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新区:打造最佳发展环境 以“软实力”实现“硬目标”

15.11.2017  08:10

  软环境是区域品牌、形象、实力的综合体现,决定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软环境建设是一项永不竣工的系统工程。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君正在去年全市软环境建设大会上要求,努力打造理念先进、开放开明的思想环境,规范有序、公开透明的体制环境,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市场环境,风清气正、高效廉洁的服务环境,尊崇法治、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全力推动我市软环境建设提档升级。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软环境建设工作精神,特别是省“三抓”大会和全市“人人都是软环境”主题实践活动动员大会精神,全面提升新区软环境建设水平,长春新区一丝不苟。今年年初以来,他们紧紧围绕招商、项目建设等中心工作精准发力,创新服务方式,着力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打响了一场优化发展环境工作的攻坚战,将“软环境”真正变成了项目建设、经济发展的“硬支撑”。

  去年3月,享誉全球的华为公司与长春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如今华为长春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已在新区落成;今年6月7日,世界500强、全球第一大汽车技术供应商——德国博世集团投资建设的年产300万套起发动电机项目在新区奠基……截至目前,新区已吸引一批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央企、名企进驻,仅今年就累计开工项目445个。实践也充分证明,新区过去一年多取得的发展成就,有赖于良好的软环境,未来宏伟目标的实现,也必须进一步优化软环境。

  软环境就是发展硬实力。作为国家级新区,抓软环境建设就是在抓机遇、抓发展。新区必须时刻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在软环境建设中要抢一步、再快一拍、再高一筹,这样才能种好“梧桐树”引得“金凤凰”,在全力打造一流软环境中,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软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硬条件。就在11月14日,长春新区召开软环境建设工作会,进一步构建有利于创业创新的营商环境,吸引人才、技术、资本进一步向新区集聚,通过对软环境的打造,将其转换为生产力、竞争力、创造力和驱动力,通过软环境建设的不断跨升,使长春新区的发展更加充满自信,更富有人气和底气。

  14日,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软环境建设有关精神,特别是省“三抓”大会和全市“人人都是软环境”主题实践活动动员大会精神,全面提升新区软环境建设水平,长春新区召开软环境建设工作会。总结和部署重点任务、通报涉软问题,长春高新区、长春新区城建委、国税高新分局、北湖街道等4家单位作表态发言。市委常委、长春新区党工委书记李忠斌参加会议并讲话。

  对标先进

  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水平

  长春新区组建以来,始终高度重视软环境建设工作。特别是去年11月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大会召开后,软环境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大,营造“效率高、办事快、服务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取得显著成效。

  ——加强领导,建章立制,强化组织保障。以上带下,高位统筹抓软治软。新区依托管委会办公室督查职能,重新组建了软环境建设办公室,各开发区分别成立领导机构并明确工作部门,同时,在新区管委会各委、办、局设立软环境工作联络员;研究制定了全区2017年软环境建设工作要点,对6个方面25项工作任务进行了部署;分层级分别制定了各开发区、新区各职能部门软环境建设考评细则;制定下发了《长春新区涉软问题投诉举报情况通报制度》《“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办法》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完善监督举报机制,在全区恢复建立各级软环境监测点22个,聘任软环境义务监督员100人,实现了组织网络的全覆盖。

  ——提高效能,深化审批,推进“放管服”改革。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软环境建设的根本动力,不断释放改革红利。在原有1个法人大厅和2个自然人办事大厅的基础上,又完成5个自然人办事大厅临时选址建设,实现了各乡街道办事大厅“一门式、一张网”的全覆盖,逐步规范流程,提高审批效率50%以上。协调市水务集团和市供电公司,在北湖科技开发区政务大厅开设供水、供电服务窗口。对于已承接的第一批涉及建口的53项市级管理权限进行“流程再造”,再次出台《建筑施工许可管理实施细则》,分段办理施工许可证,使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再次提速。

