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保护治理 成为吉林省重点生态保护工程

18.05.2015  09:51

千年好土这么肥,不能在我们手里给整没。”在吉林市孤店子镇大荒地村,村支书刘延东把保护黑土地的心得编成顺口溜。每生成1厘米黑土,就需要200到400年。刘延东把肥沃的黑土视为大自然的馈赠,看作农民和农业发展的命根子。

 

天气渐暖,在吉林省广袤的黑土地上,记者看到了一片繁忙的春耕之景。“一两黑土二两油”,这里的农民曾对脚下肥沃的黑土地引以为豪,因为有了黑土地,东北成为了“大粮仓”。

 

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统计,吉林省黑土总面积有1650余万亩,约占全国黑土总面积的20%。去年,吉林省粮食总产量达到706.56亿斤,位居全国第四。然而,东北粮食高产的背后,却是黑土层的有机质含量由历史上的4%—8%下降到现在的2%—3%。如今,面对黑土悄然流失的现状,这里的农民不无忧虑,对黑土的保护也在紧迫进行。

 

黑土地保护治理成为全省重点生态保护工程

 

今年春季吉林省气候异常,目前全省受旱面积达2430万亩。然而,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八里庙村的种粮大户卢伟望着快有拳头高的秧苗,心里很踏实,“大田里的墒情还不错,出了苗,秋收也就看到希望了”。

 

4月23日,卢伟准备春播,好的墒情就此埋下伏笔。此时,卢伟的地却像刚刚秋收过,玉米秸秆横七竖八铺得到处都是,在种田的老把式看来脑袋都疼,这地咋种?

 

卢伟却不在意,他已经连续8年这样种地了。他在尝试啥?使用免耕播种机进行的保护性耕作。

 

原来,地里的秸秆是秋收时特意留下的,春播时通过免耕播种机直接打碎,让秸秆在田里自然腐烂成有机肥,卢伟边解释,边顺手拨拉开小苗旁的秸秆,露出底下冒着潮气的黑土。“秸秆还田,每亩地政府还给30块钱补贴呢。”卢伟说。

 

不仅如此,这后面还有笔更大的经济账:传统春耕整地、镇压、播种……程序多达十来道,每一道都意味着开支,而免耕播种不整地、不打垄、机器在地上过一遍,春耕就结束了。卢伟粗略地算下来,1公顷地能省1500元左右。

 

黑土不断生长,种地成本就能持续降低。”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张晓平从2002年开始,在试验田进行保护性耕作和免耕播种机械的研究。如今,张晓平春耕需要的底肥,只占传统农田底肥的一半,保护性耕作在培肥地力的同时还解决了秸秆焚烧问题。

 

目前,在四平市,保护性耕作技术经过8年研究改进和推广,已基本形成了技术可行、模式实用、机具配套、效果明显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长春市则从2011年开始,每年投入1000万元支持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玉米保护性耕作面积增长了近6倍。

 

今年吉林省还将推广至少500万亩的保护性耕作,有效保护黑土地的同时做到稳定粮食产量。”吉林省农委主任李国强说,吉林省把黑土地保护治理工程作为全省重点生态保护工程之一,就是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