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清醒催眠式骗局 4万元汇给了“熟人”

18.03.2015  12:31

陌生的号码、熟悉的声音、熟悉的说话语气,对方步步为营,深谙被骗者心理。

16日,南关区一家建材公司负责销售的孙女士反映,她以为是相熟的客户,在对方不断是“熟人”的心理暗示下,12日她给对方指定账户分两次打了4万元。发现被骗后,孙女士已经报案。

陌生号码熟人交谈方式

就给对号到“熟人”身上

11日16时刚过,虽然接近下班时间,但孙女士还在紧张地忙着处理手里的工作,有些事情需要她在下班前处理完。

电话号是长春的,但是个陌生号。”孙女士说,电话接通后是个男声,叫她小孙。孙女士回忆称,听声音很熟悉,特别像一个经常合作的客户,但她有那个相熟客户的电话号。“我问是哪位,他说连我电话你都没有,你咋还能不知道我是谁呢。”孙女士说,对方说话的语气和她很熟,而且语气和她相熟的客户也挺像。听对方这么说,孙女士就猜是不是她熟悉的那个客户张总,对方明确说是。

在得知是熟悉的客户后,两个人交谈了几句。“因为和他一直有业务往来,所以他提出第二天9点让我到他办公室找他,我还问了一句,是到硅谷大街和南四环交会的那个办公室吗,他说对。”孙女士说,两个人在电话中并没谈具体业务,只是约了第二天见面。

在对方暗示下 把陌生号存在熟人名下

挂断电话前,他特意叮嘱我,这个号也是他的号,让我存上。”孙女士说,她没多考虑,就把这个号存在了“张总”名下。第二天,离约定时间还有40多分钟,“张总”给孙女士打来电话。“他问我走没走呢,我说刚要走,他说他那里去了两个领导,我们见面的时间推到9点半,让我晚点儿出发。”孙女士说,因为见面时间推后了,她就处理了一些手头的工作。

骗子巧妙布局 降低警惕性汇去4万元

不到9点,我正准备出发,他又打电话过来,问我走没,得知我没走就说,正好,他要给那两个领导钱,但是对方不要,让我帮他在网上给领导账户里转2万元,还让我留好交易凭条,一会儿到他办公室,他给我现金。”孙女士说,她意识里一直把他当成客户“张总”,知道一会儿就要见面,所以没多想,就用自己的银行卡给“张总”提供的一个工商银行的账户里转了2万元。

转完钱,打电话告诉他后,他让我等一会儿走,说和对方确认后告诉我。”孙女士说,因为工作上的事情,这期间她接打了几个电话,大约20分钟。孙女士正纳闷对方怎么还没反应时,“张总”就打来了电话,告诉她钱收到了,但是对方有点儿嫌少,让她帮忙再打2万元。没多想的孙女士又打过去2万元。

让再打2万元 警觉核实“张总”身份

汇完钱,孙女士把网上交易账单打印出来,就打算去张总办公室找他。“还没走呢,他又给我打电话,给我一个农行卡号,让我给另一个领导也打2万元。”孙女士说,她银行卡里只剩几千元钱,这时,她终于感觉出不对劲了。

孙女士以没那么多钱,和同事借为由,挂断了电话。“我赶紧给张总打了电话,问他有没有这个号码,昨天给没给我打过电话,对方都予以否认。”孙女士说,听到张总的回答,她知道自己上当受骗了。

平静了一下的孙女士,赶紧拨打了报警电话。“报完警,我就拨打了工商银行客服,输入我汇钱的账号,连续多次输错密码。”孙女士说,她听说连续输错密码,当日就会冻结银行卡,虽然不知道准不准,当时也没别的办法,她就试了一下。

我去东安派出所报警,也去了最近的工商银行,查到后打的两万元还在账上,没被转走。”孙女士说,那是11时许,因为钱还在账户上,她想冻结此卡,以减少损失。她又回到派出所反映问题,但派出所工作人员告诉她,这得上报分局。“这期间,骗子也给我打过几个电话,让我给汇钱,我就说还在和同事借,想稳住他。”孙女士说,她又到南关区公安分局报案,民警给她做笔录时,她还在和骗子电话周旋。

事后反思

手段不高明但会掌控心理

13日,孙女士再打那个号码,手机已处于无人接听或无法接通的状态。事后,孙女士进行了反思。“事后想想,骗子手段不高明,可是当时就感觉被一股力量催着。”孙女士说,就是骗子在不断给她是熟人的心理暗示,才让她放松警惕,最后掉进骗子的陷阱。

上火,可也得活,希望更多人能借鉴此事,早点识破骗子的把戏。”孙女士的工资每月2000元,4万元是她多年的积蓄。

事情过去5天了,17日,孙女士说,此事已经立案,她还没接到案情的最新进展。

金钥匙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林立称,孙女士的遭遇,是骗子惯用的清醒催眠,也就是心理暗示。“每一步都是设计好的,创造一个情境,把人带进去,在不知不觉间就被催眠了,就会跟着骗子,一步步走进骗子的陷阱。”林立说,这种情况,一定要提高警惕,保持理智,清晰分析每一句话,理解这些话后面所代表的真正意思。(长春晚报记者 李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