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安被赋予地级市管理权限 开发开放升级

06.12.2015  22:33
  正在建设中的集安公路口岸效果图。  

哇,真的吗?忒给力了,集安也成地级市了!”“下放247项权力,为集安绿色转型发展提供了机会和条件。”省里再次下放管理权限的消息一传开,“小江南”集安的市民在微信朋友圈里一遍遍地刷屏,奔“”相告。

这是一个值得载入集安市开放史册的时间节点——2015年12月4日,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六次全体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支持集安市加快开放发展的若干意见》,将集安市摆在全省开放发展的重要位置,进一步深化扩权强县改革,寄希望打造我省南部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窗口,形成与珲春相呼应,南北互动、比翼齐飞的沿边对外开放格局。

近年来,集安市按照省委、省政府“三个五”战略要求,加快绿色转型发展,积极打造沿边近海开发开放升级版。“十二五”期间,集安市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4%,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增长一倍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抢抓机遇,打造沿边开发开放新高地

发挥优势,建设中朝边境经济合作区

机遇根源于基础,发展得益于开放。

国家沿边地区开发开放规划提出的“鸭绿江中朝经济合作带”和我省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区总体规划提出要构建“白通丹经济带”的“两组团两轴线多节点”,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集安等边境城市的区位条件优越、发展潜力较大节点城市的区域职能,打造经济增长极。

集安,正在承担起我省沿边对外开放桥头堡的责任。打造沿边开放新高地,成为“小江南”人的战略使命。

他们依托地处中朝边境的区位优势,积极打造对外开放新型平台,借助中朝界河公路大桥建设的有利契机,谋划实施了占地5355亩、总投资100亿元的边境经济合作区项目,搭建与朝鲜经济贸易的桥梁。

该项目以国家一级公路口岸标准,建设集口岸联检、物流仓储、产品加工、市场贸易、商业服务为一体的边贸新城。项目建成后,与现有铁路口岸、水运口岸构成集安市口岸经济的重要载体和节点。同时,也将把集安市打造成东北亚经济合作、东北发展外向型经济、我省对朝经济的重要平台和通道,辐射我省中南部区域和朝鲜中部区域重要的物流枢纽和跨境旅游通道。

在合作区总投资10亿元的口岸联检区和国门景区及商贸区开发项目工地,新建的宏伟气派公路大桥国门已经封顶。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这个项目主要建设国门、口岸商贸区等设施,是打造集边贸、旅游、观光、购物为一体的综合商贸区。建成后的国门顶层可观赏边境风光,地下一层和地上三层可进行边境商品贸易,预计年可接待游客40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亿元。

开放大格局中的集安市,北上可与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相连,南下对接辽宁沿海经济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通边达海,构建沿边开发开放大通道

绿色转型,产业项目打造经济增长极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记者年内先后5下“小江南”。每次采访,都能感受到这里处处涌动着开发开放建设的滚滚春潮。

开放窗口、重要门户亟需解决的是对外通道建设。

总投资73.69亿元、一条长70公里的集双高速公路集安至通化段项目已经启动,正在进行土地和房屋征收。截至11月末,已完成7亿元征收任务,年底前将开工建设隧道。这条国家高速公路规划重要干线“鹤大高速(G11)”的联络线建成后,集安就踏上了“一带一路”的快速跑道。

当地交通部门负责人透露,他们正在编制的“十三五”规划,计划投资415亿元,重点谋划实施长春—通化—集安—平壤高铁、长白山—临江—集安—宽甸—丹东高速公路、辽宁本溪至集安高速公路、通用机场等项目。这些通道项目建成后,集安就彻底打破了制约开发开放发展的交通瓶颈制约。

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产出。今天的产业项目,就是明天的经济结构。

集安市积极谋划具有引领性、辐射性、带动性、整合性的项目,努力打造绿色转型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极和支撑沿边开放的新高地。

开放的集安,走出去、请进来。今年,他们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8个。香港爱家金融集团、北京中科复兴集团、北京巅峰智业集团等一批战略投资者,签约了总投资20亿元的鸭绿江太极湾国际旅游度假区、总投资5亿元的香蒿环保餐具等一批项目。

集安市委、市政府抓住了以项目建设拉动产业发展的牛鼻子,制定出台了《集安市加快建设旅游支柱产业实施意见》,推动全域发展旅游,并围绕大旅游产业,提出了“旅游+”的发展路径,即旅游+健康产业、旅游+边贸、旅游+城镇化、旅游+养生养老产业等,与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实现一业兴百业的发展态势。

在总投资27.3亿元的益盛药业汉参产业园项目工地,林立的塔吊、一栋栋厂房,彰显出这个“旅游+健康产业”工程的浩大。益盛药业董事长张益胜告诉记者:“汉参产业园项目主要生产人参中药饮片、人参化妆品、人参保健品和功能食品、蜂产品。今年,主要建设人参精深加工和中药饮片项目,目前正在建设生产车间,11月中旬主体封顶。项目建成后,年可实现产值10.8亿元、税金2.65亿元。

年初以来,集安市实施亿元以上项目53个,10亿元以上项目8个。总投资6亿元的古马岭金矿扩能改造、总投资5亿元的万国黄金综合冶炼等项目已全部建成;总投资33亿元的石墨高科技产业园、总投资13亿元的康美新开河人参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3.7亿元的望江楼电站等项目正在建设中……

一切迹象表明,一座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边城“小江南”正在蒸蒸日上。

扩大开放,建设国际经济合作先导区

共享发展,打造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小江南”集安,黑白灰、素淡雅、精秀美的城市风格,充分融合了山水灵气和文化内涵,体现了古城特点和江南韵味,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十三五’,集安将立足生态、边境、文化特色,以绿色转型为主线,以‘旅游+’为引领,以开放为动力,重点建设鸭绿江国际经济合作先导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有机农产品示范区、全国战略新材料加工区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五个区’。”记者拨通了正在北京学习的集安市委书记李东友的电话。

鸭绿江国际经济合作先导区,是集安对外开放新高地的载体。目前,他们积极推进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的申报建设,实施出口产品加工区、国际物流仓储区、商务办公区、中朝互市贸易区、口岸联检区等项目,将其打造成为我省对朝贸易核心区、对朝劳务输入区、农特产品加工区、中朝边境综合保税区和口岸观光旅游区。到2020年,区内外贸企业达到150户,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1亿美元。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是集安打造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的载体。未来5年,他们将实施鸭绿江黄金旅游带、高句丽文化旅游示范区、生态旅游示范区、红色旅游区“一带三区”建设,构建“全域都是景、全民皆旅游+”的发展格局。到2020年,旅游综合收入力争达到80亿元,年均增长26%。

鸭绿江国际经济合作先导区、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区和东北亚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清晰的定位描绘着发展蓝图:处于祖国东北边陲的集安,由此站在了沿边开发开放的最前沿, “小江南”大格局的声音将越来越清晰响亮。

记者 王忠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