  ——注重实效,丰富载体,提升服务水平。以转变机关作风建设和企业需求为突破口,打造良好的政务环境。根据2016年长春市“万人评议机关”反馈的情况,4—6月份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了软环境建设集中整治活动;设立项目监督员,每周深入施工现场,及时帮助协调解决问题。选派51名副处级以上干部,对111户重点企业进行包保。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区内企业家座谈会,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实际困难。随机抽取近百户企业开展明察暗访活动,共收集问题和意见建议105个,帮助新航能源、迪思科技、九州通等10余户企业在产品、技术、人才等方面进行深入对接,促进了企业间的沟通合作。

  ——先行先试,政策创新,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以政策支持作为长春新区加强软环境建设的重要手段,对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形成强大吸引力。研究制定了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高层次人才集聚等6方面7个专项政策,明确建立总规模25亿元的扶持资金,建立比较完善的政策扶持体系。在吉林省内率先推出科技“创新券”,促成高企、小巨人企业、知识产权申报量同比增长1.4倍。严格落实守信践诺机制,按照建设进度、投资强度、投产达产、产值税收等主要指标,今年向11户企业兑现资金6031.7万元。通过各类扶持政策的制定和兑现,2016年,新区签约落位重大项目70个,谋划包装项目200个;今年以来,新引进各类项目109个,其中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48个,在谈储备项目317个。

  ——加强宣传,强化督导,营造舆论氛围。以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引导,实现全民动员、各界参与、政商联动的软环境建设生动局面。一是加强学习教育。组织干部职工“学业务、强政务、优服务”,深入查找思想和工作差距,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在主要街路以及服务大厅等场所悬挂宣传条幅,并通过设置大型宣传广告牌、LED电子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走进企业、社区、商圈发放《软环境建设倡议书》。充分利用省市软环境宣传平台和各类媒体,对新区软环境建设进行了20余次宣传报道。三是拓宽监督渠道。制作长春新区软环境服务监督卡,向社会公布新区软环境服务监督电话和监督内容,全面受理企业、群众举报投诉、意见和建议。

  软环境建设既是发展问题、民生问题,也是经济问题、政治问题。长春新区不仅在省市经济发展中要“打先锋,站排头”,在软环境建设工作中更要“打先锋,站排头”。下一步,长春新区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省市有关工作部署,按照新区 “打造一流软环境”“企业就是上帝”等要求,坚持目标导向,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助力长春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企业和群众关注问题,抓好治标的同时,更要治本;坚持创新导向,将软环境建设工作与转变职能、下放权限有机结合,不断深化创新、寻求突破;坚持效果导向,真正做到让企业满意、群众满意和客商满意。

  妥善做好市级行政管理权限承接下放。接好、放好、管好、用好市级管理权限,规范各项行政权力运行,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深入学习业务知识。围绕第二批市级行政管理权限赋权目录,主动争取市直相关部门的业务指导,尽快了解和掌握权力行使的程序、条件等相关业务知识。编制下放权力目录。按照提高行政效率、释放基层活力、降低行政成本、方便群众办事的原则,充分考虑各开发区发展阶段、承接能力、办理业务量的差异化,按照保留、下放和分级管理的模式,编制下放权力目录。做好对上衔接。各相关部门主动与市直对口部门沟通协调,对于专业性、技术性强的,研究设定承接权力过渡期,请市里暂时代管。明晰事权划分责任。各单位(部门)、各开发区根据权力下放情况,明确具体管理事项的工作分工、工作秩序、工作责任,做到权责统一、规范有序。

  全力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破解简政放权“中梗阻”、“最后一公里”等问题。研究启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借鉴浙江省经验,在先期选取试点的基础上逐步规范推广,力争两年内在新区范围实现全覆盖。深入推进“一门式、一张网”政务服务改革。各开发区、各部门要按照所承接的行政管理职能理顺审批流程,进一步简化程序、减少环节、压缩时限。加快专线全网通建设、加强乡街公共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全面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根据新增行政执法权力内容,重新梳理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建立健全检查对象名录库和检查人员名录库,完善本部门随机抽查细则;主动协调工商部门,第一时间申请账号、录入相关信息,规范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检查。

