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高校智库建设 需理顺智库建设的三对重要关系

21.04.2016  19:02

  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由专家组成、多学科的,为决策者在处理社会、经济、科技、军事、外交、教育等各方面问题出谋划策,提供专业理论、策略、方法、思想等的公共研究机构,是影响政府决策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智库是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面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的大学科研机构。

  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75%的智库设在大学,其他西方知名智库也有一大半在高校。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发布的最新全球智库报告显示,影响力世界前25名的大学智库中有11个来自美国顶尖的研究型大学,其余来自英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德国等发达国家。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成为中国首家跻身全球前150强的高校智库。上海社科院发布的“中国智库报告”中,排名前10的国内智库中高校智库占3席,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应该说,中国智库建设水平与自身在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地位是不相匹配的,高校智库尤甚。高校具有人力资源集中、学科门类齐全、基础研究力量雄厚、对外学术交流和合作广泛深入等天然优势,为智库开展政策研究、战略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国际视野、丰厚的学术底蕴和全球学术网络。但作为新生事物,我国高校智库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与世界一流大学差距较大。

  近年国家紧密出台相关政策,推动智库建设。2015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方案》。该方案强调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建设一批国家亟需、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高端智库。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明确了智库建设的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重要举措等,将智库建设提到战略高度。教育部在2014年初印发的《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要求高校发挥优势,统筹规划,协同创新,凝练方向,力求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外交与国际问题等关键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高校智库建设可谓正逢其时,时不我待。

   高校智库建设应处理好三对关系

  一、高校与智库:共融相通、并行不悖

  建设智库能促进高校更好地履行使命,实现“共享发展”。

  首先,高校和智库都应承担教学、科研和服务职能。高校理应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传承与创新文化的功能。智库的功能可分为五个方面,即人才培养、战略研究、政策建言、舆论引导和公共外交等。比较一下就不难发现,高校与智库的功能其实是相互融通的,其中人才培养和科学(或战略)研究是共有的;高校智库功能中的政策建言、舆论引导和公共外交也可以概括为“社会服务”,即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可见,高校和智库在功能性质上是一致的,并不矛盾。智库只是高校功能的一部分,高校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党政军智库、地方智库、民间智库等共同为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其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驾马车”是有机整体,应该齐头并进,相辅相成,共同促进高校和智库发展。大学功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我们应该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它。建好高校智库、做好社会服务能使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更接地气,更有底气,减少浮躁,扎实学风。

  智库建设是高校服务社会的一个方面,是在高校建设的基础上生发出来的一种新型科研组织和功能,其本身可以反哺和推动高校整体的发展。笔者所在的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以“聚焦重大问题、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以“当代非洲发展问题”与“当代中非关系”为主线,致力于打造国家涉非问题研究的高校智库,已成为外交部“中非智库10+10合作伙伴计划”的成员智库。在智库建设过程中,不但有力促进了学校对策研究水平的提升,还产生了一系列“反哺”效应,体现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等各方面。如相关领域的专著、论文、课题、咨询报告、研讨会发言等数量和质量稳步提升;探索协同校内外资源,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非洲学”本、硕、博学科体系;成为教育部、商务部的援外培训基地,培养培训中国的“非洲通”和非洲的“中国通”人才;有力促成学校国际化战略的落实以及促进了中非教育与人文交流等。

  二、坚持问题导向与学科(学术)导向

  问题导向与学科(学术)导向两者不能简单对立,问题导向的科研与学术工作、学科导向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应互相促进,形成良性互动。

  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源泉,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高校的改革和发展、研究和人才培养都要直面现实,有发现问题的敏锐、正视问题的清醒和解决问题的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地认识问题。

  坚持问题导向是否意味着抛弃了“学科导向”?其实不然,坚持问题导向必须以学科发展为支撑,以学科人才为关键,以学科成果转化为目标。离开了学科建设,不可能有人才培养,不可能有科学研究,也不可能有社会服务。

  理想的高校智库研究应该是:社会现实中所产生的问题促使高校智库设立相应的研究项目,教师带领学生运用不同学科提供的概念、假定和方法等开展项目研究,在此基础上申报课题、撰写论文和咨询报告,课题论文在专业期刊发表,咨询报告报送相关部门服务于决策。有些思想成果不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但它们可以通过影响人们的观念、社会舆论甚至决策者的思维,形成“软实力”,间接“改变世界”。这个过程中教师队伍的学科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学生得到培养,成果得以转化应用,大学的知识创新、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真正做到有机融合,形成“问题导向的科研与学术工作、学科导向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互相促进、良性互动”的新局面。

  三、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并重

  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两者都应研究中国问题,讲好中国故事,建立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

  国内学者基本认同把研究分为“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这两者有联系有区别。首先,两者并重,不可或缺。应用对策研究离不开基础理论研究,基础理论和现代科技的发展为政策分析提供了先进工具,大数据及数据挖掘等也为政策分析提供了有效手段,没有深厚的学术理论支撑,应用对策研究不可能深入、持续和有效;应用研究做得好,也可以刺激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创新。其次,各有侧重,分工合作。基础理论研究的要义是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应用对策研究的重点是解决“怎么办”的问题,涉及对政策的理解和把握,需要熟悉现代政策机制。新型智库不仅要提供应用对策研究,而且要提供新思想、新知识、大战略,使学术研究经世致用。这就要求高校智库要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同时更应以深厚思想和丰富知识为基础依托。

  综上,从对高校与智库、问题导向与学科导向、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三对关系的分析,结合当今大学现实,不难发现高校科研存在“引进来有余而走出去不足,西学有余而中学不足,关注理论有余而研究问题不足”等问题。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为高校的学术研究回归中国、面向世界,回归问题、面向实践,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对高校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与体制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高校智库建设应注意哪些问题?

  首先,高校智库建设应有明确目标和准确定位:建设一流智库、一流学科、一流大学。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调研时指出:“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一定是具有中国坐标的。高校智库的建设可以推动高校师生更多关注真正的中国问题,推动高校科研体制机制的改革,为创建中国特色的知识体系和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贡献力量。

  其次,高校智库建设应有学科保障和制度保障:完善课程体系、培养体系、制度体系。高校服务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也是激励自身实现教育与学术双转型的过程。高校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上,应发挥引领作用,加强对复合型、综合型的区域国别研究人才的培养,提升培养质量。在学科与课程设置方面,应针对时代所需、国家所需、地方所需,进一步明确课程目标,拓展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实施,完善课程评价。高校智库是知识生成器、观点孵化器和政策转化器。相应地,高校体制创新的指针,就是有利于知识生成、有利于观点孵化、有利于政策转化。各级各类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要立足实际、打破陈规,根据国家级新型高校智库和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需要,研究、改革和创新对智库的评价体系,完善绩效与考核制度,订立合理的科研绩效标准,奖罚分明,激发高校教师从事智库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后,高校智库建设应有全球视野和中国特色:创立中国话语、中国气派、中国风格。西方智库建设历史长、经验丰富,的确有较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但创建中国气度的学问不能唯西方马首是瞻。中国社会科学应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研究中国问题、开创中国学派、具备中国风格,从而具有中国特色。这也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出的时代要求。(王珩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