事,给一线环卫工人带来的慰藉,没有经历过的人可能永远无法体会。
南关区环卫局后勤保障处处长刘成合说,他们正在建设第二个职工浴池,地点在大经路二三小区。这个浴池有48个淋浴喷头,年内就能投入使用。“自由大路以北的职工到东岭南街太不方便,在二三小区建浴池主要是方便自由大路以北的几个大队。”
尊严,是给环卫工人最好的保障。南关区改善环卫工人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的几项措施,真正是从工人们最迫切、最急需改善的问题出发,让一线工人切实感受到来自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怀。
免费午餐:
让全区2200余名环卫工人吃上热乎饭
都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南关区的环卫工人听到这句话后一定会反驳,“我们的午餐就都是免费的。”
去年11月,在东湾半岛F区,南关区环卫后勤保障处正式投入使用,这处面积340平方米的房子原本是长通街道永宁社区办公用房,后经改造,成为高标准现代化环卫职工配餐中心。每日为一线环卫工人提供“一荤一素”、安全可口的免费午餐。
考虑到运输距离和生产能力,随后,南关区又将武威路原卫生局用房568平方米改造成第二个后勤保障处。与东湾半岛的保障处一起组成了一支26名专职人员和13辆送餐车的后勤队伍,服务着全区2200余名环卫工人。
11日10点刚过,记者来到位于武威路的后勤保障处。在一楼的副食操作间,两名男职工正准备将当天的两个菜脊骨炖土豆和汆白肉装入保温桶,一名女职工从两个菜里各取出三小盒后,端着托盘转身上了楼。“这是在留样,都存到二楼的留样柜里了。”见记者似有疑问,南关区环卫局后勤保障处处长刘成合解释,每天的饭菜都要留样以备检查,要最大程度地保证职工饮食安全。“这里的食材都是当天采购,而且渠道正规,采购前都要看经销商的检疫检验合格证,米面油调料都一样,都是正规产品,在超市都能买到的。”二楼是主食库、调料间和留样间等,所有采购来的米面油调料都分类储存在不同的房间。“我们有‘周食菜谱’,每天一荤一素,一周不重样,而且菜谱每周都更新,这也是为了让一线工人们吃得可口。一楼的主食间有绞馅机、和面机和包子机,每个月做几次面食算是改善生活。”
每天5点不到,厨师们就要穿上统一的工作服、帽子、靴子并戴口罩上岗,10点30分准时装车送餐,确保午餐时间让环卫工人们吃上热乎的饭菜。据介绍,南关区环卫职工后勤保障中心的食材质量、厨房卫生、送餐车辆都有专人监管,并通过不断地调整,饭菜质量越来越好,卫生标准越来越高。从开设至今,未发生过一例不良反应,环卫工人吃饭难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免费住宿:
“职工之家”改善居住条件解决后顾之忧
异地务工最先要解决的无疑是住宿问题。环卫工人年纪偏大,需要住得舒适方便,但他们工资不高,所以不得不找最便宜的宿舍租个床位。想要找到一个省钱、舒适、离工作地点近的住房实在是太难了。环卫工人面对的种种困难,并不是个例,而是一种普遍现象。面对这种情况,南关区将解决“住宿难”提上日程,先后六次召集各街乡书记及财政、住建等相关部门召开专题例会提出具体要求,并指出凡涉及环卫后勤保障工作所需资金、审批程序一律实行绿色通道,特事特办。
南关区通过腾、挪、倒、建等方式,整合全区现有公共资源,共改造建成并投入使用11处环卫职工之家。采取就地就近的原则安排住宿,缩短了环卫工人上下班的路程,延长了环卫工人的休息时间。
11日,记者来到位于永春小区的“环卫职工之家”,管理员黄艳秋主动担当“导游”带记者参观。“一楼是餐厅和休息区,每天中午饭菜送到这里后,大家排队打饭。休息的工人有时会下下棋、打打牌。我们两个管理员是‘管家’,大家出去工作的时候我们会帮忙整理房间、洗洗衣服。”黄艳秋说,她是从环卫岗上调过来的,所以很清楚环卫工人每天的工作状态,把工人们日常生活打理好了,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才能更安心的工作。“区里的这些政策,就是让咱们环卫工人有尊严的工作,有保障的生活。”
“环卫职工之家”的二楼是住宿区,这里所有的寝具、整理箱、桌椅都是统一配备,干净整洁。姚富和田守芹夫妇住在二楼的夫妻间,他们老两口吃住都在这里,已经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我们俩都是自强大队6班的,扫‘大庙’附近,从这走过去也就20分钟。”田守芹略显紧张,一连说了好几遍“我就喜欢这个工作。”姚富接过话茬说,他老家在舒兰市,三年前到长春找了份环卫的工作,一开始和老伴租了个插间,一个月房租、水电加上吃饭,怎么也得花一个人的工资。“现在好了,吃住都是政府免费提供的,我俩的工资都攒着。我和老伴都喜欢现在的工作。”
“去年连下几天雪,区里领导说咱环卫工人清雪任务重,让杀两头猪改善伙食。”田守芹说,不但清雪时候杀猪,每到节日也会加菜。“我跟老头子都商量好了,只要我俩身体健康,环卫工作还需要我们,我们就会一直干下去。”环卫工人“夫妻档”不在少数,有的还不在一个班组,对他们来说,中午能一起坐下来吃顿热乎饭,在过去是一件很难实现的事,但现在,环卫职工之家给了他们家的感觉。
