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和农产品价格指数

21.10.2016  14:35

  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2016年8月平均为165.6点,较7月上涨3点(1.9%),并较去年同期上涨近7%。指数于8月创2015年5月以来新高。除了谷物,用于计算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的所有其他商品价格均在8月上涨,其中乳制品、油类和食糖价格涨幅最大。
 
  粮农组织谷物价格指数8月平均为143.6点,较7月下跌4.5点(3.0%),并较去年同期下跌7.4%。季节性收成压力加之北半球已经完成小麦收成,使小麦报价不断承受一定下行压力。玉米价格也出现下滑,因为美国的作物前景极好,并且低质小麦供应充足,可与玉米竞争用作动物饲料。与此同时,购买意愿不足,加之作物收成临近可能增加供应,使得国际大米价格承压。
 
  ?粮农组织植物油价格指数8月平均为169.1点,较7月上涨11.7点(7.4%),前三个月出现的价格跌势得以扭转。带动反弹的主要是坚挺的棕榈油报价,这是因为马来西亚的产量低于预期,加之全球库存持续收紧,又适逢一些主要进口国家,特别是中国、印度和欧盟的进口需求不断增长。国际菜籽油价格也保持坚挺,反映出欧盟的作物前景有所下调。
 
  ?粮农组织乳制品价格指数8月平均为154.6点,较7月上涨12.3点(8.6%),并较去年上涨14%左右。构成本指数的所有乳制品价格均有上涨,特别是奶酪、全脂奶粉和黄油价格。近期的价格上涨证明,市场情绪发生了显著变化,因为欧盟奶产量不断减少,加之大洋洲今年的乳业年度开局平平,这表明出口供应前景会比此前预期的更加紧张。脱脂奶粉报价有所回落,提供支撑的是欧盟被视作未来潜在供应源的大量干预库存。
 
  ?粮农组织肉类价格指数*8月平均为162.2点,较7月调值上涨0.5点(0.3%),但较2015年8月下跌5%。羊肉、猪肉和禽肉国际价格保持一定坚挺,但牛肉报价有所回落。欧盟猪肉和大洋洲绵羊肉供应有限,为这些产品提供了一定的价格支撑,同时国际上尤其是亚洲强劲需求加固了禽肉价格。与此同时,美国牛肉产量回升造成外部供应需求减少,一定程度上导致国际价格回落。
 
  ?粮农组织食糖价格指数8月平均为285.6点,较7月上涨6.9点(2.5%),创2012年10月以来新高,较去年同期涨幅高达75%。近期食糖价格大涨主要因为巴西货币(雷亚尔)持续坚挺,8月又对美元升值2%。关于2016/17年全球市场供应严重不足的预期以及关于亚洲减少库存的前景也巩固了国际食糖报价。
 
  *与其他商品类别不同,在计算并发布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时,用以计算粮农组织肉类价格指数的大多数价格尚不确定;因此,最近几个月的肉类价格指数是综合预测价格和实际价格后得到的。这有时就需要对粮农组织肉类价格指数进行大幅调整以得出最终数字,反过来可能会对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