  建立健全企业服务模式长效机制。持续开展企业走访活动。新区软环境办要牵头相关部门每年组织一次集中走访活动,各开发区要有针对性地开展驻区企业走访,充分了解企业需求和期盼,让企业在环境改善中真正获益。搭建政企交流平台。由新区软环境办牵头,每个季度组织一次企业家座谈会或交流会,加强同企业家、企业高层管理团队的沟通,各开发区、各部门要研究建立本区域或职能范围内政企沟通交流渠道,并开展相关活动。搭建企业间合作交流平台。新区工商联合会(总商会)成立工作要加快推进,各开发区要适时协调组建相关产业协会,通过开展项目、技术、资金、人才对接和产品展示等交流活动,谋求驻区企业共同发展。落实企业包保。搞好服务对接,协调解决企业困难,进一步提高企业满意度。

  深入推进诚信新区建设。各开发区、各部门要按照“为民、务实、清廉”要求,坚决遏制“乱检查、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和拖欠企业资金现象发生。进一步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建立涉企收费清单制度,向社会公布目录清单;严肃处理执法程序不合理、执法不公、随意执法和野蛮执法等行政执法不规范行为。充分发挥政府自律与诚信对于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引领示范作用,彻底清理和解决在经济建设、招商引资工作中违约失信,占用、借用、拖欠企业资金的问题,实现解决陈欠、不发生新欠的目标。

  切实强化软环境建设主体责任。良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是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乃至一个区域的外在形象,是加快发展的内在动力。各开发区、各部门作为软环境建设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一方面,提高认识,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不断强化中心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将软环境建设工作同经济工作、项目建设放在同等位置,深入研究现阶段软环境建设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明确工作措施,指导工作开展。另一方面,力求创新,扎实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国家赋予长春新区的战略定位,要求新区必须秉持先行先试的发展理念,各开发区、各部门要紧紧围绕“人人都是软环境”主题实践活动这一综合性工作载体,在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开放环境、设施环境等方面不断开拓创新,将软环境建设打造成为长春新区最大的硬资源、最大的软实力、最大的降成本,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务实创新

  营造新区优质高效的经济发展环境

  软环境涉及一个地区的发展,一个区域想发展的快,软环境必须做好,软环境就是软实力,硬环境做好以后,区域发展的快慢、发展的好坏,关键靠软环境。高度重视软环境建设,争取打造最优软环境,长春新区创建以来,为了企业的发展经常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新区人始终认为企业是新区发展的命脉,企业产生的税收是新区正常运转的血液。全区在软环境建设上必须形成共识,在共识的基础上,共同打造最优的软环境。

  站在新区发展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软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长春新区学习十九大精神必须带着问题学,要有针对性。新区承担着国家重大战略使命,省市要求长春新区要“打先锋、站排头”。新区必须主动承担起国家赋予的打造创新经济发展示范区、新一轮东北振兴重要引擎、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重要平台和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区的重要使命,在全市、全省经济发展中起到支撑作用。实现这些目标,要靠项目建设来支撑。在具体工作中,要优化发展软环境,这是新区扩大招商引资的迫切需要,要营造该给的政策给到位,承诺的东西必须兑现,讲诚信,提供最好的服务,企业投资要有效益,要营造能赚到钱的最好软环境。这是新区加快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是新区增强竞争力的现实选择,新区要提高竞争力,软环境建设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必须抓好。

