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响“特色经开”建设攻坚战
世纪广场、世纪大街的彩化亮化绿化工程成为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图为世纪广场夜景。
对乐东区域35万平方米11个老旧小区进行彻底改造,还居民干净舒适生活环境,使居民幸福感极大提升。
2017年,长春经开区完成世纪大街、卫星路等41条街路绿化完善和大连路等32条市政道路提升改造。图为世纪大街。
会展中心实现全面提升,完成了会议中心、综合展馆、绿化环境、停车场改造,为东北亚博览会、汽博会的顺利召开创造了良好环境。其周边环境也更加美丽,公共设施更齐全,成为长春东部文化体育商务休闲中心。
长春经开区临河街道昆山社区围绕打造“幸福驿站”居家养老型特色社区,引进养老服务机构“幸福里”,定期为老人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评估,制定跟进计划,关注老人健康。
长春经开区2017年开展的“中国梦·劳动美·工会情,迎新春、送春联”活动。
长春经开区在全市率先开展“蓓蕾计划”,破解小学生放学后无人看管这一“三点半”难题。
首次采用PPP项目管理模式,大规模、高效率实施绿化景观提升;开展建区以来最大规模旧城改造,乐东、拖拉机宿舍等老旧小区重新焕发新活力;打通彩云街换热站、拓宽洋浦大街“卡脖路”等,群众出行更顺心舒心;教育投入创历史新高,高标准建设4所学校、改扩建1所学校,在长春市率先开展“蓓蕾计划”……
刚刚过去的一年,长春经开区不仅在经济发展上实现量质并进,同时也在民生改善上实现新的飞跃。民生实事一件接着一件办,使人居环境大幅改善、居民生活品质大幅提升,带给全区百姓越来越多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幸福,生动诠释了经开区“民生为大”的理念。
民生改善无止境,一年接着一年干。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中“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的要求,今年,长春经开区围绕“特色经开”建设,将咬紧建设幸福经开行动计划、市政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城市精细化管理、信访案件化解等一系列攻坚任务,谋求在民生改善的各项工作上实现新突破,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
开展建设幸福经开行动计划攻坚——
做细做实“小事” 让幸福触手可及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要以‘兜底’思维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切实把群众的‘小事’当作政府的大事来抓,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长春市政协副主席、长春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何泉秀如是说。
在长春经开区,民生之事无小事。民之所望,即是经开区政之所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经开区于去年年初制定了“建设幸福经开三年行动计划”。一年来,通过实施该计划,经开区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民生福祉不断改善,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和谐。
今年,长春经开区积极推进建设幸福经开行动计划“攻坚战”,并对该计划重新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使其更符合形势变化、符合当前的区情实际,再接再厉把民生工程做实做好:将原来的“服务民生能力提升计划”“创业就业促进及劳动保障计划”“社会救助保障计划”等8大类59项民生计划调整为“宜居、宜业、宜商、平安、快乐、健康”6大工程100件民生实事——
推进“宜居经开”工程51件实事。不断加快设施配套、完善城市载体功能、增加公共服务有效供给、健全公共服务、落实长效管理,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全面优化城乡人居环境品质,提升城市特色内涵,营造活力现代、生态优美、群众满意的宜居新城区。
推进“宜业经开”工程9件实事。进一步完善支持创业带动就业政策,建立公平普惠的就业创业体系,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功能,加大对重点群体和困难人员就业帮扶力度,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推进“宜商经开”工程6件实事。深化“企业服务日”和“基层总动员、服务全覆盖、环境大提升”两大服务载体,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三全服务”体系,打造优质高效的一流营商环境。
推进“平安经开”工程19件实事。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创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交通安全畅通工程。努力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百姓安居乐业。
