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发展理念诠释长春加速振兴内涵

25.10.2017  07:58

  近日,长春经济战线捷报频传。

  仅9月份,南溪湿地公园如期开放,车城万达广场、中东·砂之船奥特莱斯两大城市综合体项目先后开业,龙翔国际商务中心、华润中心、凯迪生物质发电、中瑞生物质天然气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

  一个个重大项目形势喜人,长春经济基本面同样令人振奋:1~8月份继续保持“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的健康发展态势,在服务业、投资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工业发展显著提速,经济运行更加稳健。

  在新一轮东北振兴中,长春率先发力、持续给力,紧紧围绕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打造“五个升级版”、实现“六个目标”,凝心聚力发展,不断强化“打先锋、站排头”意识,逐步走出一条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长春路径。

  崇尚创新

  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

  我市全力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围绕建设吉林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加快实施了“一二四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现。

  创新机制不断完善。先后出台了长春市《关于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技术交易后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管理暂行办法》,科技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科技成果转化“舟桥”机制、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的市场化机制初步建立。

  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运行“政产学研用金介”协同创新云平台,建设长春科技大市场。2016年,全市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3户、科技型“小巨人”企业66户、新增“新三板”挂牌科技企业17户。

  “双创”工作成果丰硕。启动建设国家级“双创”综合性示范区,全市“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达到208个,总面积71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3853户,吸纳就业人员128437人。华为、浪潮、科大讯飞、“猪八戒”网纷纷入驻我市,为“双创”事业注入新的动能和活力。

  注重协调

  发展的整体性进一步增强

  2016年,我市全面启动了以“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为统领的“多规合一”空间规划体系,城市空间布局和生产力布局不断优化,发展的整体性不断增强。

  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农业方面,去年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新高,继续保持在200亿斤阶段性水平;工业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年均近20%的增幅快速发展,“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加快创建;服务业方面,加快东北亚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城市建设,我市被国家发改委评为“十三五”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

  板块区域协调发展。长春新区建设高点起步、顺利开局,开发区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城区服务业不断提档升级,县域经济加速崛起,新型城镇化取得新成效。尤其是,坚持“双核带动”战略,在加快新区建设的同时,大力实施旧城改造提升,我市获评“国家森林城市”,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坚持以强烈的文化意识指导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长春市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加快培育壮大文化产业,繁荣文化事业,我市跻身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行列。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落户长春,城市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

  倡导绿色

  发展的持续性进一步巩固

  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突出品质引领,长春绿色宜居新型城市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生态保护工程稳步推进。伊通河百里生态长廊建设扎实推进,沿河旅游设施、防洪生态绿道、调蓄池、污水处理厂建设顺利推进,南溪湿地公园对外开放,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全面启动。长春世界雕塑公园被国家评定为AAAAA级景区。

  现代交通体系日益完善。地铁1号线正式通车,地铁2号线、北湖快轨、轻轨3号线延长线建设深入推进。长春站、长春西站换乘中心投入使用,南部新城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进展顺利,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建设提速,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

  要素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实施三环以内旧城改造提升,综合整治6个商圈、155个老旧小区、2087栋楼体。建成17.6公里地下综合管廊廊体,改造地下管网822.8公里,外环燃气高压管网全线竣工,哈沈天然气干线连接工程交付使用,城区3个热电厂实现热网联接,要素便民和惠企水平进一步提升。

  厚植开放

  发展的包容性进一步扩展

  我市坚持“立足吉林、放眼全国、走向世界”看长春,主动融入全球经济发展大局,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地参与国内外竞争与合作。

  加快融入国家战略。抢抓“一带一路”、长吉图一体化等重大机遇,主动参与中蒙经济走廊建设,长春新区高点起步,兴隆综保区获批国家一类口岸,中俄、中德、中韩等国际合作园区建设扎实推进,“长满欧”国际铁路货运班列高效运营,对俄、对欧跨境电子商务深入开展。

  加强津长对口合作。牢牢把握国家推进新一轮东北振兴的政策“窗口期”“机遇期”,对标高位,加强与天津市的合作交流。制定实施了《长春市落实津长对口合作工作方案》,形成了“2+7+N”的行动方案,“津长产业合作园”和“津长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扩大对外经济联系。稳步实施“走出去”战略,一汽集团海外生产基地、中车长客海外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率先振兴的长春,成为吸引域外投资的磁石,世界500强企业共有71户落户长春。华侨华人创新创业聚集区、华为云计算、浪潮大数据等一批高质量的大项目相继落户。2016年全市实际利用内外资分别增长15%和12%。

  推进共享

  发展的公平性进一步突显

  我市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端正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指南针”,持续实施“幸福长春行动计划”,民生整体保障水平明显提升。

  牢牢兜住民生底线。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到2020年现行标准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稳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基本社会保险覆盖面和保障水平全面提升,社会救助“长春模式”在全国推广,低收入群体生活得到切实保障。

  着力抓好普惠民生。持续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力度,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群众居住环境和条件得到改善;高度关注就业增收,累计新增就业62.8万人,城乡居民收入“暖流计划”取得明显成效;全力推进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老龄以及残疾人等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突出解决热点民生。全面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安全、消防安全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我市被确定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试点,广大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长春连续九次获评“最具幸福感城市”。

  科学发展路上,长春勇于探索、积极实践、稳健前行,全国首个“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市”、“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一系列“国字号”试点、示范,既是对长春科学发展实践的肯定,也是长春进一步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加快振兴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