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医药学院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落幕

30.06.2016  14:30

  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充分展示学校的教育成果,6月27日下午,在吉林医药学院图书馆会议交流中心第二学术厅,该校举行了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吉林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宋辉、副处长赵新雅、韩光老师和朱麟奇老师,该校校长蔡建辉、副校长罗正里、纪委书记薛国君、副校长温春阳出席,相关机关职能部门领导、各院系及教辅单位领导参会。200余名师生代表参听,教务处副处长王艳春主持会议。   该校教学督导与评价处处长王柳行、吉林达慧教育集团执行校长于世鹏等11人担任大赛评委。   此次赛事的主题为“创新互联,智赢未来”,旨在推动赛事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紧密结合,促进稳步形成“互联网+”新业态,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不断推动学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   当日,入围决赛的39个团队负责人依次围绕“项目概述”“市场分析及定位”“产品介绍”“商业模式”“营销策略”“财务分析”“团队介绍”等方面内容,均在限时3分钟内,介绍了“绿色早餐速递”“智慧医疗行为分析云平台”“慕医——空巢老人健康信息服务平台”“电子处方凭证APP”等项目,并认真回答了评委们的各类提问。   在现场,评委根据参赛团队撰写的项目计划书和负责人答辩的内容和表现,进行了客观打分。最终评选出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2项,优秀奖15项。   伴随着一阵热烈的掌声,到场领导为获奖代表一一颁奖,并鼓励大家再接再厉,力争取得创新创业新成果。   随后,蔡建辉校长还为5位校外企业评委颁发了“创新创业校外导师”聘书。   蔡校长指出,通过比赛,重点在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创业能力,为有创业梦想的大学生搭建平台,为勇于投身实践的学生提供机会,这也是学校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内涵建设、加快专业集群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他希望大家要将创意付诸于实践,以大赛及创新创业基地的培育为契机,促进“开放、善思、敢为”的创新意识和“务实、善行、敢闯”的创业精神,加强学习,积极探索,大胆实验,充分施展聪明才智,努力成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最后,宋辉处长讲话。他寄语广大青年学生,要在双创时代和“互联网+”时代,紧抓机遇,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创新创业的本领,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高校一线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不断在实践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把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科研工作相结合,引导学生把创新创业意识和个人专业、兴趣、特长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多样化需求创业模式;校领导要重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和培养,着力为青年学生营造优良环境、搭建稳固平台、提供优质服务,帮助学生实现创业梦;期待校外企业家能积极关注并参与大学教育,支持、帮扶新时代的人才培养,将社会需求反馈于大学教育,激发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热情。   讲话中,宋处长还表态要带领高教处人员,着力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政策保障,尽最大可能为学生着想、为学校服务,以人才培养为落脚点,帮助青年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和定位,引导大家实现人生梦想,并预祝该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据悉,此次大赛自筹备以来,历时两个多月,在此期间,学校组织开展了10余次专题讲座,深受师生好评。此外,该校还将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遴选出代表队参加吉林省和国家“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作者:郭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