推进“快乐经开”工程5件实事。以社区自身优势为依托,统筹安排开展贴近群众的文体活动,确保“节日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季季有精彩”,不断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增强辖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推进“健康经开”工程10件实事。大力推进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不断满足社区居民医疗保健和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全民健身活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与原计划相比,此次新增了“宜商经开”和“快乐经开”两大工程。这样的调整,不是走形式,而是经过了实践总结和深入研究得出的结果。新增项目,是对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社区服务日活动”中群众反映问题的及时回应,是对管委会领导“走遍民生一线”、实地走访调研中主动发现民生问题的解决,也是对环保督查中存在问题的立行立改,如三道、杨家、黎明村自来水改造工程等。
因此,“2018年建设幸福经开行动计划”进一步拓宽了民生的领域、丰富了民生内涵、突出了经开特色、体现了经开区“大民生”格局,也彰显了经开区民生工作“更加突出民生所需、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决心和担当。为确保将计划落到实处、高质量打赢攻坚战,经开区还将100件民生实事进行任务分解,确定了责任单位,保证件件有落实、事事有人抓。
补短板、兜底线,对准突出矛盾与群众亟需,亮出硬招实招。长春经开区织起一张密密实实的民生“幸福网”,力争让发展成果最大程度惠及于民。
开展市政基础设施提升改造攻坚——
完善城市功能 优化人居环境
世纪广场、会展中心等公共绿地不断涌现,形成一道道靓丽的风景;打通彩云街等“卡脖路”“断头路”,靠近洋浦大街的自由大路段新增了辅道,路通心更顺;翻修道路两侧的方砖步道、路边石等,城市更美丽、出行更安全……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既是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发展工程,又是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民心工程。为此,长春经开区近年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提质提效,推动基础设施建设驶入快车道。哪些是群众迫切需要的,就先动工启用;哪些是群众能普惠享受的,就先大力推进。让群众从自己身边一处处细节的变化,真切地体会出幸福的滋味。
今年,长春经开区坚持把建设美好城市、满足市民需求作为着力点,大力实施市政基础设施提升改造攻坚战,谋求在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上实现新突破。经开人将秉持“对标高位,补齐短板,统筹谋划,分步实施,打造精品”的建设理念,继续推进PPP项目运作模式,执行绿化PPP与市政PPP双轨并行,统筹谋划构建“十三五”期间“大建设”格局。
结合不同的区域特点和实际需求,经开南区和北区确定了不同的建设目标:南区将按照长春东部中心城区的标准进行建设品质全覆盖提升,着力功能改造与环境优化;北区将进一步完善西部生活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促进土地增值,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的优质生活聚居地。围绕该目标,攻坚战突出绿化景观提升和市政道路改造两大重点,集中发力——
在绿化景观提升方面,将基于去年绿化PPP项目建设经验,结合街路、公园、广场、绿地等地形地貌,据实研究设计具有经开区特色的城市绿化景观,牢牢把握“绿量是关键、民生是根本、生态是安全底线”的原则,做到春有花、夏有绿、秋有果、冬有青,重点打造精品街路,丰富街角景观,注重街边小品,提升游园品质。
——提升修缮公园广场。结合区位特点,丰富城市绿地类型,调优公园绿地布局,力争今年6月末完成珠海路街角游园、鲶鱼沟生态景观带,年底前完成沿河路带状公园、台湾园广场、生物城广场土建部分。
——绿化美化重点街路。通过拆墙透绿、破硬插绿、拆违扩绿、立体植绿,着力增绿量,逐步实现“一街一景、一路一品”的特色街路景观。力争7月底前完成自由大路、新城大街、浦东路等41条道路的提升改造。
——彻底根治裸露地面。结合城市伤痕治理,将预先做好区内裸露地面调查评估工作,制定切实可行措施。针对具备绿化条件的,采取露土植绿、见缝插绿、去枯还绿的方式能绿尽绿;对于不具备绿化条件的,采取硬化铺装、安装树池盖板的方式,计划在5月底前彻底根治全区裸露地面顽症。
在市政道路改造方面,将配合市政PPP项目领导小组完成项目落实,确保5月末签订市政PPP项目协议,具备进场条件;对于新建、改建道路,采取“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科学安排施工工序,统筹解决市政排水、路面方砖、路灯亮化及交通配套等问题,使新建、改建道路实现布局合理、功能完备;根治全区断头路、翻浆路、污雨水合流、路灯飞线、交通设施设备不完备等历史顽症,着力打通北区西部生活园区断头路;强化区内排水治理,使经开南部建成区实现排水通畅、积水点隐患得到根治,专用车园区实现道路污、雨水管线分流,东朝阳沟、西稗子沟水体得到进一步治理。
多措并举抓落实,毫不松懈求实效。经开区专门成立了市政基础设施提升改造攻坚战工作领导小组,各部门一把手挂帅,听从指挥,服从调度,密切配合,促进各阶段工作顺利完成。还将进一步加强对前期手续履行、施工图纸审核、清单控制价送审、招投标文件专用条款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全过程监管,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科学、规范设计施工方案。同时,将“攻坚战”列入管委会年终绩效考核,做到奖惩分明,保证攻坚任务高质高效完成。
