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吉林话振兴 吉林团举行开放日活动接受采访

07.03.2015  12:24
3月6日是我省代表团媒体开放日,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新社、俄罗斯金砖电视台、美国彭博社、日本共同社等30余家中外新闻媒体的记者们把镜头和笔触对准新一轮振兴发展中的吉林。本报特派记者宋锴摄 - 新浪吉林
来源: n.sinaimg.cn
  3月6日是我省代表团媒体开放日,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新社、俄罗斯金砖电视台、美国彭博社、日本共同社等30余家中外新闻媒体的记者们把镜头和笔触对准新一轮振兴发展中的吉林。本报特派记者宋锴摄

  开放汇聚正能量。

  6日下午,北京金台饭店会议厅内,灯光璀璨,气氛热烈。吉林代表团全团审议向境内外媒体开放。

  审议还没开始,会议厅内早已“爆棚”。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香港大公报、香港商报、俄罗斯金砖电视台、日本共同社等中外30多家媒体的60多位记者早早赶来,忙着抢占有利“地形”,架起“长枪”“短炮”,打开电脑和录音设备,用镜头聚焦精彩吉林,用文字记录焦点热点,用电波传达吉林振兴发展的好声音……

  近年来,同全国各地一样,吉林发展亮点频现、成绩显著。从粮食产量连年突破到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长吉图开发开放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生态持续改善到农业现代化建设不断加强……代表们的发言都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

  审议结束后,代表团副团长荀凤栖宣布采访开始。话音刚落,记者们纷纷举手示意。

  新华社记者第一个提出问题:当前东北老工业基地遇到发展困境,很多人称之为“新东北现象”。吉林有很多发展优势,如何利用这些优势,在困境下拼一个上升空间?

  “感谢媒体朋友对吉林的关心关注,美丽的吉林欢迎你们!”代表团团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代表团团长巴音朝鲁的欢迎辞赢得了一片掌声。

  巴音朝鲁说,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央实施振兴东北战略以来,吉林振兴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总量由2003年的2600多亿元增长到去年的1.38万亿元,为今后的振兴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我们还没有完全从老工业基地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中走出来,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按照中央提出的“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突出发挥“五个优势”、推进“五项举措”、加快“五大发展”,就是要突出发挥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优势,推进体制机制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创新发展;突出发挥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优势,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加快统筹发展;突出发挥吉林沿边近海优势,推进长吉图战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开放发展;突出发挥吉林生态资源优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转化,加快绿色发展;突出发挥吉林科教、人才、人文优势,推进高教强省、人才兴省、文化大省和法治吉林建设,加强社会治理创新,排除各类风险隐患,加快安全发展。全面推进吉林振兴发展,我们要进一步坚定优势自信、路径自信、目标自信“三个自信”,切实增强全面振兴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省、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行动自觉”。当前,我们正在积极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做好“无中生有”、“有中生新”两篇文章,全力推动实施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振兴工程,医药健康、装备制造、建筑、旅游四个优势产业发展工程以及新兴产业培育工程、服务业提升工程。同时,加快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继续推进西部生态经济区建设,全力推进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区建设,扎实推进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建设,形成各具特色、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