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新区:构建对外开放体系 加快走向世界步伐

17.10.2017  07:33

长吉图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示意图

长吉图一廊三区示意图

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示意图

龙翔国际商务区B区效果图

龙翔国际商务区A区效果图

长德商务区效果图 

物流中心商务区效果图

空港商务区效果图

国际空港

东北亚国际航空枢纽

机场二期项目建设现场

国际陆港

中欧班列(长春-汉堡)

铁路综合货场现场

 

  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加强内陆沿边地区口岸和基础设施建设,开辟跨境多式联运交通走廊。发展外向型产业集群,形成各有侧重的对外开放基地。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优化升级,提高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水平。提升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对外合作水平。以内陆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为依托,建设内陆开放战略支撑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但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是不可阻挡。在今年5月14日开幕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主旨演讲时,向世界亮出共建“一带一路”4年来的优异“成绩单”,提出了务实合作的“中国方案”,赢得沿线各国的广泛赞誉。

  开放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中国不断取得发展新成就的法宝。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从多个维度就加大长春对外开放,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明确要求。报告特别强调,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大力拓展市场空间。全力抓好长春新区、兴隆综保区、空港开发区等对外开放平台和“长满欧”等对外通道建设,进一步提高龙嘉机场空港承载能力,充分发挥国家内陆口岸功能。

  实践是最动人的旋律,行动是最有力的宣言。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对接的重要平台,长春新区由此迎来了最佳的发展机遇。作为国家级新区,长春新区自创建之初便将“构建国际交流平台,打造联通世界通道”纳入整体规划,主动承担起新一轮东北振兴、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任。一方面加快实施陆海通道建设,一方面以构建自贸区试验区为节点,聚集更广域范围的资源与要素,以多元化的价值增值活动,提高经济“全球价值链”的驱动力。以“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的态度,迅速建设了联通欧洲与东北亚的国际陆路运输通道,打通了连接北冰洋航线的北向海上新通道,链接了南向海上运输通道,构建起海陆空联运的东北亚物流平台,将新区打造成为了联通欧美的东北亚国际内陆港及综合物流枢纽中心。

  通衢六国,融入世界。共建“一带一路”,长春新区打造国际陆港和国际空港的成功实践表明,实干才能梦想成真,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合作是实现互利共赢的重要遵循。随着中欧班列的开行,长春新区通过国际港建设,畅通了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企业流吞吐的主渠道,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这一国际级愿景,有效提升了区域资源要素配置能力和面向东北亚地区的对外开放发展水平,与“一带一路”北线国家和地区互通互联,加强区域合作,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沐浴着国家“一带一路”东风,正让一个开放包容的长春新区同世界的互动越来越紧密,机遇共享、命运与共的关系日益凸显。推进“一带一路”北线建设,新区诚心诚意;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开放、公平、生态的新型城市,新区笃定前行。围绕建设国家级新区的总体布局和振兴东北的重任,长春新区已勾勒出一张宏伟蓝图。

  站在长春新区一个个精心打造的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北线新平台、新通道、新门户,回顾两千多年前的古丝绸之路历史,仿佛耳边就会荡起那来自山间的一串串悦耳驼铃声,看到大漠飘飞的袅袅孤烟,令人感到无比的亲切。

  “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如今的长春新区正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四海一家的胸怀、义重于利的襟怀,主动融入、勇于担当,成为国家倡议的行动派、践行者,以更加有力务实的举措,助力新一轮东北振兴和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正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绘就区域振兴发展的美好画卷。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创建自贸区,倡导“一带一路”,成立亚投行,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快形成,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的东方大国,已经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成为国人获得自豪、赢得尊重的坚强靠山。

  近海不靠海的吉林正在以创新的方式通联世界,随着振兴东北、打造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等国家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吉林省加快对外通道建设、强化外联平台、深入推进同周边以及东北亚区域合作……地处东北亚几何中心地带的吉林省,按下了对外开放的“快进键”。

  长春也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为长春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长春把自身发展放在更大的格局中来研究、比较和推动,坚持在开放中抢抓机遇,努力打造面向东北亚开放的先行区和桥头堡。进一步在开放中创新发展,加快建设吉林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深化改革,全力构建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体制,加强合作,切实提高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和水平。

