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第一颗32位CPU “吉湾一号”CPU正式实现量产

03.11.2015  14:32

中国吉林网讯 昨日上午,在长春高新区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举办了一场主题为《艰·芯》的媒体发表会。记者在会上获悉,曾在去年引起省内媒体广泛关注的“吉湾一号”CPU正式终于实现了商业化流片量产。

据介绍,CPU一直以来被视为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两弹一星”级技术,CPU的国产化被视为国家信息安全的重要基础。“吉湾一号”CPU于2008年开始研制,为我省企业自主开发设计。继2014年研发出“吉湾一号”CPU内测版后,经过一年的完善和优化,于2015年开始正式量产。目前,“吉湾一号”是东北三省第一颗32位CPU, 同时也是国内首个面向桌面云终端应用设计的CPU,被称作中国第一云芯。

长春吉湾微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巍介绍,“吉湾一号”CPU制作的云终端整机在单位办公的环境里面取代了传统PC主机箱。“一般来讲,电脑桌上都会摆放着很大的主机箱,连接显示器和鼠标。现在研发了云终端主机以后,就不再需要那么大的主机箱了。” 黄巍说,例如windows、word、excel等办公软件,也不再是放到CPU上运行,而是放在单位机房的服务器上运行,交由单位网管负责管理,会解决许多管理、安全方面的问题。“因为所有的资料都在单位的机房里,减少了整个单位ID系统的采购和维护成本。

黄巍告诉记者,通俗地讲,“吉湾一号”CPU就是将本地的显示器、键盘、鼠标等输入输出设备和云连接的转换器,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不过,目前“吉湾一号”仅面向单位、集团,暂不适用于个人使用,今后还将继续研发升级。

(记者 卢玉鸽 实习生 王海凤/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