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改革进行时:吉林省检察机关选出首批员额内检察官

20.05.2015  11:10

   

检察改革进行时:吉林省检察机关选出首批员额内检察官

 

吉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陈凤超答记者问

  吉林省人民检察院政治部干部处处长刘吉山答记者问

  吉林省人民检察院政治部宣传处处长孙淼主持新闻发布会

  今天上午,为让社会各界充分了解检察改革、支持检察改革,吉林省人民检察院开展首批员额内检察官选任工作新闻发布会,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全面公开员额内检察官选任的工作进程和相关事项。

  检察官员额制是压缩现有检察官数量,实行定量限量管理,通过严格的遴选方式,选出更加优秀的人才进入员额内,使检察官真正承担起谁办案、谁负责的主体责任。员额内检察官选任是检察改革诸多项目中的第一环节,也是检察改革中难啃的“硬骨头”。

  从4月20日开始,一个月来,重点开展了吉林省首批员额内检察官选任工作,也就是省检察院和长春市九台区院的员额内检察官的选任工作。吉林省检察院按照《吉林省司法体制改革试点方案》和《吉林省检察管理体制和业务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要求,一直稳步扎实推进这项改革工作实施,主要做了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扎实开展检察改革培训。吉林省检察院先后组织了全省三级17个改革试点检察院的改革培训。利用三天时间,组织试点院的检察长、分管副检察长、政治部主任、有关骨干人员,以及省检察院机关各内设机构、派出机构和直属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共150余人进行集中培训,培养了一批懂政策、善操作、敢担当的改革中坚力量,为各试点院形成可操作的改革方案和配套制度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为推动改革铺平道路。

  二是认真组织了笔试面试。笔试面试是选任工作的重要步骤,也是体现公平公正的重要一环。在选任工作中,吉林省检察院始终严格选任标准,细化操作程序,在选任范围上,对原有检察员、助检员一视同仁,规定三级检察院两者进入员额的比例为60:40、75:25、80:20,优秀的助检员还可以担任主任检察官。在选任标准上,坚持以“具备成熟的司法能力”作为根本条件,包括政治坚定、法学功底扎实、办案经验丰富、廉洁敬业等。在操作程序上,采取“考试+考核”的方式,经过笔试、面试、领导推荐、群众推荐、谈话推荐等环节,可以说是“过五关斩六将”。在组织笔试期间,省人大常委会周化辰副主任、省政协王尔智副主席、最高检司改办张新泽副主任、省委政法委政治部王友臻主任等领导到场进行巡查指导,给予了充分肯定。

  三是公开透明组织了民主推荐。为突出对司法能力的考察,组织参选人员使用统一规范的《业绩公示(模板)》公布业绩。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采取报名公示、司法业绩、民主投票、选任结果“四个网上公开”,全面公开透明,方便了干警,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做到了事半功倍。在民主推荐环节,采取无记名投票和记名投票两种方式进行。其中,个别谈话推荐由院领导班子成员和部门正职人员,逐一当面向检察长就所推荐人选的司法能力、专业知识和纪律作风等情况作出评价,充分发扬了民主。

  四是通过了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审核。5月15日下午,省委政法委召开吉林省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成立会议,来自全省法学界的专家学者和律师代表共17人,成为吉林省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委员。随后,在召开的遴选委员会第一届一次全体会议上,通过了《吉林省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工作规则(试行)》,听取审议了《省检察院检察官员额制度安排和第一批拟录员额人员的意见》,陈凤超常务副检察长对省院和九台区院拟任员额内检察官情况进行了汇报和简要说明,根据员额内检察官选任考试成绩排名,按照最终选出人员与候选人员1:1.1的比例,提请省院135名拟任员额内检察官,九台区院33名拟任员额内检察官。经遴选委员会的审议、讨论和表决,决定对省检察院125名拟任员额内检察官,长春市九台区院30名拟任员额内检察官,纳入检察官员额。至此,吉林省首批员额内检察官正式诞生。

  下一步,吉林省检察院还要从员额内检察官中选出主任检察官,按照主任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新机制要求开展工作。从5月30日开始,其他15个试点院也要组织笔试面试,7月1日以后,全省17个试点院将正式按照改革后的新机制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