  长春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从批复设立之日起,就承担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任务,为促进吉林省经济发展和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发挥重要支撑作用。成立以来,长春新区建设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成规模、三年见成效”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不断呈现出新的发展面貌。长春新区成立当年实现了产值突破千亿、固定资产投资突破千亿、全口径财政收入突破百亿的“三个一”目标。目前,长春新区成为长春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为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长春至汉堡中欧班列从长春国际港首发,长春新区对外开放发展从此踏上了新征程。

  对外开放

  长春新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开放是结构转型、东北振兴的助推剂,放眼望吉林,由中国东北内陆腹地,东联进入西太平洋,西进深入欧亚大陆西北的脉络逐渐清晰。10月13日从位于长春新区的长春国际港驶出发往德国汉堡的中欧班列再为吉林通往欧洲打通了一条动脉。

  在“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取得实效,不断推动沿线国家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的进程中,伴随这一倡议的实施,沿线各国正在打造成为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中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吉林不断打通陆海新通道,面向全球积极寻找发展新坐标。老工业基地吉林正在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开放的经济最有活力,开放的地区最具竞争力,长春新区在推进长春市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将充分发挥开放引擎作用,让新区一切活力竞相迸发,让新区一切创造社会财富源泉充分涌流,全面构建长春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长春新区位于东北三省的核心区位,是东北亚区域的几何中心,同时又是环渤海、环日本海经济圈的几何中心,国际地位和带动作用十分突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作为国家级新区的长春新区必须秉持开放发展的理念,将长春新区建设成为为吉林省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

  新形势下所倡导的对外开放,是要以新思路、新举措发展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既立足吉林省,充分发挥吉林省资源优势;又放眼全国,更好利用国内市场;最终走向世界,与世界各国互联互通。只有把长春新区发展置于广阔的国际空间来谋划,才能获得推动发展所必需的资金、技术、资源、市场、人才乃至机遇和理念,才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创造更多财富。

  长春新区是加快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打造向北开放窗口的新平台。在国家“一带一路”路线图中,吉林省被纳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北线,确定为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那么,长春新区作为吉林省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平台,将通过加快建设“三大通道”,也就是联通欧洲与东北亚的国际陆路运输通道、连接北冰洋航线的北向海上新通道以及连接印度洋航线的南向海上运输通道,积极融入国际经济发展大格局,最终实现向自由贸易区过渡的目标。

  长春新区是深入实施长吉图战略、加强图们江区域合作的新引擎。长春新区地处长吉图先导区的核心腹地和内陆端口,是重要的物资加工储备基地、东北地区物流集散的枢纽和面向东北亚地区对外开放的平台,通过构建创新型、开放型产业体系,并以贸易为龙头,加强与窗口、前沿的合作,与东北亚各国共建产业园区,促进要素跨区域流动,能够有效带动长吉图一体化发展,全面提升图们江区域合作水平。

  长春新区也是带动周边区域合作、促进东北新一轮振兴发展的新支撑。长春新区从区位上来看,在东北振兴中具有“中间联通、腹地广阔,中间突破、全盘皆活”的作用。只要充分发挥东北“中心”的区位优势,以点连线,以线带面,促进“哈长城市群”和哈大经济走廊建设,长春新区就能够带动相邻省市协同发展,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新通道、新门户、新平台联通世界

  强化对周边经济区的辐射和集聚能力

  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将长春确定为“中蒙俄经济走廊”的节点城市,依托这个节点,打通中欧国际运输主通道,通过新区建设把吉林省整体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使其成为“一带一路”北线的新平台、新通道、新门户,长春新区不仅是新平台的功能中枢,而且可以通过开放与发展促进互联互通,为构建新通道、新门户发挥腹地支持和引领带动作用,使长吉图先导区更好地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

  新通道建设方面,长春新区结合自身物流与交通发展战略定位,积极打造横跨欧亚大陆的国际物流新通道,构建以图们江为出海口的新亚欧大陆桥。国际物流新通道构成包括一条国际陆路运输通道和两条海上运输通道,进一步提升长吉图区域的国际地位与作用。

