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松花江源头污染整治见成效

15.07.2016  01:36

在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着多种类型湿地,其中一些是位于海拔2000米左右的高山湿地。松花江、图门江、鸭绿江的三江之源,就来自于这些湿地所涵养的水源。曾经,松花江源头的生态环境因为周围楼堂馆舍的建设而遭到破坏,湿地也面临威胁。从2011年至今,当地进行了艰难恢复。

眼下,长白山科学研究院的生态保护人员,正在对长白山松花江大峡谷的一处空地进行植被恢复工作。三年以前,这里还是一座宾馆的所在地,宾馆拆除后,生态保护人员经过反复试验,将蟹甲草、岳桦等原有植物植入了当地。

松花江大峡谷,是世界上著名的冰川峡谷之一,也是松花江的正源。由于风光优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里相继建起了5座大型宾馆和一座小型水电站,被当地称为“五馆一站”。其中两家宾馆是外资企业。人为排污,使水资源和原本十分脆弱的生态植物遭到破坏。长白山管委会副秘书长王绍先说:“当时那几家宾馆就在松花江的正源头上并且就在河岸,当时的环保技术也不像现在   当时可能就采取直接排污进入松花江。”

松花江流经吉林、黑龙江两省,全长2000多公里,流域面积达55万平方公里。源头的污染,关系到下游数百万人的生态环境和用水安全,更威胁着源头周边十几个河流湿地、林下沼泽湿地的水质安全和湿地植物安全。

2011年,长白山管委会开展松花江源头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启动拆除“五馆一站”工程。但是因为涉及投资者的利益,拆除过程非常艰难。经过长达两年的协商、评估,到2013年初,最后一座宾馆终于被拆除。长白山管委会副秘书长王绍先说:“可能影响一点点的地方经济收入,但是从长远来看没有长白山这么好的生态环境,也不会有这么多游客来。”

根据长白山生态环境监测站的监测,近3年来,松花江源头的水质均达到一类水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