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2% 增速领跑东北板块

21.04.2016  12:50

  今年年初以来,在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吉林省蓄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行业均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较上年同期有所提升,首季全省经济实现开门红。

 

  4月20日,记者从吉林省统计局获悉,一季度,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2484.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6.2%,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但差距较上年同期缩小0.7个百分点,增速在东北板块领先。我省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36.12亿元、1382.38亿元和966.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5.1%和8.5%。

 

  具体来看,农业生产稳中有升 。初步核算,一季度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258.53亿元,同比增长3.4%。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为137.37亿元,增长3.2%,增速比上年同期提升0.1个百分点。其中,实现牧业增加值107.83亿元,同比增长4.3%,增幅和上年同期持平,占整个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为78.5%,是一季度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

 

  此外,工业生产顶住压力,企稳回升。一季度,全省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10.8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0%,增速比上年同期提升0.4个百分点,比当期全国平均增速低0.8个百分点,差距比上年同期缩小1.0个百分点。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居第21位,位次比上年同期前移3位。

 

  一季度,全省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增速比1—2月份提高7.9个百分点;石化行业增加值增长2.8%,提高4.6个百分点;医药行业增长10.1%,提高0.7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长11.8%,提高3.3个百分点。

 

  服务业表现更为抢眼。一季度,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比上年同期提升0.1个百分点,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2.3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增速3.4个百分点,高于当期全国平均增速0.9个百分点。全省三次产业的比重为5.5:55.6:38.9,服务业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升2.1个百分点,为2010年以来一季度最高水平。

 

  与此同时,一季度,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4.01万人,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3.51%,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为228.09亿元,同比增长0.3%。全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817.6元,同比增长6.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047.4元,同比增长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