  海上北向运输通道,以正在规划建设的长春国际物流园区为起点,与防川港、扎鲁比诺港和罗津港合作建设海陆一体的综合枢纽,整合东北亚五国、十市环日本海经济圈资源,利用北冰洋航线,连通北美、欧洲,实现与欧洲及北美地区的合作,为中国东北区域乃至东北亚图们江区域打造新的出海通道。

  国际陆路运输通道,实施长吉图“西进”策略,构筑中欧陆路运输通道,总长约9800公里,分三条线路最终汇入“一带一路”北线,未来随着阿尔山—乔巴山铁路的开通,连通东北亚区域与蒙古、俄罗斯远东、中亚的陆路丝绸之路,构筑东北地区通向中亚、欧洲陆路新丝绸之路新起点。目前,从长春至汉堡的中欧班列已从长春新区驶出,长春新区已经联通了面向欧洲的陆路运输通道。

  海上向南运输通道,依托哈大经济轴带,以东北亚物流集散中心为核心,辐射影响环渤海经济圈,连通上海、福州、广州南部海上丝绸之路。从而可以全面构建起东西贯通、南北纵横、衔接顺畅、高效一体的东北亚国际物流运输网络。

  通道的建设,将进一步增强新区对周边经济区的辐射和集聚能力,促进区域经济互动,保障物流高效畅通,长春国际港的正式开通,也为新区建设综合物流枢纽中心提供了有力支撑。

  新门户建设方面,发挥长春新区的区位优势,强化新区与珲春对外开放门户(港口群)的直接联系以及对欧洲、北美洲的经贸往来,保障国际内陆港和综合物流枢纽中心地位的建立。

  新平台建设方面,通过强化新区各功能性平台建设,促进区域人文交流、产业合作和经贸联系。面对开放发展的任务,长春新区以国际化视野谋划发展蓝图,高标准编制了“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实现以规划整合资源、集聚项目、引领发展。坚持“项目立区、创新驱动、贸易先导、扩大开放”,加快建设两大港口、四大商务中心、十大产业园区。随着发展思路越来越清晰,下一步长春新区将以更加有力的行动把一张好的蓝图一干到底。

  两港两枢纽

  建设开放型经济载体

  长春新区围绕构建对外开放体系,以贸易为龙头、物流为保障,着眼于参与世界经济分工,加快融入国际发展大格局,重点推进“两港”建设。

  国际空港要开辟新的客货运航线,建立“大通关”体系,构建空中“丝绸之路”,2016年,吉林省先后开辟延吉至日本大阪、韩国济州,长春至莫斯科、符拉迪沃斯托克的空中国际航线;总投资48亿元的长春龙嘉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开建,吞吐能力可达16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万吨,远期客运吞吐能力3000万人次、货邮吞吐能力40万吨,打造东北亚区域门户枢纽机场。空港大通关基地项目由广东龙浩航空集团有限公司、长春空港翔悦投资有限公司等企业投资建设,通过毗邻机场建设货运存贮、海关监管、拆装加工、货物保税、快件分拣等功能设施,配套海关、检验检疫、公安安检、税务和银行等执法服务机构联网作业体系(电子口岸),使企业可以一次性完成货物的报关、报检、纳税,真正做到“一站式”通关,实现“快进快出”,达到“简化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

  国际陆港将加快建设货运集散中心和“铁海联运、公铁联运”无缝对接物流通道,东北最大的铁路综合货场已经正式开通,成为东北亚陆海联运通道核心枢纽。依托铁路综合货场建设,通过完善口岸服务功能,建设保税中心、海关监管多式联运等功能性设施,打造智慧公路港和国际内陆港,远期建成18条铁路线,可承载年运量3300万吨,成为“一带一路”北线通道的重要枢纽节点。

  两港建设是长春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基础,两大枢纽的建设展现了长春新区内陆枢纽城市的“国际范”,通道和港口建设,将改变新区与外界经济联系度和交往方式,从而对长春新区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四大商务区六大服务中心

