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良农产品越种越讲究

06.07.2017  14:40

  夏收粮食丰产增收

  该县夏粮面积、单产、总产均有增加,全县完成夏收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0.446万亩,比上年增0.2%;夏粮平均单产257.81公斤,比上年增9.1%,实现粮食总产量78492吨,比上年增9.3%。大春粮食满栽满种,大春粮食计划种植52.1万亩,各乡(镇、街道)以稳定粮播面积,满栽满种为重点,截至5月底,全县完成大春粮食作物播种52.125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100.02%。

  发展特色经作,上半年完成特色经济作物种植54.397 万亩。预计特色产业实现产值13.5亿元,比上年同期11.81亿元增1.19亿元,增10%,其中,蔬菜种植45.8万亩,产量达77.86万吨,预计可实现产值 12.45亿元;水果稳定5.5万亩,预计可实现产值0.55亿元。中药材生产面积1.6万亩,预计实现产量0.6万吨,产值0.14亿元;油菜籽1.497万亩,产量0.25万吨。

  调优协调发展的作物结构

  今年,该县突出“稳、减、扩、建”,稳定水稻面积13万亩,调减籽粒玉米0.4万亩,增加青贮饲用玉米4.5万亩、鲜食玉米1.9万亩,马铃薯增加秋季、冬季和小春42.2万亩;扩种大豆、杂粮、薯类和饲草作物,建立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草作物三元结构。

  粮食作物:以产粮大县为载体,因地制宜发展食用大豆、薯类和杂粮杂豆,逐步建成优质水稻、马铃薯、优质饲料玉米、蚕豆四大产业带。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合理改革耕作制度,提升耕地质量、科技和物质装备水平,深入推进粮食作物高产高效创建、增产模式攻关、测土配方施肥、粮食作物间套种及抗灾适用技术应用等科技增粮行动,不断夯实粮食产能。经济作物:在稳定粮播面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突出规模效应,调整优化种植和供给结构,扩大蔬菜、水果、中药材等新型高效特色经作种植65.1万亩,推进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质量可追溯体系,实现均衡供应。饲草作物:按照以养带种、以种促养的原则,积极发展优质饲草作物。

  调优农业生产的科技结构

  坚持市场导向,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调整优化粮食、畜牧、蔬菜、水果、食用菌、中药材、蚕桑、水产、杂交玉米9大优势产业空间布局,建设水稻、玉米、马铃薯、蚕豆等粮食生产科技示范区。

  目前十一项重点科技措施完成410万亩,占计划数的72.4%。其中实施农作物优良品种及配套综合技术57万亩、水稻钵盘、抛摆秧及其它育苗技术1万亩、粮食作物地膜覆盖45万亩、马铃薯高垄双行栽培17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50万亩、农作物间作套种技术62万亩、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19万亩、经济作物配套综合技术49万亩、开展以小春作物、大春水稻、玉米为主的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8万亩次、农机作业综合配套102万亩。

  调优生产生态协调的区域结构

  着力构建坝区、山区、半山区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化区域布局。一是坝区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区,以中枢、板桥、三岔河、马街四个乡(镇、街道)为重点构建优质粮、畜、桑、菜生产基地,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二是半山区林果产业发展区,以大莫古、芳华、小百户镇部分区域为主,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和林荫优势,大力发展林果产业,发展林下经济。建立农、林、牧产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发展林产品精深加工和森林休闲产业。三是山区生态农业发展区,以活水、龙海两乡和召夸镇部分区域为主推进无公害山地蔬菜和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着力提升粮食、烤烟、蔬菜和特色经济林果产业,加快发展畜牧业,建成绿色、无公害、生态农产品生产基地。

  同时,构建用地养地结合的耕作制度。建立耕地轮作制度,实行玉米大豆轮作、小麦大豆轮作等生态友好型耕作制度,发挥生物固氮和养地肥田作用。禁止弃耕、严禁废耕,鼓励农民对休耕地采取保护措施。

“调”出长春农业新格局
  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农民收入快速增长,长春市人民政府
今年夏粮产量同比增长0.9%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052万吨(2810亿斤),比2016年增产131万吨(26亿斤),增长0.供销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