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新区]高校落地激发创新活力 产业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11.03.2017  06:18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潮中,科学技术和知识作为不可替代的资源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以知识经济为代表的现代经济将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和知识的生产、应用和扩散。而高校作为知识创新、知识传播、知识应用的社会性机构,在区域经济系统内能够通过人才培养、人才输出和科学研究,直接或者间接的促进技术进步,积累人力资本,为经济增长提供源动力。3月9日,长春新区北湖科技开发区管委会与长春工业大学签署了《长春工业大学建设项目入区协议书》,双方将共同加快推进长春工业大学整体迁建项目建设,争取新校区早日建成、投入使用,及早发挥高等教育对促进长春新区发展的资源整合优势,为长春新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而强劲的动力源泉。

  优势资源叠加 提升品牌实现双赢

  长春工业大学整体迁建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102.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59747平方米,其中,一期工程119747平方米已竣工,二期工程240000平方米,远期规划工程300000平方米。二期工程投资金额约7.7亿元,建设周期2016年至2020年,2017年主要完成西院学生公寓5号楼、应用技术学院楼,计划今年4月开工,9月竣工,10月投入使用。

  长春新区自去年4月26日组建以来,按照打造宜居宜业“示范区”的要求,坚持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两手抓、两促进”,加快教育、卫生、体育等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环境持续改善,推动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2016年全区经济总量、固定资产投资均突破1千亿元,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超过了1百亿元。2017年长春新区将继续推进社会事业发展,特别是突出“高品质、国际化”,加快引进建设一批优质大学,提高全区高等教育水平,增强科技、人才支撑能力,打造立足吉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教育强区”。

  长春工业大学是吉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应用技术研发、高新技术产品研制、高水平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此次整体搬迁到长春新区,融入新区开发建设的大潮中,不仅对于长春工业大学拓展办学空间,改善教育条件,提升品牌效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有利于长春新区进一步优化教育布局,健全办学体系,提升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更有利于发挥长春工业大学在教学、科研上的优势,与长春新区的创新优势、产业优势相结合,为打造国际化、现代化新区,提供有力的技术和人才支撑。长春新区将认真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坚持优势互补、携手共赢发展,全力推进新校区建设,支持长春工业大学做大做强。希望长春工业大学加快项目建设,争取新校区早日建成、投入使用,同时以此为起点,与新区共同探索在教育改革、人才培养、创新创业等领域的合作,推动长春新区创新发展,为吉林新一轮全面振兴做出积极贡献。

  依托人才培育优势,为新区凝聚智力资源

  长春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管、文、理、经、法、教育、艺术等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吉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应用技术研发、高新技术产品研制、高水平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作为吉林省政府首批三所省属重点高校之一,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万余人,教职员工1800余名。拥有机械、材料和化工三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建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和中试中心、省级大学科技园等30余个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建有材料科学高等研究院和汽车工程研究院等跨学科跨领域高端科研开发平台。

  长春工业大学依托现有的学科特色和科研优势,通过不断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产业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通过不断优化和完善科研平台的建设模式,学校科技创新与创业体系的建设日趋完善,功能不断增强。现有高分子材料合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先进结构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合成树脂与特种纤维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平台30余个,覆盖了机械、材料、化工、自动控制、生物、信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七大领域。

  长春工业大学整体搬迁落位长春新区,将为长春新区发展进一步凝聚人才优势,在新材料、装备制造等高科技领域提供大量的工业科技人才。依托长春工业大学的人才培育优势,将为长春新区输送大批专业人才,形成新区一种智力资源,通过知识和技能,提升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含量,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转化成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另外,长春工业大学将在长春新区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高素质的学生团体将带动区域文化的氛围的形成,而这些经过专业培养的人才把新区企业作为发展的平台,将带动新区的就业,并使人才扎根新区,服务新区,形成人才稳定增长的良好局面。

  长春工业大学党委书记万春明表示,随着长春工业大学北湖主校区的入驻,将形成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必将发挥高等教育对促进区域发展的资源整合优势,必将发挥高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与拉动作用,必将发挥文化、科研、教育对地区功能的丰富与完善。

  长春工业大学校长张会轩说,今天的入区签字仪式是学校发展的里程碑,从工大自身学科发展、科研发展,还有学校育人环境的发展,都需要一个大的空间。长春新区的位置非常好,搞科研有着一个很好的环境。北湖科技园有一些重点实验室在里面,学校的研究生和老师可以跟他们进行合作。学生到区内高端制造业产业园区实习、老师跟企业搞科技开发的合作,学校能够借用的优势力量非常多,质量也非常高。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新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高校是一个区域教育、科研、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集中人力资源、科研资源和技术资源。通过对高校的知识资本和专业优势的运用,可为地区发展新兴产业、升级传统产业提供有力支持,一定程度上引领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长春工业大学入驻长春新区,必将为长春新区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只有拥有核心技术,才能把企业做大做强。只有强大的科研实力,才能支撑产业做大做强。产业是新区发展的基础。长春新区围绕三大主导产业,以“十大产业园区”为载体,加快培育和引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产业链、科技链、资金链融合发展。实施“双五工程”,即重点打造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商贸物流、现代农业5个千亿级产业和生物医药、光电子、精密仪器与智能制造、文化信息、健康养老5个百亿级产业。先进制造业是长春新区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工业技术人才、科研人才、研发团队的支撑。

  长春工业大学目前已经形成了以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和化学工程与技术等三个博士点学科为龙头,以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数学三个学科为博士点支撑学科,带动全校其他学科协调快速发展的优势特色学科发展布局。长春新区先进装备制造业主要发展汽车优势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光电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将形成多个规模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长春工业大学龙头学科与长春新区产业紧密衔接,将为长春新区先进装备制造业提供人才资源与技术支持。

  时间追溯到2009年,在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区域振兴背景下,长东北科技创新中心启动建设,长东北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构想,源自2009年年初,为了全面贯彻落实长吉图战略,积极推进长春创新型城市建设,当时的长春高新区管委会联合驻长的“一院四所四校”,即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春生物制品所、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工业大学,本着集约创新资源,集聚创新要素;提升和优化产业结构,构造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及精诚合作的原则,组建了“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规划建设了长东北科技创新中心。经过多年建设,长东北科技创新中心已经成为东北地区创新的沃土。长春工业大学作为联盟成员单位,始终致力于发挥自身优势,以形成产业技术创新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区域呈现产业融合发展、研发合作推进、模式推陈出新、技术高端引领的发展态势,为长东北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次长春工业大学整体迁建,将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中心平台的发展,通过集约创新资源,集聚创新要素,大力促进科技成果的就地转化,把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为长春新区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同时也可以利用长东北科技创新中心的共享公共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兑现研发成果的市场价值,与长春新区共同推进整个区域的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

  长春工业大学的建设发展将服务于新区三大主导产业,对招商引资和项目落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其本身也是围绕产业发展引进的高端服务业,随着长春工业大学等高等学校与长春新区经济的互动不断增强,区域内的高校将会成为长春新区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重要“助推器”。长春新区也将通过完善配套联系机制,推动政府、企业、高校三方加强相互间的联系与合作,资源共享,并使之规范化、常态化,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实现双赢局面。

  吉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高校工委书记孙维杰,长春新区领导孙亚明、李忠斌、杨俊良等出席签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