  国际化服务功能加快要素集聚

  长春新区始终致力于提升国际服务功能,围绕打造核心区服务功能,促进各类要素集聚,加快推进“四大商务区”和“六大服务中心”建设。“四大商务区”到2020年要全部建成,形成集商务服务、文化交流、娱乐休闲于一体的东北亚商务中心;“六大中心”包括科技创新、物流集散、金融服务、数据信息、交流合作和质量检测中心,要打造成为立足吉林、服务东北、辐射东北亚的生产性服务中心。

  加快打造“四大商务中心”。在每个区域率先打造核心功能区,加快提升新区的集聚功能和现代化水平。北湖龙翔国际商务区集会议酒店、科技创新、商务金融、旅游休闲及生活配套服务功能于一体,打造高端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商务区。空港国际商务区主要打造国际会议、会展、接待、公共服务、规划展示、文化交流、领事馆等功能,成为服务东北亚区域的国际一流的现代化商务中心区。国际物流中心服务区主要建设综合服务中心、出口展示交易中心、金融保险服务中心等特色功能区,促进物流产业发展壮大。长德服务业集聚区依托干雾海河生态景观,主要建设商务金融、文化休闲等功能,服务于现代农业和高端制造业发展。

  倾力培育六大服务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目前共引进高端研发机构62个,年内还要引进高水平研发项目10个以上;北湖科技园二期配套住宅B1项目和产业二期C3项目正在进行主体施工。国际金融中心长春德生金融财富中心已经落成,东北亚金融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完成组建,长春产权交易中心改制重组事宜正在研究论证。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东北亚国际企业总部基地、国际综合商业区、国际生态居住社区一期等项目已开工,东北亚国际会展中心会议中心、展览中心、迎宾中心已全面开工。国际物流集散中心今年完成基础工程,正在加快引进汉欧、顺丰等大型物流项目,打造服务东北亚五国的大宗原材料及商品集散基地。数据信息中心今年力争引进10户有一定规模的云数据应用单位。正在与电信公司协商,通过北京端口建立国际链接,与北亚、欧洲国际端口相接,实现国际信息一体化。检验检测认证中心正在进行修正集团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园南部区域双塔楼基础建设,计划2019年投入运营。

  三大主导产业十大产业园区

  加快构建开放型现代产业体系

  产业是开放发展的重要支撑,长春新区围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三大主导产业,加快“十大产业园区”建设,以“十大产业园区”为载体,加快培育和引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产业链、科技链、资金链融合发展。实施“双五工程”,重点打造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商贸物流、现代农业5个千亿级产业和生物医药、光电子、精密仪器与智能制造、文化信息、健康养老5个百亿级产业,到“十三五”末期,千亿级产业达到300亿以上规模,百亿级产业全部实现。

  精心培育“十大产业园区”。围绕先进制造、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结合各开发区的不同产业定位,确定重点培育的产业园区,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产业布局。北湖科技开发区重点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航天信息产业园、东北亚大数据产业园、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和生物医药产业园;长德经济开发区重点培育通用航空产业园和现代农业产业园;空港经济开发区重点培育临空产业园、绿色健康产业园和国际教育与信息产业园。目前,每个产业园都引进了龙头带动项目,如航天信息产业园有吉林“小卫星”项目,东北亚大数据产业园引入华为大数据项目,通用航空产业园引入温德克飞机项目,现代农业产业园引入北大未名生物农业项目,绿色健康产业园引入山东泰山集团投资的体育文化产业中心与高端冰雪运动装备制造项目,以及普仁国际养老健康基地项目。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这已为古今中外的发展实践所证明。所有繁荣发展地区的共同特征就是实行对外开放,长期坚持对外开放必将为长春新区带来巨大收益,也将为长春新区经济发展带来全新动力。符合推动经济发展的规律,开放才有如此巨大的威力,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经济加速融合的当今时代,只有开门建设,把新区发展置于广阔的国际空间来谋划,才能获得推动发展所必需的资金、技术、资源、市场、人才乃至机遇和理念,才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创造更多社会财富。

  开放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联通国内国际的纽带桥梁,坚持开放发展的长春新区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带着豪情与自信,站上世界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