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经开区: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工作成效显著

13.06.2017  07:45

  根据《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实施方案》内容要求。长春经开区节能减排总体目标为:到2016年,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率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率均达到20%。围绕这一目标,该区全面推动绿色、低碳、环保产业的发展,确定了园区建设四大主要任务,分别是加强产业低碳化发展、加强能源低碳化发展、加强低碳管理和加强基础设施低碳化发展,同时确定了支撑该方案的62个重点项目。截至2016年底,该区已全面完成既定目标,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率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率均达到20%。重点支持项目全部开工建设,预计达产达效后可节约标准煤3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00.05万吨。

  该区的主要做法是:

  ——产业低碳化。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是实现区域低碳、绿色、循环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完成低碳园区建设的主要途径。2016年,在全区现有专用车及零部件、生物化工、现代服务业三大支柱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装备制造、现代物流,加快培育新能源、新材料、互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主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二、三产业协调并进的多元化产业体系。

  1、全面推进传统支柱产业项目达产达效。自2014年全力开展产业低碳化改造以来,该区对域内新建、在建各类项目加强低碳宣传教育和改造扶持力度,将各类重点建设项目作为改造主要目标和实现全区能源结构调整、降低碳排放的主要途径和抓手。2016年,将实施方案中的重点支撑项目为主要服务对象,全面加速项目建设,保证项目按时开复工,重点推进汽车零部件、生物化工、医药、食品等传统产业项目达产达效。其中考泰斯汽车油箱生产项目,科世达(长春)汽车电器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等一大批项目均按时完成建设。

  对传统医药食品类项目,该区开展了食品药品安全保障工程建设,重点打造绿色、安全产业链,促进产业高附加值、高端化建设。充分注意高端市场的需求,引导企业进行绿色食品认证,注重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与竞争力。鼓励现有企业做大做强,同时督促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和开展绿色食品认证,实现企业生产过程的生态化。最大限度地提高食品加工废料在经开区内部的综合利用率,提升产业的整体生态化水平。其中吉林精气神有机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山黑猪生产检测设备自动智能信息可追溯系统项目、阿满食品年产10000吨气调包装肉制品质量安全保障升级改造项目等已按时全面完成。

  2、全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面对不断深入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加快的产业转型升级,该区认为绿色低碳战略不仅是作为国家低碳园区试点的要求,更是寻求自身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和驱动力。为此,该区从2016年开始大力开展现代物流、高端装备制造、互联网+、高新技术、“双创”孵化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设,从项目引进、产业布局开始就将绿色低碳作为项目落位建设的标准之一。主要项目包括:长春顺丰电商产业园总投资10亿元,在兴隆综保区配套区建设电商产业园,打造全体系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项目于4月中旬开工建设,年底前完成桩基础施工工程;浪潮集团东北亚区域核心云数据中心项目,该项目已于2017年1月15月正式运营,同时为中小微企业及创业者提供大数据资源和工具的大数据双创中心也同步投入运营。目前,正在进行施工建设,年底前完成厂房内部改造工程、装修工程;合心机械中德机器人产业园项目总投资2亿元,进行非标自动化生产线、车身焊接工艺装备、焊接夹具、机器人焊接工作站、检具、精密模具等的设计研发;中盈志合镍氢宽温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5亿元,公司2016年引进1条生产线,目前已经完成改造工程,正在进行试生产;发电设备年产300台(套)电站辅机设备项目及三鼎工业园项目等。

  3、开展“聚乳酸”生物材料产业补链建设,实现生物环保材料集群化、循环化。自2015年禁塑令全面实施以来,经过两年多的建设,该区联合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建的长春生物(材料)制造产业创新基地已成为全省聚乳酸产业的示范和支撑。目前,基地11栋标准化厂房,研发展示中心及其他相关配套设施已全部建设完成交付使用,基地内企业也已实现全面投产,聚乳酸塑料袋、连卷袋、刀叉勺等产品已成为我省塑料制品市场的主流产品,为全省“禁塑令”的实施推进提供了产业基础和保障。

  2016年以来,在基地现有企业的基础上,该区着重开展产业补链建设,力图完善“聚乳酸”产业链条,实现产业内部循环化、生态和经济效益最大化,让绿色产业更加环保、经济、高效。为此,重点推进大成集团L-乳酸中试项目、中粮年产3万吨聚乳酸原料项目以及美禾年产2000吨生物基乙二醇项目。其中中粮聚乳酸原料项目已完成厂房和办公楼主体建设,目前,已开始试生产,一期达产后年产值可达16亿元,税金6000万元。美禾生物基乙二醇项目已于2016年底完成一期土建工程,目前正在进行设备安装,项目一期工程成功投产后,产品将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推开。

