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三大体系”激活“人才磁极”
发展的关键在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突出“人”这个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把打造“人才磁极”、汇聚各方优才作为激发长春发展新动能的关键,不断深化人才优先发展和人才强市战略,坚持政策惠才、平台聚才、产业引才、金融助才、开放纳才、服务留才,“人才磁极”效应日益显现,为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了有效的智力支撑。
创新党管人才实现机制
不断完善齐抓共管、统筹推进的人才工作体系
党管人才的根本目的就是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只有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立足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真诚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才能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全面振兴发展事业中来。
注重下好人才“先手棋”,我市主动适应老工业基地振兴需要布局人才工作,充分发挥人才在创新驱动中的引领作用,先后研究制定了《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重点人才计划实施意见》《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五年计划》等,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和战略统筹。
加大人才政策创新力度,制定《关于进一步集聚人才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集中推出“人才新政20条”,“含金量”高,惠及面广,在国内同类城市人才政策中具有较强竞争力。
不断加大人才投入力度,市财政每年拿出5000万元用于人才工作投入,重大人才项目一事一议,财政予以专门支持。据不完全统计,市县两级每年投入人才资金近8亿元。
加强党委统一领导,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工作领导体制,形成人才多元治理主体的责任共同体。
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机制
有效构建系统配套、梯次协同的人才开发体系
茂材需沃土,“良禽”择“良木”。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必须做实细功夫,投入大本钱,拓宽新眼界。我市始终围绕中心任务谋篇布局,依托主导产业汇聚人才,不断做优存量,做大增量。
人才队伍总量不断扩大,高层次人才不断涌现。全市人才总量达到111.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4.7%,比2010年增长19.3万人。全市有各类高端人才10.5万人。其中,两院院士40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47人、“万人计划”专家35人,省高级专家356人,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65人,市有突出贡献专家658人,是全国第四大智力密集城市。汽车制造、轨道客车、现代装备、光电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吸引汇聚了一大批高层次领军人才,全市拥有产业人才36万人,其中领军人才1200人。
不断做大全市人才队伍底盘,优化整体结构,启动“百千万英才计划”,计划用5年时间,引进各类高层次“双创”人才100人,培养提升各行业高层次拔尖人才1000人,储备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综合性人才10000人。启动实施招才引智“万人计划”,推动实施专业技术选调生“引进工程”、党政综合选调生基层“储备工程”、事业单位人才“采兰工程”、企业人才“智造工程”、海外人才“海聚工程”等五大工程,5年引进储备重点院校全日制本科以上高素质人才10000人左右。
不断创新人才管理改革体制机制,从2011年开始,我市就建立了东北地区首家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长春新区每年投入1亿元专项用于试验区建设,在人才评价、人才流动、人才激励等方面先行先试,目前已集聚1155户科技企业,2832名科技专家,储备转化项目1787项,融资30亿元。持续实施“长白慧谷”英才计划,共评选出六批104人,资助资金达3500余万元。对其他试验区的主导特色和重点任务进行科学定位,实行差别化发展战略,做到各试验区互相辐射、彼此互补、形成合力。赴美国、加拿大等国开展海外招才引智工作,引才视角不断拓宽,海归人才规模逐年增加,仅长春新区海外学人创业园就集聚了303位高层次海外人才,整个新区留学归国人才达到了2000人。
创新人才资助服务机制
切实健全创新创业、拴心留人的人才保障体系
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我市制定《中共长春市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实施办法》,立足人才需求精准服务、纾解困难,加大创业服务、政治引领、生活保障工作力度,不断提升服务保障能级,提高人才的感受度、满意度和获得感。
加大创业资助扶持力度,探索市场化、多元化创业投融资渠道,进一步促进科研成果本地转化,最大限度发挥各类人才作用,提升人才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科研人员职务发明在长春市转化的,所获净收益,以不低于70%的比例奖励给成果完成人或团队,奖励比例上不封顶。
打造“三级联系服务平台”,依托院士专家联合会,打造高层次人才精品服务示范窗口,为高端人才开辟方便之门,畅通绿色通道,提供贵宾级服务。依托市专家协会,打造“长春人才驿站”,为域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专家人才,提供参观、考察、咨询、洽谈及短期合作等个性化服务。依托各级人才服务平台,建设覆盖全市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在住房、户籍、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为各类人才提供标准化、均等化服务。
同时,强化政治引领,举办市管专家国情研修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奉献精神教育。健全人才荣誉制度,不断提高各类人才政治待遇。拓宽人才参与政治事务的渠道,各类人才表现突出的,优先推荐为劳动模范、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