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吉林省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查检验报告出炉

04.03.2016  08:51

3月3日,记者从吉林省工商局获悉,2015年全省工商系统重点围绕家用电子电器、服装鞋帽、装饰装修材料、交通工具、消防器材等重点商品开展商品质量抽查检验,抽检商品不合格数量按类别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服装鞋帽、装饰装修材料、家用电子电器。据了解,共组织抽检59次,抽检品种29个,抽检商品3979组,发现不合格商品1866组,抽检总数和发现不合格商品数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2%和3.6%。

 

电水壶、电热毯、小太阳取暖器等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小型家用电器,然而,在抽检过程中,这类商品普遍存在电源连接和外部软线布线凌乱、接头不加绝缘保护、带电体部件的防护达不到标准要求等问题,这样不但会影响使用寿命,还会在使用过程中使电源线产生过热发生火灾,更易导致金属部件带电,发生电击危险,危及到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及其周围环境的安全。

 

除了以上小家电,生活中最常见以及使用率更高的LED灯也存在不合格问题,主要是灯功率、颜色特性、介电强度、电气强度等项目不合格,表现在与实际额定功率相差较大、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劣质荧光粉、为节约成本或者提高电源效率选择使用非隔离变压器等方面。同时,饮水机的突出问题是卫生指标不符合国家标准限值要求,饮水机的铬、镍重金属含量超标,且溶于水中的重金属、氯气、三氯甲烷等致癌物质,从视觉上根本看不出来,短期内不会产生什么后果,长期累积后便会产生毒性效应,尤其对内脏、神经系统危害严重,并且很难降解。

 

据吉林省工商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以小家电类商品为例,在100组抽检的不合格商品中,重要安全性指标不合格商品27组,主要性能指标不合格36组,分别占小家电类不合格商品的27%、36%。同时,本次组织开展的抽检活动共抽检小家电类商品747组,不合格421组,不合格率56.4%,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32%、51.7%、23%。

 

装饰装修材料类商品 偷工减料、以次充好问题较突出

 

我们都知道,买了房子后最重要的就是装修,那么装修时所用的材料是否安全、合格就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在抽检中,装饰装修材料类共抽检794组,不合格445组,不合格率56%,较去年同期分别上升74.1%、92.1%、8.6%。

 

装修材料类商品问题比较集中的两类商品中,电线电缆不合格商品138组,占装饰装修材料类不合格商品的25%,主要问题是导体直流电阻、绝缘老化前抗张强度、绝缘最薄点厚度不合格,多数为生产厂家为了减少生产成本,故意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直接影响线缆的导电性能,导致漏电、短路,对电器产品造成损坏,危及生命及财产安全。

 

另外,板式家具不合格71组,占装饰装修材料类不合格商品的16%,发现的主要问题是甲醛释放量、静曲强度、握螺钉力、内结合强度、吸水厚度膨胀率、浸渍剥离性能不合格等几大问题,尤其是厂家在生产时使用的劣质胶黏剂致使甲醛含量超标,对皮肤和黏膜有强烈刺激作用,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服装鞋帽类商品 标志标签不合格易误导消费者

 

怎么洗了好几遍,还是掉色严重”、“新买的鞋不到一个月就开口了”……在此次抽检中,成人服装不合格商品303组,占服装鞋帽类不合格商品的34%,主要问题是使用说明不准确,错误的标识会误导、欺骗消费者,错误的洗涤维护标签会引起消费纠纷,严重的还会导致质量安全事故,而吊牌上无生产厂家、无生产厂址和产品出厂质量合格证明的产品属于“三无”产品。

 

其中,纺织品不合格商品174组,占服装鞋帽类不合格商品的19%,主要问题是纤维成分及含量不真实,纤维含量要求必须标注纤维种类及其含量,不真实的纤维含量,会使消费者不能了解其真实原料成分,同时也会影响纺织品使用后的洗涤和保养。

 

不过,以上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只是发生在少数商品品种和部分检验项目上,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总体上是安全的。据了解,此次服装鞋帽类是抽检比重最大、不合格商品数量反映最多的品类,共抽检2169组,不合格902组,不合格率41.6%,较去年同期分别上升54.3%、上升38.8%、下降4.6%。

 

随着商品质量监管力度的进一步加大,生产经营者的质量意识和管理能力的进一步增强,商品抽检合格率的上升将会日趋明显。”吉林省工商局相关工作人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