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第一个禁燃年 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图)

25.02.2015  09:56
长春市第一个禁燃年 - 新浪吉林
正月初一,天蓝蓝的,不少市民来到南湖公园放风筝。 - 新浪吉林
来源: n.sinaimg.cn
长春市第一个禁燃年 正月初一,天蓝蓝的,不少市民来到南湖公园放风筝。 春节期间,不少市民选择户外游玩。图为游客在南湖公园玩冰爬犁。 正月初一,冬泳爱好者在南湖游泳。 正月初四,南关区东康小区居民在堆雪人。

  今年是长春市第一个禁燃年,没有了鞭炮声,长春的市民感受如何呢,看花展、睡眠好,尽情呼吸新鲜的空气,这是大家普遍给出的说法。为了做好禁燃工作,我市公安、环保、卫计委、市容环卫、消防等部门以及各城区、开发区对禁燃工作进行了严密部署。今年春节期间禁燃效果十分显著,整体空气质量均好于去年。

   禁燃工作见成效 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据长春市环境保护监测站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市除夕夜气象条件处于静稳天气,极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在这种情况下,今年除夕夜24时长春市环境空气中PM2.5的浓度值仅为170μg/m3,长春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受燃放烟花爆竹影响较小。而在同样气象条件下,未实行禁燃受燃放烟花爆竹影响的辽宁省沈阳、辽阳,黑龙江省哈尔滨、内蒙古呼和浩特、包头等城市,当晚环境空气中PM2.5的浓度值都已爆表,污染浓度峰值达到500μg/m3以上。

  春节期间,长春市空气环境质量监测系统显示,18日从19时开始,各项监测数据均在100μg/m3之内,此后开始缓慢上升,到次日2时,空气污染浓度达到了峰值,其中PM10的浓度为352μg/m3,PM2.5的浓度为258μg/m3。此后各项数据开始缓慢下降。从整体上看,18日长春主要污染物为PM2.5,空气质量指数为62,属于良性质量,而在去年的春节,长春除夕当天的空气质量指数为98。对于今年良好的空气质量,禁燃无疑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

   春节期间处理燃放烟花爆竹事件65起

  据长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计,今年整个春节7天假期,长春市无一例因燃放烟花爆竹受伤入院事件。截止到24日,市公安局共处理四环以内燃放烟花爆竹事件65起,其中处罚6起,训诫33起,未发现燃放人26起。

  长春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春节期间在负责清扫区域内累计发现鞭炮燃放处73处,其中朝阳区1处,南关区15处,二道区8处,绿园区28处,宽城区9处,高新区4处,经开区2处,净月区6处。

  各城区开发区相关人员在巡查中发现违规燃放行为情况如下:宽城区共发现7起燃放行为;南关区发现1起;二道区发现2起;绿园区发现14起,其中口头教育4人;高新区发现并劝阻燃放行为13起;经开区、汽开区、净月区和莲花山4个区域在巡查中并未发现违规燃放现象。

  违规燃放烟花爆竹的人员中没有党员和公职人员。

   市禁燃办副主任暗访鞭炮燃放情况

  春节期间,市长姜治莹经常调度禁燃工作情况,责成长春市政府办公厅正月初一上午召开禁燃工作会议,重点部署执法检查工作。长春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李祥在正月初二带领工作人员到城区各个卡点检查指导,要求二道区、宽城区、绿园区、汽开区、净月区治安大队大队长带队对安龙泉、兰家、皓月、范家屯、农林卡点加强警力进行重点防范和管控,将执勤时间从8时至20时延至21时,对烟花爆竹批发、零售企业派驻警力现场监督。

  春节期间,长春市政府办公厅主任、禁燃指挥部副主任赵显在春节期间进行3次暗访,发现禁燃管理中仍然存在漏洞,并给予指导,当日有关部门重新调整力量,从源头加强检查。

  长春市安监局坚持对固定销售点进行检查,实时进行动态监控。各城区、开发区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社区、网格的监督作用,安排人员对重点街路、场所进行全天候巡查,发现违法燃放行为及时劝阻。长春市环保局对空气质量实行24小时监控,长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长春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和消防部门每天实行零报告制度,对禁燃工作予以高度重视。

  整个禁燃期间,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工作人员放弃假期休息,全部投入到禁燃管理工作中来。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