后勤保障工作不是一次就能做到位的,还需要后期不断改进、不断细化、不断做实。南关区为每个“环卫职工之家”配备了微波炉、洗衣机、电视机等电器。随着季节变换,夏季还准备了纱窗、灭蚊灯、凉席和电风扇等,创造了舒适的住宿休息环境。并购买了跳棋、象棋、订阅了报纸,进而丰富了环卫职工的业余生活,让大家能够消除顾虑安心工作。
随时休息:
67处休息室让环卫工人拥有“避风港”
每当凌晨环卫工人在大街上辛勤劳作时,相信大多数人们还在梦乡;当寂静的大街上还未有一个人影的时候,他们早已拿着扫帚奔波在大街小巷,桔红色的工作服在路灯的辉映下,闪烁着点点光芒。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奉献。东北寒冷而漫长的冬季里,人们都不愿在室外停留,但环卫工人却要像往常一样,大半天的时间都在室外劳动,赶上下雪天更是辛苦,凌晨两点就要开始清雪,不一会,汗水雪水就能浸湿棉鞋。工作时间内,很少有环卫工人坐下来喝杯热水,暖一暖已经冻麻了的双脚,不是他们不怕累,而是这偌大的城市中,却没有接纳他们的地方。面对这种情况,南关区早已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们对环卫工人的关爱和敬意。
在改善环卫工人作业条件方面,南关区举全区之力,各部门倾力配合,现已有67处环卫工人临时休息室投入使用。这些休息室除了配备桌椅外,还有采暖炉、微波炉、床等设施,而且每处休息室都有室内厕所。这些面积不大、陈设简单的休息室,基本解决了一线环卫工人休息难、喝水难和如厕难的实际问题,他们在工作中,可以随时来到休息室暖暖手脚、喝杯热水。这是为环卫工人遮风挡雨的“避风港”。
现年51岁的张大姐是长春本地人,退休后为了减轻家里经济负担,成为南关区一名环卫工人。张大姐说:“我是能吃苦的人,每天工作倒不觉得辛苦,但有时候着急上厕所可犯了难,如今多了室内厕所,可解决了大问题,从前冬天脚冻得发麻只能挺着,现在有了临时休息室,累了能歇歇脚,冷了能取取暖喝点热水,真是太贴心了。”张大姐说,以前她总是低头走路,在路上从来不跟人打招呼,也不会去临街的商家借厕所,因为她怕别人嫌弃她环卫工人的身份。“现在咱环卫工人有休息室了,不仅是方便了,更有一种找到‘组织’的感觉,一种归属感”。其实,一间简单的休息室,解决的不仅是环卫工人取暖和休息的难题,更多的是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慰藉。在服务这座城市的同时,他们也是这座城市全力服务的对象。
记者手记
近日连续几次关于环卫工人生活现状和改善其作业环境的采访,让记者感慨良多。很多年前,我还在上小学的时候,也经历过“不好好学习以后只能扫大街”的说教,那时候,环卫工人的工资每月只有两百多元,其他福利待遇一点没有,“环卫”这个头衔在那个时候是社会最底层的代表。随着年龄的增加,对环卫这项工作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凌晨四五点,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之中,而环卫工人们已经开始工作。对于他们来说,冬季寒风难挨,夏季烈日更不好受。每天,他们要执行凌晨一大扫、中午一大扫,都是在气温最冷或最热之时。许多人喜欢将他们称为“马路天使”,但我更喜欢“城市美容师”这个比喻,就像他们每天的工作,为城市做清洁,为城市保持美丽的容貌。
舒适的城市环境凝聚着环卫工人的辛苦和汗水,但最让环卫工人难受的是工作经常得不到应有的理解和尊重。面对乱扔垃圾的行人,一线环卫工人上前制止多半会被斥骂或遭到白眼,甚至还有人说出“我不丢垃圾你就失业”之类的言辞。这些人不会想到,在他们贬低环卫工人的同时,也会遭到周围人的不屑。
在我刚走出校门参加工作的时候曾遇到过这样一件事,那时候我还在报社实习,被派到一所初中采访学校组织的感恩教育活动,这次活动安排在学校的操场上,要求学生和家长一起参加。当所有学生和家长按班级集合完毕后,我注意到队伍最后一排有个穿橘黄色环卫制服的身影,一位母亲带着他瘦弱的儿子坐在左后一排。“我本来不想来,怕我儿子被人笑话。”这是她对我说的第一句话,记忆犹新。在活动期间,这名环卫工人断断续续的向我说了很多事。“我就扫学校这片,可孩子我从来都不接送。”“不爱参加家长会,怕老师因为我的缘故不重视孩子。”“我儿子放学回来说,老师教育大家,要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成果,大家不要乱丢垃圾。”……在她讲述的很多事中,最让她高兴的,莫过于孩子没有因为她的工作而自卑。
很多人看来环卫保洁工作比较卑微,但在我看来这个世界没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态度。尊严是别人给的尊重,同时也有自己的骨气。就像姚富和田守芹夫妇,他们喜欢现在的工作,他们觉得这份工作很有意义,他们家乡的乡亲很羡慕他们免费吃住的待遇,这让他们感到骄傲。
让环卫工人生活得更有尊严,不仅是要政府不断努力,改善其工作环境,更多的是需要来自社会的人文关怀和平等待遇。
他们是那么平凡,平凡的到处可见,可是他们又是那么耀眼,像他们身上的橙色服装一样,时刻闪耀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本版策划 南宣 本版文字 王明哲 本版摄影 孙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