  以深化改革创新为突破口,切实解决软环境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推进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必须根据发展需要适时作以调整。体制机制不顺是更大面积的 “中梗阻”,这是影响发展的最大障碍。新区作为开发区就应该是小社会大服务,业务素质需要不断提高,体制机制需要不断理顺。要充分发挥国家级新区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超前研究谋划,结合承接和落实市级管理权限,按照积极稳妥的原则,进一步调整完善体制机制,优化机构人员配置,理顺新区与各开发区间、以及各部门间的职责权限,明确新区部门和开发区部门各自管什么、管到什么程度、按照什么程序管,强化全过程、规范化管理,确保层级清晰、分工合理、事权明确、关系顺畅,为进一步优化服务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深化行政审批服务改革。行政审批效率是衡量软环境建设水平的核心指标。今年初,浙江省印发了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在省市县乡四级全面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在一些重点地区、重点部门、重点项目上率先突破。下一步,长春新区要结合实际借鉴推广。各相关部门要对自身涉及审批事项的业务进行分类,对即时办理的事项、半年内可以实现“最多跑一次”的项目列出清单,并做好业务流程设计。在此基础上,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先期在不动产登记、商事登记、投资项目、社会事务等方面首先进行试点,拟定时间表、路线图,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改革,逐步规范推广,力争2年内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目标,并随着“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日趋成熟,进一步实现“不见面审批”。要结合“一门式、一张网”服务改革,建立和完善“绿色通道”、“直通车”、网上审批、预约审批等制度和措施,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使当事人进一个门、上一张网、跑一次路,就能办理相关审批事项,努力为企业和来新区办事的人提供最大、最优的方便和条件。

  ——加大各项工作制度创新。包括项目领办代办制、一次性告知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要加快各项制度改革创新,着重落实好项目审批领办代办制、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企业检查准入制、企业首次违规免罚制等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各部门要根据经济、社会和行政管理的需要,按照职能分工和事权划分,分别制定规范工作内容、运行程序、质量标准、督查考评等制度,以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提高工作效率,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带动整体服务效能的提升。

  ——深化诚信新区建设。诚信至关重要,人无信不立。没有诚信没法发展,做人要讲诚信,做事也要讲诚信。长春新区应该成为一个诚信的新区,每一名工作人员都要有好的德性、好的业务、好的服务。服务和接待对投资效应是很大的。做好诚信新区建设,要和平时学习、专家讲课结合起来,抓好落实。同时,对管委会出台的文件和政策加大宣传力度,让企业知道新区的政策都是普惠的、公开的,让企业享受应有的政策,以促进企业发展和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诚信是一个地方公信力的重要体现,也是软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新区对投资商承诺的事项,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符合新区实际。在对外招商、企业服务等具体工作中,一定要务实,凡承诺的事项必须合法合规、实事求是。在此基础上,一定要讲究诚信,抓好政策兑现落实,凡是与企业签订合同的政策和已形成会议纪要的事项,都要抓紧兑现,对于新制定出台的政策更要及时兑现,决不能朝令夕改、言而无信,真正让投资者有信任感、有依赖感、有归属感,树立长春新区良好的诚信形象。

  突出企业服务,全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环境。企业是发展的基石,抓企业服务就是抓软环境建设的生命线。全区上下要牢固树立“企业至上、服务优先”“企业就是上帝”的理念,围绕企业“落位、建设、投产”不同需求,全力做好各项服务保障。

  围绕招商引资抓服务。要主动与国内外知名企业联络感情、建立关系,储备更多的招商信息与资源;要加强区域宣传,通过展会、论坛、推介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新区规划、政策、环境等方面优势,打响新区品牌,提升吸引力;要强化市场分析与服务,根据企业定位和市场需求,帮助企业找准投资点,做好风险评估,确保实现互利共赢;要加强落位跟踪服务,一旦确定投资意向,务必在立项审批、土地征用、手续办理等方面,靠前对接、主动服务,确保项目早落位。

