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乡”通榆,造林治荒锁风沙

06.08.2015  13:03

  绿色已成为吉林省“鹤乡”白城市通榆县的主色调。

  近年来,通榆县通过扎实开展植绿造林工作,全力打造全省“治荒第一县”,用一道道绿色屏障锁住了肆虐的风沙肆虐,基本结束了过去“三刮四种,沙进人退”的历史。

  造林行动  规划生态“绿脉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风沙弥漫曾是老一辈通榆人心头抹不去的土黄色记忆,严重的土地荒漠化不仅导致了草原退化、泡沼干涸、湿地萎缩,也对通榆县农牧业生产和百姓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面对这种局面,通榆县委、县政府坚持开展“3年造林60万亩,打造治荒第一县”、  “3年再造百万林、建设西部大屏障”行动,使通榆县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如今行走在通榆乡村,美丽的风景随处可见。

  “这条宽敞的主街道就是我们镇的‘景观大道’,漫步其间如游画中。”行走在绿荫掩映、鸟语花香的小镇,兴隆山镇党委书记曹立波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自去年以来,通榆县兴隆山镇全力创建省级“示范森林小镇”,全镇实施庭院、街道、闲置土地、镇村出入口等处的绿化工作,现已基本形成了春有花、夏有绿、秋有果、冬有景的绿化格局。

  “目前,全县林地面积289.3万亩,城区、县城新增绿地6000亩。”通榆县林业局负责人介绍。通过近几年的植树造林,通榆县初步形成了带、片、网,乔、灌、草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框架和城市园林化、农田林网化、村屯林围化、庭院林果化、道路林荫化、湿地景观化的生态建设格局。

  通榆县先后被吉林省、白城市评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优质工程、十年绿化美化吉林大地先进单位、荒漠化治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精品工程  建造生态“绿肺

  漫步在通榆县公园、广场、街头,湖畔垂柳依依,路旁绿草茵茵,绿色给这座草原小镇增添了生动之美。

  通榆县用精品工程带动林农造林、营林,同时继续坚持“谁造谁有、合造共有、直补到人”的政策,鼓励林农种植经济林、景观林。

  “我的目标是造林1.5万亩,那时村子里的环境就更好了。”站在绿树成荫的沙坨子上,通榆县新兴乡东太村造林大户兰海军踌躇满志地说。自2009年开展荒山荒地造林以来,兰海军累计造林9000余亩。“现在,风沙小了,环境好了,在离树林近的坨子地种粮也行了。照这样发展下去,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村民张子武的一席话道出了东太村村民的心声。

  目前,通榆县建设果园128个,种植果树面积4899亩,栽植的品种包括苹果、葡萄、梨树、仁用杏等。在景观绿化方面,通榆县重点在长白西线通榆县境内打造的百里绿荫长廊已基本成形,同时在县城的南北出口沿途栽植杨树、柳树、丁香、柽柳等,提高绿色景观质量。

  创新机制  编织生态“绿网

  “老话常说养儿防老,现在我们这里是‘养树’防老。”兴隆山镇长胜村53岁的吕权种了30亩养老林,他自己算了一笔账:“30亩林地可种植杨树3600棵,按70%的成活率,到采伐期每棵树按现价70元计算,可获得收益近20万元。这就相当于给我们吃了养老的‘定心丸’。”6年来,兴隆山镇实施了每户15亩养老林的创新机制,鼓励村民造林、养林、护林。

  随着造林绿化的深入推进和国家对土地的严格管控,落实造林地块难度越来越大。对此,通榆县林业局借助林地清收还林的契机,采取规划建绿、严格清收还林的方式,运用“清、调、补、包、租”等措施,通过经济、行政、法律综合手段对林地进行清查,保证了林农造林用地的面积。

  如今的“鹤乡”,无论是江河岸边,还是道路两侧,无论是城市中心,还是偏远乡村,绿色已成为通榆县一张独具特色的“生态名片”。(作者:盖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