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罚到底34.7亿元!鲜言为啥领了证监会“史上最大罚单”?
新华社北京3月30日电(记者刘慧、王都鹏)因年初1001项“奇葩议案”在资本市场丑态尽出的鲜言栽了!在深挖查清了鲜言一系列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及操纵证券市场的行为后,证监会30日发布处罚决定书,对鲜言给予“没一罚五”的顶格处罚,开出34.7亿元的“史上最大罚单”。
与此同时,屡屡挑战监管底线,游走在市场边缘的鲜言还被终身禁入证券市场。他的操纵行为到底藏着多少“猫腻”?一罚到底的“史上最大罚单”又是如何开出的?
梳理鲜言市场操纵行为可以发现:信息操纵、伞形信托操纵、大股东恶意操纵不仅打出了忽悠投资者的“组合拳”,也成为鲜言系列操纵行为中危害最大的三宗“罪”。
在市场操纵过程中,鲜言很擅长通过制造噱头向市场投掷信息“烟幕弹”,进而误导投资者。在“烟幕弹”的掩护下,复杂又隐蔽的伞形信托又成了鲜言实施操纵的“杀手锏”。多伦股份更名“匹凸匹”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2015年4月9日,多伦股份提出变更企业名称申请;4月16日,申请得到上海市工商局核准。这次更名让原本经营房地产、建材等相关业务的多伦股份“摇身一变”成了互联网金融公司“匹凸匹”。
对于一个上市公司来说,这么大的事不仅没有第一时间对外披露,相关公告反而被拖了近一个月后才“姗姗来迟”。此时,市场还蒙在鼓里,鲜言实际控制的伞形信托账户组却早就“埋伏”进去了。
5月11日,更名公告发布的同时,一个更大的噱头紧随其后,“捆绑”着推高市场热情。多伦股份公告称获得www.p2p.com网站域名使用权。在互联网金融热潮下,更名加网站利好一出,“多伦股份”股价连续6日涨停。在股价低位“埋伏”的鲜言粗略计算账面获利接近1.4亿元。
然而,调查过程中鲜言却这样辩解:“在我看来,公司更名本身体现的是一种转型方向,无业务、无人员、无主营是很正常的,如果这些都有的话,对我而言就不是更名问题,而是加大投资力度的问题。”
业内人士指出,除了信息操纵和伞形信托操纵,鲜言作为多伦公司的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完全放弃了公司的经营发展,把多伦股份变成一个纯粹忽悠投资者的套现工具,对市场的影响非常恶劣。
统计显示,2014年1月17日至2015年6月12日期间,鲜言通过采用信息优势、资金优势、持股优势连续买卖,在自己实际控制的证券账户之间交易、虚假申报等手段,操纵“多伦股份”交易价格和交易量,非法获利超过5.78亿元。在鲜言的操控下,“多伦股份”股价在这个阶段涨幅高达260%,同期上证指数涨幅155.29%。
想给市场操纵找借口?没门!
在收到“史上最大罚单”的事先告知书后,鲜言通过递交材料提出了申辩意见。对于这些违法行为的借口,证监会在复核过程中一一予以还击。交锋如下:
其一,鲜言认为伞形信托单元所持有的股票均在信托计划的受托人名下,这些信托单元的设立、存续并非为操纵“多伦股份”股价。
证监会回应:鲜言具有相关信托计划的投资决策权,其利用账户组进行的证券交易符合操纵证券市场特征。信托计划设立、存续目的并不影响交易行为的违法性。
业内人士认为,鲜言采用信托计划加HOMS分仓交易模式,而HOMS系统未实名登记,此种交易模式隐蔽持股特征明显,调查难度大,对证监会查处此类利用互联网金融技术交易的新型案件提出了挑战。
其二,鲜言认为,2014年4月24日、5月13日香港多伦先后减持2000万股“多伦股份”,仅仅是大股东持股方式的变更,是大股东合理利用结构化融资工具,没有进行套利交易。
证监会回应:以上两次减持的交易方式符合证券法中“在自己实际控制的账户之间进行证券交易,影响证券交易价格或者证券交易量”所述情形,同时也表明鲜言具有隐蔽持股,为操纵行为创造条件的主观故意。
其三,鲜言认为,多伦股份更名“匹凸匹”是非常看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前景,想好好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
证监会回应:对于多伦股份更名事宜,在互联网金融题材大热期间,鲜言控制信息披露的节奏,同时发布误导性的公告。在www.p2p.com网站正在筹备、尚未开始运营的情况下,公告却称“可以使公司在互联网金融行业处于领先的竞争优势”,该表述过度夸大、渲染,误导投资者,具有明显的操纵意图。
其四,鲜言认为自己并未操纵“多伦股份”股价,没有操纵“多伦股份”股价的主观意图。
证监会回应:操纵期间,鲜言作为时任多伦股份实际控制人、董事长、董事会秘书,利用各种优势,连续买卖“多伦股份”,买入量排名第一的有93个交易日,排名居前三名的交易日共计117个。随着账户组的逐步买入,其所持“多伦股份”比例逐步上升,有179个交易日持股比例在5%,并有60个交易日持股比例超过10%。
总而言之,鲜言频繁、大量在自己控制的账户之间进行证券交易、虚假申报的行为明显不以成交为目的,具有操纵的主观意图。鲜言通过一系列行为,影响“多伦股份”价格和交易量,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构成市场操纵。
史上最大罚单”一罚到底,绝不姑息!
经过复核阶段的交锋,证监会并没有改变处罚事先告知书中的罚没金额,坚定开出了34.7亿元的高额罚单。
数据统计,2016年证监会全年的罚没金额为42.83亿元。相比之下,这张“史上最大罚单”金额之高,亮明了监管部门对资本市场乱象“一罚到底,绝不姑息”的决心。
其实,早在令人大跌眼镜的奇葩议案轰动市场之前,鲜言扰乱市场的一举一动就被监管部门重点关注了。作为“惯犯”,鲜言早就因为多伦股份披露违法被上海证监局行政处罚过了。
本次关于鲜言操纵行为的立案调查也于2015年就已起步。“可以说监管鲜言违法行为的网早就布下了,随着调查的深入,网也一步一步收紧。”相关调查人员告诉记者。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曾表示,对于在案件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鲜言及其他相关当事人涉及的其他违法行为线索,证监会将本着深挖严究、一查到底、绝不放过的原则继续抓紧查办。涉嫌犯罪的,将坚决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在收到“史上最大罚单”的事先告知书后,鲜言于2017年2月28日向证监会递交《放弃听证及申辩意见》,表示放弃听证。截至3月22日,鲜言陆续递交了《呈递证监会材料》《鲜言关于放弃行政诉讼权利声明书》《法律自首申请书》及《积极交纳罚款的承诺书》等材料。
曾经“桀骜不驯”、阻碍调查的鲜言表示放弃听证、行政诉讼,承诺积极交纳罚款,律师出身的他甚至给监管部门递交了《法律自首申请书》。从抵抗到服软,鲜言的变化十分耐人寻味。
“在收到事先告知书后,鲜言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递交的多份材料都表示自己很后悔。”上述办案人员说。
据了解,由于1001项“奇葩议案”的处罚决定涉及其他违法主体,听证和复核仍在进行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