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报】危难之际显情怀——集安“7·1”重大交通事故救援纪实

07.07.2015  12:37

  7月1日15时45分,集安市公安指挥中心接到群众报警,由延吉新世界旅行社组织的韩国旅游团乘坐的旅游大巴,由集安前往丹东途中,行驶至集丹公路51公里一急弯处驶上外岔沟大桥时,发生单车交通事故,车体冲出桥栏翻扣于桥下。

  事发时车内共载有28人,其中韩国游客26人,中方2人(导游1人、司机1人)。事故共造成11人死亡,其中韩国游客10人、中方司机1人;17人受伤,其中危重伤者1人、重症伤者8人、一般伤者8人。

  一场与时间争速、与死神赛跑的大营救全面展开。

   生死时速大救援

  一场重大交通事故定格在7月1日15时45分。事故的处理和善后,受到我国政府及吉林省委省政府,通化、集安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务院领导,省委书记巴音朝鲁、省长蒋超良当即作出批示,要求全力以赴救治伤员,妥善处理好善后工作。7月1日23时45分,省委常委、副省长庄严率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省级医疗救治专家组连夜赶到现场,指导事故伤者救治和善后工作,并代表省委书记巴音朝鲁、省长蒋超良到医院看望伤者,对伤者表示慰问。

  这是一次火速大救援。

  这是一场生命与时间的赛跑。

  从农民兄弟到机关干部,从边防官兵到公安民警,从白衣天使到殡殓人员……他们用一颗颗滚烫的爱心与真情诠释着人道主义、救死扶伤的真谛。这里无处不彰显着大爱无疆的情怀与力量。

  事故发生后,公安110第一时间接到群众报警。指挥中心第一时间安排凉水、大路、榆林等3个距事发地点较近的公安边防派出所出警。

  15时50分,凉水公安边防派出所第一时间到达事发现场实施救援,随后,58名公安边防部队官兵、13名边防军医、10辆车火速赶赴救援现场,与当地群众和游客紧急开展人道救援行动。

  16时20分,集安市委、市政府启动交通事故处理应急预案。市委书记李东友要求,应急预案要快速有效,救援科学有序,救治全力以赴,善后处理要周到细致。并成立了事故救援、医疗救护、善后处理、事故调查等9个工作组,并由市党政主要领导带领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最近的凉水乡、大路镇机关干部、医务人员及群众投入抢救。

  16时30分,公安、交警、消防大队50辆车、170人的队伍迅速稳妥科学地组织施救,最大程度保证救援效果。到17时40分,经过近两小时的奋力救援,被困人员全部救出,现场抢救共出动救援车77辆、救援人员420人。

  在救援现场,集安边防大队政委徐杰向战士们大喊道:“只要生命有一丝希望,就决不放弃。

  一时间,奋战在救援现场的公安边防部队官兵克服环境复杂、施救难度大、车体内空间狭小等困难,奋力施救。为确保受伤人员不受二次伤害,他们只能用双手在破碎的玻璃和车体铁皮之间逐人逐个实施救援。有的双手已被玻璃割伤,有的双腿被铁皮划破,但他们已经忘却疼痛,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时间就是生命。”在救护担架尚未送达事故现场之前,官兵们用树枝制成简易担架,将伤员迅速转移至安全地带。

  事故发生时,凉水镇农民王辉正在事发附近的河里挖沙。当听到救人的消息后,开着铲车直奔现场。用铲车将倒扣的事故大巴慢慢撬动起来,给救援人员提供了便利。这位憨厚的农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时来不及多想,就想着救人。

  集安市医院开设了绿色通道,共组织救护车10辆、医务人员200名,其中60名赶赴现场,腾出床位30张。受伤的28名游客陆续送往集安市医院后,医院立即组织医护人员针对伤者不同情况,每人成立了一个医疗救治小组,实行一对一服务,全力开展伤员救治。吉林省卫计委派出6名医疗专家、通化市卫计委派出5名医疗专家,连夜赶到集安市医院对伤员进行会诊治疗。韩国伤者经专家组逐一会诊,并与韩国驻沈阳总领事馆协商后,于2日7时30分,由专门医疗队伍护送转往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由专家团队进行全力救治。

