仨骗子靠“角色扮演”实施外币兑换诈骗

19.04.2015  22:17

    一人假扮“肇事货车司机”,另外两人分别冒充“农电所所长”和“农村信用社主任”,三名男子靠角色扮演实施外币兑换诈骗,骗取被害人6万余元。4月18日,新文化记者从永吉县公安局了解到,近日,他们成功侦破了这个团伙诈骗案件。

    急需交付医药费 用外币兑换

    据办案民警介绍,星期五是永吉县黄榆乡每周固定不变的集市,今年1月16日,集市格外热闹,老百姓都为过年置办年货。然而,有谁知道,这样的小乡镇,却来了三名不速之客。

    65岁的王明(化名)是当地居民,当日10时许,他独自一人在集市上挑选货物。突然,一名50多岁的男子找到他。“打听一下,农电所在哪?我开车给人撞了,急需交付医药费,可我身上没带现金,我在那有个熟人,你能不能带我去……”该男子自称是“货车司机”,希望王明领他过去,王明好心,便领他来到了农电所。

    兑换外币 能赚取差价

    还没进入农电所,一名自称是该所“李所长”的男子出现,“货车司机”向他说明来意,并表示身上没有现金,只有200张德国马克,想找他认识的那个熟人兑换。说着,还拿出一张面值50元的外币。

    “李所长”对他说,他要找的熟人不在。“这事还用找熟人吗,我就可以帮忙。”“李所长”提出,可以按1比5.8的汇率兑换他手中的200张马克。说完,他打电话联系了农村信用社的“吕主任”。

    随后“李所长”带着王明来到农村信用社,巧的是,在门口就遇到了“吕主任”。他对二人说,如果按这样的汇率兑换,他们能从中赚取差价1.5万元。

    “这真是天大的好事……”“李所长”当即提出,要与王明私下兑换这笔钱,赚取差价。但李所长称,他手里只有4万元,还缺6万元。

    人不见踪影 得知被骗

    王明经不住诱惑,回家取了一个6万元的定期存折来到当地一家信用社,信用社工作人员询问他取这么多钱干什么,并一再提醒他要谨慎小心防止受骗。可王明却被迷昏了头脑,他称取钱是为了给老伴治病。

    取出钱后,他将钱交给了“李所长”。“那个货车司机已经把外币交给信用社了,你回去取回他的钱,再兑换,你就能拿到差价了。

    王明满心欢喜返回信用社,但“吕主任”已经不见了,他询问信用社工作人员,对方告诉他,根本没有姓“”的主任。等他再返回去找“李所长”等人时,他们均已不见踪影,此时,王明顿然醒悟,他上当受骗了。

    警方抓获两名嫌疑人

    王明被骗后,立即向黄榆派出所报案。永吉县公安局高度重视此案,立即组织警力调查走访、收集案件线索,刑警部门也介入了此案。经过细致工作,警方调取录像时,发现一辆黑色红旗轿车和三名乘客有重大嫌疑,由于视频角度不好,只能看见车型和吉A牌照的车辆。后被害人辨认,确认三人就是诈骗团伙。此外,警方了解到,三人以外币兑换方式分别在一拉溪镇、西阳镇作案两起。警方将三人列为网上逃犯,黄榆派出所所长张晓峰带领副所长朴玮玮及干警深入长春、双阳、九台等地摸排嫌疑人以及作案车辆。

    1月26日,九台市营城子派出所掌握此案重要线索,嫌疑人之一吕某在双阳区鹿乡暂住。全所干警在鹿乡派出所的紧密配合下,一举将李某、吕某成功抓获。

    两名嫌犯被刑拘

    据了解,犯罪嫌疑人李某53岁,长春人,犯罪嫌疑人吕某50岁,九台市人。另一名犯罪嫌疑人于某,黑龙江省人,暂住长春地区。李某和于某曾是邻居,因打麻将而相识。李某暂住双阳区鹿乡,与吕某是邻居。三人事先预谋,由于某假扮一名肇事货车司机,以身上没有人民币现金为由,带领被害人到农电所找熟人兑换外币,由李某假扮农电所所长,骗取被害人信任兑换外币中间可赚取差价,由吕某假扮农村信用社主任,使被害人进一步确信兑换外币一事可靠。二人交代,他们骗取被害人的钱财,已经挥霍。

    目前,两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拘,此案正在进一步工作中。

    提醒:不要贪图便宜 遇到类似情况应报警

    黄榆派出所副所长朴玮玮表示,本案可谓漏洞百出。首先,2002年,因欧元正式在欧洲使用,马克就退出了历史舞台。其次,被害人与嫌疑人见面时,都没有进入他们的工作场所,如果进入这些单位核实一下他们的身份,就能戳破他们的骗局。第三,如果向正规的金融机构咨询兑换外币汇率问题,也能避免被骗。

    朴玮玮提醒,“外币”诈骗已经屡见不鲜,多是利用人们贪便宜心理。广大市民不要轻信陌生人“外币”交易,以免上当受骗造成经济损失。如需兑换哪国货币,应提前了解相关知识和汇率,兑换外币请到正规的金融机构进行兑换。

    新文化报(李洪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