  围绕项目建设抓服务。就是落实好服务秘书制、领办代办制、首问负责制等,包括领导包保等制度都要抽查。目前,全区已开工项目445个,超出年初计划22个,这是新区注重项目服务取得的显著成果。下一步,要继续完善项目服务机制,深入落实项目服务秘书和领导干部包保等制度,扫除项目建设一切障碍;要区分项目类型,形成清晰的流程表、路线图,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领办、代办各项手续,强化要素保障,为企业全力创造施工条件;要强化项目调度,各开发区、相关部门要经常主动深入现场,联合推进落实,全力破解各种难点问题,确保重大功能平台类、产业园区类、商务服务类、重大基础设施类、生态环境类及公益事业类项目完成年度建设计划。

  围绕企业运营抓服务。企业运营投产后,要广泛听取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还有哪些问题,还有哪些困难,积极帮助协调解决。坚持需求导向,进一步落实处级干部包保、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服务制度;每季度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充分听取企业意见建议,及时解决企业实际困难;要完善科技金融服务,抓好企业与各类创新平台、科技大市场对接,深入推行“创新券”等制度,探索完善融资模式,多渠道支持企业科技创新、融资上市;要突出抓好企业运营需要的社会服务,加快引进法律、评估、知识产权等中介服务机构,形成全覆盖、立体式的社会服务体系;要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在同等质量和标准下,政府采购优先购买区内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要完善生活性服务,加快推进优质学校、医院、文体设施和高档住宅建设,为企业及人才提供一流的生活环境。

  抓住人这一关键因素,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软环境建设关键在人,人人都是软环境,每一名干部职工的形象就是新区的形象。因此,必须着力提升干部队伍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努力使每名干部都成为解放思想、促进发展、改革创新、服务群众的表率。

  增强责任意识。彻底破除软环境建设只关系到某个部门的错误观念,牢固树立“软环境建设人人有责”的思想意识。作为新区人,要进一步增强建设新区、服务新区、奉献新区的主人翁意识,树立人人为新区建设立功劳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全身心投入到新区建设发展中来,形成软环境建设的强大合力。

  要提升能力水平。搞开发建设是一种能力,搞好管理与服务更是一种水平。在服务企业方面,新区干部也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只要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事、企业欢迎的事,都要放开手脚、积极去做,都要争做“实干家”,不当“空谈者”,切实提升能力、改变作风、树立形象。

  注重廉政奉公。新区干部要有崇高的精神追求,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要把自己置于阳光之下,做到“干净干事”,经得起考验。与企业交往的时候,首先是“”,第二是“”,要处理好“”和“”的关系。不反对和企业交朋友,但是要自觉主动帮助企业做事情,不要有所企图,要牢牢树立这种意识,强化“我就是为企业服务的”理念。

  加强督查考核,以严肃问责促进软环境水平提升。认真落实省市考核评价工作。今年,省市分别制定下发了软环境考核评价办法,市里还将软环境建设纳入全市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和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并专门设置了“抓环境”单项奖,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任、评先奖优的重要依据。要全面进行自查。研究制定长春新区经济发展软环境考评办法,建立一整套“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自查网络,实现全覆盖,并不断加大督促检查力度。软办要每年深入百户企业,开展新区经济发展软环境督导检查暨明察暗访活动,及时发现并解决企业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全面落实软环境企业评议制、举报督办制、定期通报制、监督员制,把监督结果与绩效考核和干部使用相结合,切实提高软环境监督问责的威慑力。要严肃处理涉软问题。软环境建设要实行一票否决制,谁破坏了软环境,谁就要受到惩罚。各开发区、各部门要着力解决履职不力、作风不实、效率不高、为政不廉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特别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以及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推诿扯皮、吃拿卡要、以权谋私、滥用权力等腐败问题,要做到有案必查,有责必究,决不姑息。

  软环境建设事关全局、关乎长远,长春新区上下将牢固树立“不抓软环境就是失职,抓不好软环境就是不称职”的观念,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效的作为,为营造优质高效的经济发展环境,为推进长春新区创新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