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3:智库密码

13.12.2016  17:21

  如同“芝麻开门”暗语可以打开阿里巴巴的宝库,1563如一串神奇的密码,正在打开吉林市人才库的大门。1563,是吉林市的人才工作体系的代码。

  —— 吉林市实施人才驱动战略纪实

  

  如同“芝麻开门”暗语可以打开阿里巴巴的宝库,1563如一串神奇的密码,正在打开吉林市人才库的大门。

  1563,是吉林市的人才工作体系的代码。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国家实力的竞争,城市发展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人才战略,已上升到国家层面。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习近平反复强调的这句话,表达出求贤若渴的大国襟怀:“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广开进贤之路,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人才驱动,同样成为吉林市创新驱动的战略选择。

  在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主题的市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上,市委书记赵静波强调:“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要强化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采用亲情召唤、环境吸引、政策保障、服务高效等措施,使我市成为集聚人才的高地。

  “要形成地方扶持高校、高校反哺地方的互动格局。”市长张焕秋对校城整合引进高端人才工作十分重视。他认为,杨春才博士等高端科技人才的引进,是吉林市创新性开展校地联合引才、发挥政策叠加优势的成功尝试。

  人才战略,需要机制保障。

  早在2004年,吉林市就设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常务副市长和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为副组长,下设成员单位共有27家,形成了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的“党管人才”新机制。

  吉林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委组织部。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高海珠在全市组织部长会议上要求:要按照为全市实现“十三五”规划提供人才支撑的要求,以高端人才引进开发为重点,为我市振兴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若干意见》提出,加快进入“人才+创新”模式,深入推进吉林市“1563”人才工作体系建设。

  1563人才工作体系,是个宏大的项目——实施一项工程;推进五个计划;抓好六个支撑;完善三项机制。

  那么,就让我们围绕这4个数字,逐一破解吉林市的人才密码。

  一项人才工程

  这是一个数量庞大的人才工程计划。

  工程代号——“百千万”人才工程。

  工程目标——5年内,引进100名左右国内行业领军人才;引进、培养1000名左右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培养10000名左右急需、紧缺的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北国江城,正以博大的胸怀,拥抱八方贤才。

  这是一种凝心聚力办大事的自信,要把最好的人才资源凝聚到吉林市,用高端人才的智慧驱动老工业基地发展。

  这项工程站位高远——

  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把服务发展作为人才工作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确立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

  这项工程措施到位——

  突出需求导向,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强化激励措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管理的体制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社会氛围。

  这项工程定位精准——

  紧紧围绕吉林市构建“创新吉林”、建设“6411”现代产业体系等中心任务,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和扶持力度,坚持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重点推进,着力改善和优化我市人才队伍结构。

  “百千万”人才工程,就是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让更多千里马在江城大地竞相奔腾。

  随着工程推进,一系列人才行动在江城大地上展开——

  东北首家国家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在吉林市成立,整合利用科技部所联系的专家人才资源,支持吉林市创新发展,多项人才合作交流活动随即展开。

  细分产业应用技术研究院建立。该院以产业和项目为依托,集聚域内外科技创新人才,促进结成研发团队,开展成果转化工作。目前已经有特种纤维与复合材料、化工新材料(助剂)、化学合成药、健康产业等8个应用技术研究院成立并陆续开展工作,为科技人才搭建舞台。

  高新区被批准为吉林省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这是全省仅有的两个试验区之一。通过强化资金扶持、完善平台建设、加大服务力度等措施,发挥试验区人才吸引和集聚作用。目前已建立了近200位专家组成的评审专家人才库,成立了人才项目评审委员会。入区人才通过评审程序后列入人才试验区“科创慧谷”人才库,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

  8月4日至5日,吉林市举办“院士专家江城行”活动,以中科院院士、省科协主席冯守华为代表的46位国内外专家,为吉林市产业发展把脉问诊,为转型升级提供科技支持。我市24家企业与专家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双瑞农业和正业生物两家企业被正式授牌,建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数码车身模具专家史蒂夫与吉林金洪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航天育种专家张传军与吉林市双瑞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人才引进协议。

  9月,经省科技厅批准,省能源高效清洁利用技术院士工作站在东北电力大学设立。这是强化高校和科研院所对科技创新的技术引领作用、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的重要举措。各高校的人才引进活动相继展开,驻市的8所高校成立了吉林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为青年人才创业搭建平台。联盟成立以来,在大连和本市相继开展了人才创业培训活动,发布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80余项。

