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一季度GDP增长8.6% 走势提振各方信心

21.04.2016  10:30

  合肥在线讯(戴小花 文/图)4月20日上午,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赵金宝通报了今年一季度全省经济运行情况:经初步核算,一季度全省生产总值4647.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9.4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2353.6亿元,增长8.4%;第三产业增加值1914.3亿元,增长10%。

  

  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赵金宝通报安徽省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

  固定资产投资:比全国高0.7个百分点

  今年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4904.7亿元,增长11.4%,增幅比1-2月份提高2.6个百分点,比全国高0.7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14.4亿元,增长9.8%;第二产业投资2183.8亿元,增长13.8%;第三产业投资2606.6亿元,增长9.4%。新开工项目9188个、增长16.2%,计划总投资5533亿元、增长46%。固定资产投资本年到位资金5953.3亿元,增长8.3%。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7.4%,国内贷款增长26.7%,自筹资金增长3.9%。

  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915.6亿元,增长8.7%,比1-2月份加快4.1个百分点,比全国高2.5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1468.4万平方米,增长25%,其中住宅增长28%;商品房销售额806.5亿元,增长32.6%,其中住宅增长34.6%。3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2644.6万平方米,比2月末减少87.8万平方米,增长47.1%。

   居民消费水平:居全国第四位

  今年一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27亿元,增长12%,增幅比全国高1.7个百分点,居全国第4、中部第1位。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170.1亿元,增长9.5%,比1-2月份加快0.9个百分点。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956.6亿元,增长11.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70.4亿元,增长12.4%。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264.9亿元,增长12.5%;商品零售2162.1亿元,增长11.9%。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增长21.2%,汽车类增长10%,家具类增长25.5%,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2.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5.6%。一季度,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网上商品零售额47.6亿元,增长57.7%。

  3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7926亿元,增长16.3%。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37568.5亿元,增长16.2%,增幅比全国高3.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4.4个百分点;余额比年初增加3085.6亿元,同比多增842.7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7332.8亿元,增长15%。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26799.4亿元,增长16.3%,比全国高1.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1.2个百分点;余额比年初增加1310.4亿元,同比多增350亿元。

  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平稳增长。一季度,全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20元,增长8.7%,增幅比全国高0.7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01元,增长9.5%,比全国高0.4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

   进出口:双降

  一季度,全省进出口总额92.4亿美元,下降9.8%,降幅与1-2月份持平,比全国低1.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59.5亿美元,下降4.4%,降幅比1-2月份收窄7.6个百分点,比全国低5.2个百分点;进口32.9亿美元,下降18.1%。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6.3亿美元,增长8.5%。

  CPI:同比上涨2.2%

  一季度,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5.5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25.8%。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2%,涨幅比全国高0.1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上涨2.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6%,其中3月份下降5.2%,降幅连续3个月收窄;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6.1%,其中3月份下降5.1%。

  业内人士分析,一季度全省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主要指标较快增长且保持快于全国、位次靠前的格局,结构优化也带来质量效益的提高,特别是3月份经济运行的积极因素在逐步增多,如PMI、PPI等多项先行指标表现向好,用电量攀升,货运量平稳有升等。这种向好走势对提振各方面信心、为全年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但也要看到,当前国内外环境依然复杂严峻,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实体经济运行困难较多,企业投资意愿不强,就业存在压力等。下一阶段,各地各部门应继续强化政策措施落实,巩固和扩大积极变化成果,进一步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力度和“4105”行动计划实施力度,确保全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版权声明: 松花江网是江城报业在互联网上授权发布松花江网、《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新闻的唯一合法媒体,欢迎有互联网新闻发布资质的网站转载,但务必标明出处“松花江网”和作者姓名;吉林市范围内网站若要转载,必须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如若违反,松花江网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要求:转载之图片、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能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我站点水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