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价格并轨破冰使天然气发电成本大幅下降

02.03.2015  13:56

2月28日,国家发改委宣布,自4月1日起将天然气存量气与增量气价格并轨,同时试点放开直供用户用气价格。各省增量气最高门站价格每立方米下降0.44元,存量气最高门站价格每立方米上调0.04元。居民用气门站价格暂不作调整,但将尽快建立居民用气阶梯价格制度。

 

将使竞争更加公平

 

存量气与增量气价格并轨是水到渠成,不仅有利于创建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企业平等竞争,也为推进天然气价格市场化奠定良好基础。价格并轨后,非居民用气价格基本理顺,意味着天然气价格改革完成破冰之旅。”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导报特约评论员徐逢贤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市场油价持续大幅下降,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气等可替代能源价格也相应回落,存量气与增量气价差大幅缩小,这为实现价格并轨创造了难得的有利时机。

 

在此之前,国内天然气自2012年起区分存量气和增量气价格。经过2013年、2014年天然气价格分两步上调,存量气与增量气还有0.48元/立方米的价差。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告诉记者,增量气价的大幅下跌,使得天然气总体价格水平也有所下降,不仅给下游用气行业带来利好,同时也能鼓励更多企业使用清洁能源。特别是相比于以往通过行政手段定价,此举有市场规律可依,产业链内的企业也能够根据市场环境来调整经营策略。

 

前期由于偏高的天然气价格带来的天然气汽车行业发展放缓、液化天然气企业亏损经营等状况将得到有效缓解。未来新投产的液化天然气工厂和计划使用天然气为燃料的工业用户,可以享受到与前期投产和使用的企业相同的用气价格,企业之间竞争更加公平。

 

卓创资讯天然气分析师王晓坤认为,天然气2014年起在下游消费中的拓展步伐明显放缓与当前国家对环保能源的大力推动产生矛盾,是促使价格并轨的重要因素。

 

据王晓坤介绍,2014年下半年,天然气在各类下游行业中的应用明显受到抑制。在工业燃料方面,天然气经济性不及焦炉气、煤炭、燃料油、液化石油气等产品;在发电领域,成本严重超过煤炭发电。在车用领域,天然气与汽柴油相比,成本基本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