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创造新奇迹!——长春市轨道交通迈入网络化运营时代系列报道之三

23.08.2018  08:11

  

  解放大路换乘站3D效果图 (图片由长春市轨道交通集团提供)

  

  解放大路换乘站

  

  2月12日,下穿伊通河的盾构机始发进洞。

  

  双丰站是我国首个地铁装配式车站。

  本报记者 李秀薇

  奉献,铸就辉煌;智慧,创造奇迹。

  建成国内首批装配式地铁车站、全国第三座全暗挖“”字岛侧式换乘车站、我市首条下穿河流的隧道,首次应用开放空间成像火灾探测器……四年多来,诸多“第一”诞生于长春轨道交通2号线建设过程中,多项技术创新与革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行业奇迹。

  这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把人民的利益置于心头、放在首位,在施工中大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决策。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确保如期顺利通车、加快推进长春市轨道交通迈入网络化运营时代,轨道交通2号线已然做到了极致。

  最具创意的车站

  建成国内首批装配式地铁车站

  装配式车站是长春首创。

  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中,双丰站、兴隆堡站、西环城路站、建设广场站是国内首批采用装配技术的车站,标志着我国地下工程预制装配式技术达到新的高度。

  其中,双丰站是我国首个地铁装配式车站,国际领先,也是轨道交通2号线的一大亮点。这个装配式车站就是用“搭积木”方式建成的,这在全国尚属首例。随着第609块预制构件通过精轧螺纹钢与其他构件牢牢地固定在一起,该车站也成为国内外目前为止规模最大、结构体系最独特的车站。

  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建设相关负责人范军介绍说,相比传统工艺,装配式车站建设有诸多优点:

  ——加快地铁工程建设速度,可大幅缩短工期,保证我国北方地区地铁标准站建设在一年内完工。采用传统现浇方法施工的明挖车站主体结构工期为12~16个月,而采用“预制装配式结构”施工工期仅为6~8个月;该技术的应用,不仅能有效支持地铁的建设周期,还能将地铁施工对城市交通、周边单位的影响降至最低。

  ——消除冬季施工隐患。“预制装配式结构”在现场基本为拼装的工序,将传统的现浇混凝土结构变为工厂预制构件,无大量混凝土施工,现场拼装施工,无需采用大面积保暖等措施,有效地保证了冬季施工质量,消除火灾等隐患。这项技术在法国、荷兰和俄罗斯等国已应用多年,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较好地解决了工期、施工影响及冬季施工等难题。

  ——车站节能环保。仅木材就节省800立方米,建筑垃圾减少80%,现场施工劳动力节省50%以上。“预制装配式结构”可将设计、加工等工序进行一体化整合,节省工程投资。

  ——施工现场材料占地减少,施工用地减少,作业空间变大。采用传统方法施工,现场需要材料堆放、加工等厂区,采用此方法可节省上述用地,减少施工对周边单位的影响。

  长春市轨道交通集团组织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北京交通大学、长春市政荣昌地铁管片厂和中铁建大桥局集团等单位开展科研攻关,借鉴北欧、俄罗斯等高纬度严寒国家工程建设经验,提出了“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的思路,将在工厂预制好的主体结构运往施工现场,再按顺序一个一个拼接成型,使施工生产实现工厂化。

  此外,为凸显装配式车站的技术特点,装配式车站在装修、管线综合、灯光等方面较传统车站均有较大突破。

  “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应用此项技术,可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长春市轨道交通线网的逐步建设,这项技术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范军说。

  工艺最复杂的换乘车站

  建成全国第三座全暗挖“”字岛侧式换乘车站

  轨道交通1号线纵贯城市南北,2号线横穿城市东西,这个“”字的交叉点,就是解放大路站。它是1号线、2号线的换乘站,是继北京、沈阳之后的全国第三座全暗挖“”字岛侧式换乘车站。

  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解放大路站所在地——人民大街与解放大路交会处,这里是长春市交通最繁忙的路口。

  在工程技术人员心目中,这是地质条件最复杂、高寒地区规模最大、施工技术难度最大的地铁全暗挖换乘车站。

  这里地处城市中心,地下管线众多且年代久远,相关信息不全,加之场区内还有解放初期修建的人防建筑,破坏了土壤的完整性。多年来因渗水形成了大量的洞穴、水囊及空腔,这些都促使施工方必须针对不同土质情况采用不同的暗挖方式,才能保证施工的安全和效率。

  按照规划,解放大路站施工需要持续近三年的大规模暗挖,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一旦路面发生较大沉降,这个交通枢纽将会“瘫痪”,造成无法估量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隐患且不影响地面干线交通,工程师们对这座“”字岛侧式换乘车站采用了全暗挖洞桩法和一次扣拱暗挖逆作法。传统车站多采用明挖、盖挖法施工,采用暗挖法施工的较少,特别是采用全暗挖施工的换乘车站,在国内更是屈指可数;二次扣拱暗挖逆筑法是在暗挖导洞内直接形成由顶拱、边桩、中柱和底板组成的完整、稳定的承力结构体系,并在此结构体系的保护下实现整个车站结构的逆作施工,一改传统暗挖工法开挖分块多、转换次数频繁、废弃量大、作业空间小、施工效率低等不足。

  解放大路站1号线站厅层与2号线站台层可通过4个弧形换乘通道实现站内平层换乘,1号线站台层与2号线站厅层通过4个楼梯步道实现站内双层换乘。

  轨道交通2号线实现通车试运营,标志着长春城市轨道交通进入网络化运营时代,初步形成了“十字交叉环状合围”的轨道交通骨干网络,1号线、2号线是在城市两条中轴线上形成的“”字换乘,打通了长春市东西、南北的互通,加上3号线、4号线构成的环线,轨道交通基本线网初步形成。

  轨道交通标志性建筑

  建成长春市首条下穿河流的隧道

  轨道交通2号线右线成功下穿130米宽的伊通河,这是我市首条下穿河流的隧道。

  吉林大路站至南关站,全长1.3公里,与其他区间不同,这一区间包含长春轨道交通建设史上第一条下穿伊通河的隧道。

  “下穿伊通河的施工难度很大,隧道外边缘距离长春大桥的桩基仅5.8米,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必须严格控制掘进参数和精度,确保桥梁基础不受影响。”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建设相关负责人范军介绍说,经过周密的前期准备,2月12日,盾构机从右线开始穿越伊通河,3月16日实现吉林大路站至南关站右线贯通。由于两条隧道均是自东向西方向施工,为了确保工程安全,两台盾构机需要间距100米,左线隧道于4月20日实现贯通。全程对桥上交通无任何影响。

  首次启用火灾探测器

  为轨道交通车辆段大库安全保驾护航

  车辆段、停车场是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中的重要设施。其中,车辆段承担着车辆地大修、架修、定修等作业任务,停车场承担停车作业任务。车辆段和停车场内一般设置有净高约10米的高大空间大库。

  轨道交通2号线首次将开放空间成像火灾探测器(双鉴式烟雾探测器)应用在轨道交通车辆段大库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解决了车辆段大库由于开放空间较高、吊顶上方桥架管路错综复杂和屋顶不平整、容易遮挡等引起的火灾探测难题。

  在这里,将库内火灾探测器接入整个段场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以便在火灾初期探测到燃烧产生的烟雾和热光辐射等,并在消防控制室的火灾报警控制器及图形工作站上显示火灾发生的位置,联动相关消防设施,及时组织人员疏散和火灾扑救。

一条地铁线 凝聚长春城市气息
   ——长春市轨道交通迈入网络化运营时代系列报道Ccnews.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