  各种创新创业大赛在江城遍地开花。各县(市)区通过赛事发现人才,发现优质项目向市级决赛推荐,对获得大赛奖项的企业或团队将给予项目资金扶持和奖金鼓励,培育了一批新兴企业。

  由市科技局、市工信局组织成立的吉林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家联盟,吸引了144户科技型企业加盟,成为科技人才的摇篮。

  使用人才,不分城乡。市农委探索“互联网+农村实用人才+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工作模式,已有12个农产品基地实现联网,达到生产过程可视化,有力支持了农村实用专家人才创新创业。

  围绕协同创新和人才交流开展的多次研讨交流活动,激活了吉林市的人才环境。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多位院士专家被请入吉林市开展合作交流。

  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杨春才,美籍华人,在美国、加拿大等国长期从事化学复合材料技术及应用研究,曾任美国杜邦公司首席专家,拥有多项专利技术,2013年入列第九批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名单,现为吉林大学化学博士。

  10月21日,吉林市审议认定杨春才为“吉林市行业领军专家”,并为其颁发证书和100万元安家资助基金。这是我市出台《行业领军专家评审资助办法》后认定的首位行业领军专家。

  早在6月,杨春才应邀考察吉林经开区碳纤维平台和化纤集团后,就被吉林市吸引人才的政策和产业环境所吸引。8月2日,以杨春才为首席专家的吉林市特种纤维及复合材料应用技术研究院,在吉林化纤集团宣告成立。研究院由市科技局牵头组织,吉林化纤集团、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吉林化工学院等30多家单位联合发起和申报成立,搭建了5个平台——特种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的发展研究平台、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技术开发服务平台、人才引进与培养平台和国内外科技交流平台。

  人才工程之所以迅速取得效果,与我市科学的人才计划、配套的人才政策、强力的要素支撑和机制保障密不可分。

  5大人才计划

  任何一个宏大的工程,必须有相应的配套实施计划。

  围绕落实“百千万”人才工程,5个人才计划正在江城大地上紧锣密鼓地展开——

  计划之一:高端人才引进计划。

  5年内引进国内外行业领军人才和各方面高端技术专家不少于100人。

  视野决定格局。这次,江城把目光盯上了诺贝尔奖获得者、“两院”院士等国内外专家,盯上了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的获得者,盯上了国家级重大科技计划负责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以柔性方式引进,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同时引进国家科技领军人才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及各级孵化器。

  计划之二:江城英才“双创”扶持计划。

  5年内重点扶持1000名左右高层次“双创”人才及团队。通过优中选优,将100名左右高层次“双创”人才及团队列为市级重点扶持对象,支持人才在我市转化科技成果,发展新兴产业,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人才驱动发展。此类江城英才及团队承担的项目,都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并有发展前景的成果转化类项目,建立的各种研发转化平台、就业平台、培训机构,为我市引进资金或技术。我市按不同等级对人才团队给予资金资助和跟踪服务。

  计划之三:急需紧缺人才引进计划。

  5年内在旅游、健康、航空、信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领域,在化工、汽车、冶金等传统优势产业领域,在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在现代农业领域,共引进急需紧缺人才2000人左右。

  计划引进的,都是我市产业发展需求迫切、短时间内本地无法培育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鼓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各类产业园区联合引进人才。引进方法更加灵活,全职引进和柔性引进相结合。所谓柔性引进,指不变更人事关系,通过聘请“星期六工程师”、企业“客座研究员”等方式,邀请域外人才加盟,帮助企业完成关键性技术课题。

  计划之四:蓝领人才培育计划。

  5年内培养高技能人才不少于1万人,其中高级工5000人,技师3000人,高级技师2000人,评选重点工种首席技师100人。

  工匠精神的培养,从蓝领抓起。通过培养,让他们达到省、市行业领先水平,能够满足我市产业发展需要,并取得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成为一线人才。实施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共同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现代学徒制培育方式,与实践接轨。

  计划之五:优秀大学毕业生“双招”计划。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机关专业人才紧缺问题,从全国“211”、“985”高校优秀博士、硕士及本科毕业生中定向招录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干部。按照全省统一招录计划,今年拿出200个专业岗位开展定向招录工作。目前,我市正面向北京、上海两地17所著名高校招聘人才。

  上述所有人才计划,都制定了严格的标准、科学的认定程序,并明确了责任单位,确保公平公正实施。

版权声明: 松花江网是江城报业在互联网+上授权发布松花江网、《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新闻的唯一合法媒体,欢迎有互联网+新闻发布资质的网站转载,但务必标明出处“松花江网”和作者姓名;吉林市范围内网站若要转载,必须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如若违反,松花江网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要求:转载之图片、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能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我站点水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