  4、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根据国家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打击“地条钢”工作总体部署,该区积极行动,联合区质监局、供电部门、项目服务局、四街一镇等相关部门对该区钢铁相关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发现的长春市隆泉精密铸钢有限公司、长春市兴顺金属材料有限公司2户“地条钢”生产企业现已做停产处置。中频炉等相关生产设备已全面销毁并完成整改工作。目前,该区已建立打击“地条钢”长效运行机制,坚决杜绝“地条钢”生产企业死灰复燃,坚决避免相关“高污染、高耗能”等落后产业的出现。

  ——能源低碳化。1、围绕产业结构调整,降低煤炭使用量。2016年,该区根据生态环境战略实施要求,重点推进全区支柱产业节能技改项目的实施,制定煤炭消费总量中长期控制规划,实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和目标责任管理,力争到2017年,实现全区煤炭消费总量不高于2012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低于65%的目标。目前,该区各项指标均按照低碳园区实施方案要求稳步实施,基本实现了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设定的各项总体目标。

  2、提升用煤质量,全面启动清洁煤炭供应体系建设。当前,该区主要能源消耗仍以煤炭为主,要想进一步有效降低碳排放、减少空气污染物,提高煤炭加工、转化和燃烧利用率,全面推广洁净煤就成为了有效和必然的途径。2016年,该区根据全市洁净煤供应体系建设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重点打造建设了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洁净煤配送中心。该中心由经开区管委会与吉林乐天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中心年洁净煤配送能力达到5万吨,2016年建设当年即实现洁净煤销售量2万吨,营业收入1000万元。长春经开区洁净煤配送中心运营以来,效果良好,完全可以辐射经开区及周边区域,满足周边用煤用户及散户居民需求。

  3、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鼓励发展清洁能源、新型能源的生产和利用,鼓励发展节能环保产业。①推进全区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建设。2016年主要推动实施了长春航天中能清洁能源有限公司10MW分布式并网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总规划屋面面积10.08万平方米,规划安装容量为10MWp。本工程光伏电池组件选用270Wp多晶硅光伏组件37092块,50kW组串式逆变器192台,1600kVA就地升压变压器6台;长春市普光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长春光华学院5MWp屋顶光伏发电项目有效安装面积合计约2万平方米,光伏组件安装容量合计2MWp。②推动生物质燃料的生产和利用。利用该区生物质产业技术优势,积极推动生物质燃料的生产和利用,替代传统能源,将云港热力站等有条件的供热站全面改造为燃用生物质燃料。完成了长春宏日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生物质能源集中供热项目。

  4、提高入园门槛,实施“能源低碳”准入政策。从2014年开始,该区严把入区项目能评关,将清洁低碳作为入区条件之一,严格落实国家省市政策,加大淘汰落后、过剩产能力度,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管理制度,要求建设单位在做节能评估之前提交所需材料,对材料不齐全的项目坚决不予审查;对节能登记表项目数据认真进行核算,对节能评估报告书和节能评估报告表等需要评审的项目,委托具备资质的中介机构组织专家严格对项目进行评审;对“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坚决不予审批。

  ——管理低碳化。根据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实施方案的目标和要求,该区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低碳管理条例和方案,为企业发展、园区建设提供目标、要求、依据和手段。先后编制了园区低碳规划、《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颁布了《2015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建立绿色制造企业环境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引进能量分布管理系统(DEMS)等一系列的规划、方案、体系为低碳园区碳排放目标的实现提供基础和保障。

  ——基础设施低碳化。2016年,该区积极开展“旧城改造”建设、“暖房子”工程、园区绿化提升、黑臭水生态治理工程等一大批园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总投资超过5亿元,绿化面积超10万平方米。同时与中科光电(长春)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的节能路灯更换示范项目也已全面建设完成,共更换新型膜组式LED节能路灯8789盏,节电比65%,年节约1125.11万度电,相当于4500吨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801吨。同时,该区率先实行低碳采购制度,选用低碳的电器、建材和办公用品,并结合6·5世界环境日等积极开展园区节能生活宣传,引导和改变园区职工及周边居民的消费方式,减少私家车的出行率。

  大力度推进绿色建筑科技进步及产业发展,包括推广使用高强钢、高性能混凝土、防火与保温性能优良的建筑保温材料等绿色建材,同时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和住宅产业化,切实加强开发区绿色建筑综合能力建设。按照《吉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新建建筑执行一星级标准,老旧建筑逐步改造实现一星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