  这是一条“生命线”。从鸭绿江畔的边陲集安,到省城长春400多公里的沿线上,一辆辆救护车在公安交警先导车的护送下疾风行进,途中过往车辆主动礼让,使这条“生命线”畅通无阻。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立即集合ICU、骨科、胸外科、神经外科等相关科室的专家,成立医疗救治专家组。17名伤者抵达后,医务人员第一时间展开医学检测和救治,对每名伤者制订个性化诊疗方案,进行多学科会诊,由医护人员24小时不间断跟踪治疗,同时对轻伤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疏导。

   真情关爱抚伤痛

  在做好应急救援的同时,不遗余力做好善后工作。旅游团中其他车辆上的128名游客,被安置到集安市翠园宾馆。其中,除7人去长春护理伤者、16人留在集安处理善后工作,其他105人已于7月2日13时离开集安。

  在充分征求韩国驻沈阳总领事馆的意见后,在尊重民族习俗的前提下,对10名韩方死者遗容进行整理,并妥善安放在集安市殡仪馆。同时,集安市抽调66名干部组成了11个善后服务工作组,每个工作组由一名市级领导负责,配备一名翻译、四名干部,为死者家属提供“六帮一”服务。

  在集安市殡仪馆,记者在集安市人社局包保的善后服务工作人员刘进芳手中看到一张令人欣慰的字条:“刘进芳姐姐,认识你我很高兴!”这是遇难者家属金小姐用刚刚学会的中文道出的肺腑之言。 

  据刘进芳介绍,金小姐来集安后吃到中国饺子时,顿时悲痛万分。她通过翻译哽咽地告诉服务人员,她的父亲生前最喜欢吃中国饺子。刘进芳与宾馆协商为金小姐准备了9个饺子供她祭奠父亲。金小姐非常感谢刘进芳,相互留下了通信方式,两人结成了异国的好姐妹。

  53岁李爱芝是一位遇难者的妻子,到达集安看到冰冷的丈夫遗体时哭得休克3次。集安市国土局“六帮一”服务小组的同志把她当成大姐,为她买来水果,还陪她聊天、到江边散心。当她得知陪她的翻译是朝鲜族小学老师时,就要翻译陪她去趟学校,表示回国后要给这所小学组织捐书。她说,虽然自己失去了一位亲人,却在中国集安得到了6位亲人。

  按照民族习俗,韩方遇难者家属需用白菊鲜花祭奠亡灵。善后服务工作人员得知后,将集安市区花店仅有的190枝白菊鲜花全部提供给遇难者家属,又从外地迅速购置400多枝,以满足需要。

  真情与爱心,慰藉了他们失去亲人的悲痛。

  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一名韩国伤员通过负责翻译工作的金香美护士告诉记者,能够得到非常及时、有效的救治,“很满意,很感动。”发自肺腑的感动与感谢不仅来自伤员,还来自遇难者家属。

  7月3日,省委常委、副省长庄严在集安会见前来处理事故善后事宜的韩国行政自治部次官郑在根一行时,郑在根代表韩国政府对中国政府和吉林省委、省政府对事故处置的重视和救助工作表示感谢。他说,吉林省委、省政府在事故处置过程中给予了大力支持。来集安前,他到吉大一院看望了伤者,对医院的医疗水平和设备条件非常满意,对吉林方面迅速行动、第一时间把伤员送到全省医疗条件最好的医院表示感谢。来到集安后,看到当地政府安排工作组“一对一”负责善后事宜,十分感动。他表示,中方事故处理及时,特别是现场救援、伤员救治、善后处理等方面的措施非常妥当,韩方十分满意。

  7月5日下午,韩国驻沈阳总领事申凤燮在离开集安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感到非常幸运。因为我一直在现场,亲眼目睹了事故处置全程,看到了中国政府大力支持我们处理事故的所有过程,中方非常尊重韩国葬礼的文化。”他特意强调:“在处理事故的过程当中,我发现了中国人的心胸有多么的宽广。”申凤燮还用亲身经历驳斥了个别媒体不负责任的新闻报道。

  7月5日17时,集安“7·1”重大交通事故10名遇难者遗体在家属和处理事故的韩国官方代表的护送下启程,并于6日运抵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