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太热鸡不爱下蛋 业内人士预测鸡蛋价格还会走高

18.08.2015  08:43

  短短10天,长春市劳动公园附近农贸市场的鸡蛋价格从4.12元/斤涨到4.82元/斤,而且鸡蛋零售价从7月底发力持续上涨,小小的一枚鸡蛋俨然成了“火箭蛋”。

 

  价格为啥涨得这么凶?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除了跟鸡的补栏量不足有关外,还与天气太热有关。

 

  鸡蛋价格飙升 零售价奔“5”

 

  17日早晨,劳动公园菜市场内,鸡蛋售价为4.82元/斤。一位女士购买了5只鸡蛋,花了3元。“这鸡蛋太贵了,10天前才4.12元一斤,今天就快5元钱了。”女士抱怨说。售卖鸡蛋的摊主也很无奈,他说,近短时间菜市场鸡蛋一天一个价儿,涨价从7月末开始,就一直在不断地涨。“现在鸡蛋供应的少呗,货少,就贵。”这位摊主说。

 

  据监测据数显示,6月底时,长春市鸡蛋价格跌到今年以来的最低点,市场平均零售价达到3.56元/斤。然而7月份,长春市鸡蛋平均零售价格开始上涨,虽然步伐小点儿,但是并不影响其涨势。7月底8月初,鸡蛋价格开始突然发力,与7月20日鸡蛋平均零售价3.62元/斤相比,8月7日,每斤鸡蛋价格上涨了0.5元。

 

  17日,记者走访了南关区、二道区、经开区部分农贸市场和超市,目前长春市场鸡蛋平均零售价在4.80元/斤左右。

 

   分析:养鸡、产蛋近几年陷入“怪圈

 

  鸡蛋价格上涨如此之迅猛,早在长春北方种鸡场场长杨成敏的意料之中。

 

  “主要的原因就是蛋鸡存栏量下降了,市场供应出现暂时性不足。再进一步说,存栏量下降是因为前期养殖户的养殖效益不好,蛋鸡的补栏受到影响,导致目前鸡蛋产量供不应求。”杨成敏说。

 

  目前“火箭蛋”之势早在今年的春天就显现了。“今年2、3月份的时候,鸡蛋的价格特别低,养殖户的都赔钱,有的干脆就不补栏,即使补栏的,数量也少,过了四五个月,到了产蛋的高峰期,产蛋量就降的很多,价格自然上涨很快。”杨成敏。

 

  而且,据杨成敏观察,这几年养鸡、产蛋就陷入一个“怪圈”。每年总是秋季鸡蛋价格高涨,养殖户开始大量补栏,到第二年的二三月份,产蛋量大,价格下跌。

 

  天气热 → 鸡不吃饭 → 难下蛋

 

  除存栏量不足外,还有个原因就是天气太热。有案例显示,正常情况下1万只母鸡每天会生1200斤鸡蛋。天气太热,母鸡们每天的鸡蛋产量要少300斤左右。

 

  记者从农业专家了解到,这个具有科学性。其实养殖户凭老经验也知道,天气太热母鸡就不爱下蛋。因为母鸡身上没有汗腺,却还披着一身厚厚的羽毛,在高温情况下,多余的热量不能及时排出,鸡就会产生热应激,所以食欲大减了。吃得少,母鸡没有足够的能量储备,自然就影响产蛋。

 

  据了解,为了解决热天产蛋量不足的问题,现在规模大的养鸡场一般通过安装空调、风扇、喷淋等设施降低温度,让母鸡尽量多吃。

 

  走势:中秋节前难降价

 

  在杨成敏看来,鸡蛋价格还没有涨到头儿。“还会涨,尤其过一段时间高校开学了,蛋价还会因需求量增加而价格上涨。”他预计,市场零售价会突破“5元大关”。

 

  同时,有鸡蛋商贩表示,临近中秋,各食品厂及面食店做月饼对鸡蛋需求增加,也影响了市场供求,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鸡蛋涨价。

 

  目前鸡蛋生产处于青黄不接的阶段,业内人士分析,鉴于今年9月份才能开始补栏,按蛋鸡的生长期5个月计算,这种供应紧张的局面到春节前后才能缓解。所以预计今后的蛋价仍有一定的上涨空间。  (记者/陈杉 编辑/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