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攻坚——
推动八大工程 提升城市形象
“我们这片烧烤店多,营业时间晚,以前乱扔乱放情况很严重,不光看着脏,夏天还有很重的味儿。现在可好了,总有人来监督商户门口有没有垃圾,小区附近合肥路上还设了垃圾集中收集点,环卫车24小时在这儿收垃圾,真是变得又整洁又卫生!”乐东小区居民王先生谈到周边环境的变化,非常高兴。
环境蝶变的背后,是城市治理理念的变化。去年,长春经开区通过推动执法体制改革重心下沉、合理调整环卫队伍、提高机械化设备使用率、实行“云管理+第三方监督”等务实举措,扎实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城市环境和品位大幅提升。
精细化管理关乎城市形象、城市品位。今年,长春经开区将以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落实管理责任、完善科学考评体系、构建大城管格局为手段,大力推进城市精品宜居、城市形象提升、城市“伤痕”治理、城市秩序畅通、城市拆违治乱、城市生态环保、城市共治共管、城市管理创新等八大工程,努力实现城市管理的集约化、长效化、普惠化、精细化,综合治理城市管理领域的突出问题,打造干净整洁城市,更好地满足群众对城市环境改善和城市管理提升的需求。
同步提进城市精品宜居、城市形象提升、城市“伤痕”治理、城市秩序畅通、城市拆违治乱等工程,将释放出“叠加效应”,推动城市形象和秩序大幅提升——
推进城市精品宜居工程,打造环境卫生“样板”区域。对单位庭院环境卫生实施行业监督和属地管理,加强单位庭院保洁和绿化美化、车辆停放管理等,全面打造有序整洁的单位庭院环境,每个街道将打造不低于10个精品单位庭院;加强对居民小区物业的监管,要求小区内无积存垃圾和白色污染、无违反规划私搭乱建、公用设备运行使用正常、排水排污管网通畅、道路平整等,每个街道将重点打造不低于10个精品居民小区;巩固创建卫生城市成果,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并组织做好除“四害”,确保“四害”密度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
推进城市形象提升工程,塑造“特色经开”环境品牌。城市出入口是城市对外的门户,经开区将深入推进长吉南线、长吉北线、长石公路、长吉高速、长德102、新城大街、净月大街、北远达大街等8个城市出入口的改造提升,重点打造长吉南线、长吉北线城市出入口,完善出入口功能,加强市政设施建设,规范商业经营,建设景观带和景观小品,强化市容和交通秩序长效化管理。同时,提升精品街路、商圈、文明商户、国际会展中心、中日联谊医院、轻轨、地铁、公交站点等城市窗口的环境;按照住建部推广街路清扫保洁“以克论净”做法的要求,通过继续提高机械化清扫水平和除尘降尘能力等办法,保证路面整洁;本着“疏堵结合、治防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综合治理被称为“城市牛皮癣”的野广告,还居民一个清新优美的城市环境。
推进城市“伤痕”治理工程,用细节彰显城市品质。重点整道路破损、马路边石残破及缺失、管线井盖丢失、人行步道损坏、影响盲道安全等突出问题。治理超高土和裸露地面,对街路两侧、绿化带内、施工工地的超高土进行清理,对留用的土方全部进行覆盖,并督促商家、单位、小区物业对商家门前、单位庭院、封闭小区的裸露地面问题进行整改。
推进城市秩序畅通工程,让城市环境更加文明有序。配合交警部门进行居民小区、单位庭院、商圈等停车引导,全面治理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严格处罚违法设置停车泊位或利用公共免费停车泊位收费的行为;深入整治占用公共空间停放的“僵尸车”。四街一镇重点整治在道路和其他公共区域设置地桩、地锁等障碍物影响机动车停放和行人通行的行为。同时,整治经营秩序、市政园林秩序,整治占道经营等违法行为,加强早晚市及露天农贸市场、废品收购站的管理。
推进城市拆违治乱工程,规范城市公共空间。拆除各类影响市容环境、影响城市安全、占压燃气管线及侵占公共场地、公共绿地、公用通道等公共空间的违法建筑物,做到拆违还绿、拆违还路、拆违还公共空间。
长春经开人深知,“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为此,全区上下坚持践行“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久久为功地把改善生态环境落到实处。当前,推进城市生态环保工程,经开在行动——
加强对露天烧烤行为的整治力度,实行市容、工商、环保、食药监等多部门联合执法;加强渣土运输和堆放物扬尘治理,强化渣土管理措施,从源头控制渣土污染;加强工地管理,严格执行工地环境管理的有关规定,强化规范管理,规模以上开发工地全部实现环境管理达标。此外,今年还将取缔20吨以下高污染燃料锅炉,加强餐饮服务业油烟、噪声治理,围绕改善地表水环境质量定期组织开展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全面落实河长制,精细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今年,经开区还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着力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这一目标,将通过狠抓“城市共治共管”和“城市管理创新”两大工程来实现——
