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2018年实施高考综合改革 2021年高考实行新模式

11.10.2016  16:45

  高考什么时候改,到底怎么改?最近两年大家都听到不少声音。近日吉林省教育学院官微确认,我省将于2018年正式实行高考综合改革。按照教育改革“三年早知道”的原则,我省高考综合改革自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即从2021年高考开始实行“3+3”新模式。2020年前,我省继续实行现行高考方式。

  改什么,怎么考

  文理不分科,实行“3+3”模式,外语一年两考

  文理不分科是新高考改革的最大变化,高考科目“3+3”将成为包括我省在内的众多省份未来高考的模式。“3+3”模式是指,报考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其高考成绩将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学生不再分文理科,可以自主选择选考科目。

  就3门选考科目而言,我省高考改革后采取的是“6选3”模式,即考生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科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进行等级性考试。在分值设置上,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每科满分150分,学生自选3门科目每门满分100分,总分合计750分。

  如何评价

  “两依据一参考”,既看分,又看人

  高考改革的亮点之一是打破“唯分数论”,实施“两依据、一参考”的多元评价机制,即依据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进行录取。这种“既看分,又看人”的综合评价录取,是我省未来高校招录的趋势。

  改革后我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合格性考试设置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通用技术14个科目,考试成绩合格是高中学生取得毕业资格的必要条件。等级性考试成绩是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2016年年底出台《吉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2018年秋季入学高一新生执行。

  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方面。2016年底出台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由学校指导学生自我记录与申报,学校建立学生真实、完整和规范的电子评价档案,在全省统一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数字化服务平台公示。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