开展城市共治共管工程。融入“共治共管”思维,动员群众参与。充分发挥社区共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属地管理部门发动群众,提升群众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实现城市的共治共管、共建共享,并公示投诉热线,接受群众监督。
开展城市管理创新工程。创新城市管理模式,进一步强化精细化管理实效。一方面,用“绣花”功夫管理城市,通过制定精细化管理标准、细化城市管理责任、精确定位管理对象、高效处理管理问题,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科学化。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每项工程都将抓一个亮点;另一方面,不断学习借鉴其他城市及兄弟城区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全面系统地开展智慧城市建设。
八大工程聚力攻坚,必将合奏出长春经开区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最强音,再次助推“特色经开”的城市形象提档升级。
开展信访案件化解攻坚——
为百姓解忧 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
“要带着为民的情怀,真心地给老百姓解决问题。只要研究就会有办法,只要伸手就能有出路,只要不等不靠,办法总比困难多。”破解信访难题,长春市政协副主席、长春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何泉秀话语铿锵。
为了更好地为百姓排忧解难、给建设“特色经开”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今年,长春经开区大力开展信访案件化解攻坚年活动,以强化源头治理为根本,以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为目标,进一步强化社会矛盾排查化解,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发生;进一步夯实信访工作责任,增强解决信访突出问题效能;进一步突出“事要解决”的核心,提高攻坚化解疑难信访案件能力。
目前,经开区正在对信访案件进行全面地排查梳理,为打赢全年的信访案件化解攻坚战打好基础。全区各单位、各部门对本区域、本系统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涉访隐患开展全覆盖、无盲区、无遗漏的“地毯式”摸排,全面摸清底数。突出对重点群体、重点领域等的排查,包括住房保障等问题集中领域,深入到每一个领域、每一个行业、每一个环节,不留空白,不留死角,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问题,认真核实涉事问题的内容性质、涉及人数、责任归属等,并详实登记,逐一建立滚动式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实时更新。对排查出的矛盾和问题,还将进行合理梳理分类,并逐一落实责任单位、责任领导和责任人,确定化解时限,限期化解。
对信访案件,经开区今年更加强化源头化解。对排查梳理出的信访矛盾,立足抓早、抓小、抓苗头,强化源头治理,努力实现排查一起、化解一起,让信访矛盾依法及时就地解决,最大限度从源头消除各类涉访隐患——
压实初信初访首办责任。加强及时就地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初信初访一次性办结率,最大限度减少问题积聚、矛盾上行;
加强信访稳定风险评估。建立信访风险评估机制,从事后治理变为事前预防,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程序的合法性,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的发生;
深入开展领导接访下访活动。通过开门接访、主动下访、重点约访等方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畅通信访渠道,及时了解群众诉求、化解矛盾,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做到情况掌握在一线,矛盾化解在一线。
同时,进一步强化疑难案件的化解攻坚。深入梳理各类信访积案、重点疑难案件,对重点案件做到一人一策,一案一档,依法分类,综合施策,下大气力解决疑难信访问题,促使一些“老大难”案件息诉罢访。区别情况分类攻坚化解,对梳理出的重点案件,法律法规和政策有明确规定且能立即解决的,将及时解决到位;综合施策化解信访问题,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推进信访问题化解,通过协调会、专题会等方式形成化解合力;针对重点群体和人员开展专项化解;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制,对时间跨度大、情况复杂、处理难度大、容易升级激化的疑难复杂信访问题层层包保,包查清案情、包解决诉求、包接访稳定、包不发生重复访、包按时息访,综合协调各方力量,推动“事要解决”,实现“案结事了”“息诉罢访”。
深刻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信访工作的新要求,长春经开区通过攻坚战全面落实“三到位一处理”,今年力争实现信访案件去存量、控增量,信访积案“清仓见底”,保持全区信访形势总体平稳向好。在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的同时,让信访案件化解进一步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稳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