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及城市和农村——长春市气象局现代化建设纪实

16.12.2014  19:35

  长春,地处松辽平原腹地,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坐落于吉林广袤无垠的黑土地上。长春,大农业极其发达,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粮食总产量和商品量均居全国大城市之首。长春,大城市独具特色,冬运会、农博会、瓦萨滑雪节……裹着冰雪外衣的美丽春城热情好客。2012年,长春市气象局被吉林省气象局确定为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试点以来,以长春大城市、大农村、大工业、大农业的个性化需求为引导,大力实施了气象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工程、为农服务能力建设工程、大城市气象保障能力建设工程和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工程,以现代化科技为支撑,把惠农服务和惠民服务做到了最好。

  “气象工作十分重要,我们要结合我市实际认真落实好‘实施意见’”,11月12日,长春市政府姜治莹市长在听取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暨人工影响天气现场观摩交流会议情况汇报后,做出了批示。随后,陈巳副市长主持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加快推进长春市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进程,做好城市运行保障及为农服务保障工作。

  “要根据长春市农业现代化布局特点,开展有特色的气象为农服务,在设施农业、现代农业示范区、合作社、种粮大户中选取示范点,做好为农服务工作,开展直通式服务。”主管农业的陈市长对长春市气象为农服务继续给予厚望,而2014年,长春市现代化建设成果在为农服务的运用,为粮食及特色农产品的丰收做出了突出贡献。

   直通式服务惠农特写

  提起直通式服务,“榆树模式”已经打响了为农服务的品牌。近年来,榆树局以为农服务为中心,开展了全方位、多视角的“直通车”服务,直通政府部门、直通田间地头、直通农户及合作社,直通百姓生活,真正做到气象信息详实、针对性强、发布途径广。

  作为全省最大的冬季蔬菜生产基地,榆树市气象局以弓棚十三号村建设科技示范园区为试点,安装农气设施,带领蔬菜专家深入棚户开展  “直通式”服务。同时,在全市众多种粮大户、农业合作社挑选重点开展“直通式”服务,为其建网、发信息、现场征询需求,气象局创新地将农田小气候仪安装在大棚内,将显示屏安装在棚外,将气象仪器的效益发挥最大化。

  在“榆树模式”的带领下,长春局将现代化建设成果出色发挥,完善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对象信息库,为全市千余个种植大户、农机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专业化服务组织等开展了有针对性的直通式气象服务。除此之外,长春局还建立了农业气候区划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等农业气象指标库,开展了土壤墒情估测模式研发,建立了完善的大田作物、设施农业和养殖业气象服务指标体系、研发的长春市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系统,实现了蒸散量、水分满足率、积温等计算功能和作物需水量预报,全市建设区域自动气象站151个,在重点为农服务基地建设的大型蒸渗计、农田小气候仪、自动土壤水分仪、便携式叶面积仪、植物冠层分析仪等观测设备已全部投入业务应用。

  今秋十月,朝阳乡双立村农民喜上眉梢,“我家今年种的是超级稻,病虫害少,获得了大丰收,垧产在2万斤左右。种植水稻对气象条件需求大,多亏有气象信息指导,在水稻生长关键时期总能收到你们的气象信息,你们发的9月30日要出现霜冻,我这赶紧组织人手抢收,太谢谢你们了”。针对初霜冻,气象服务人员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随时将最新气象信息通过手机短信、QQ群等发送到县(市)、乡(镇)领导、农业专家、农技人员及新型农业经营大户手中,以3-5天预报为主开展动态服务,为秋收保驾护航。同时发布气象信息,提醒水稻产区增加人力抢收水稻,争取在霜冻到来之前收割完,防止霜冻造成水稻倒伏,做好设施农业做好防霜冻的准备工作,打好粮食丰收最后一仗。 

   大城市服务惠民剪影

  “我们社区的棚户区比较集中,一旦有暴雨等特殊天气,群众的安全就会受到极大的威胁,南关区社区气象工作站成立后,气象局给我们57个都社区配备了‘气象预警接收机’,社区网格长一旦接收到红色、橙色的气象预警信息,就会第一时间发布到社区QQ群及微信群,同时挨家挨户深入到棚户区,对可能会受到灾害的危房家庭提前转移或者安置,把城市气象灾害减少到最低。”桃园社区网格长周晶介绍。自3月长春市首个社区气象站落户宽城区长山社区后,7月2日,长春市南关区气象防灾减灾社区建设正式启动,标志着与政府共推气象防灾减灾社区创建工作进一步铺开。社区成立气象工作站承担社区内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和传播、灾情和服务需求的收集与上报、气象科普宣传和培训、气象灾害应急演练等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发放到各社区的预警接收机实现了气象预报预警信号的社区直通,每天即可自动播报早、晚两次未来三天天气预报及科普知识,遇有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时,可随时启动播报。

  “我们陆续还要在绿园区等其他区域逐渐开展,继续探索社区气象防灾减灾、气象信息传播等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为做好城市气象应急减灾服务发挥部门职能作用。”长春市气象局杨志东副局长说。

    社区工作站只是大城市众多服务中的一个剪影,在冬季寒冷漫长的东北,清雪供暖服务是头等大事。

  “今年原定开栓供热时间为10月25日,但为了应对天气变化和寒潮影响,我们根据市气象局《供暖专刊》  提供的精细化气象服务建议,决定提前4天启动供暖工作。”长春市市政公用局副局长孙立军介绍。为做好清雪供暖工作,长春市气象局利用清雪供暖气象服务专线为市公用局等部门提供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图、城区天气实况以及城区各监控点的天气预报信息和寒潮、暴雨雪等灾害天气预警,并开通实时查阅未来十天天气预报、未来3日至5日专项预报和逐时精细化预报等功能进行了指导,实现了弹性供暖和快速提供清雪服务产品。

  “要加强与环保部门的合作,针对雾霾等气象灾害防御等民生气象热点,做好环境气象服务工作”陈市长曾这样要求。随着雾霾天气越来越受政府和民众的关注,大气污染治理成为长春市政府的头等大事以来,气象部门大城市环境气象服务随时面临挑战,打造了应对雾、霾的现代化利器——空气质量数值预报业务系统(CMAQ)以及大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业务系统,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做支撑,科学应对空气重污染事件,进行预报预警及应急服务,雾霾天气预报准确、预警及时,政府调度得力,有效减轻了雾霾天气对百姓生产生活的影响。

  除此之外,城市固态降水观测点,市政积涝点视频实时监测系统、城市内涝气象服务业务系统、城市尺度数值预报研发……大城市气象保障能力越来越强,现代化建设正在大踏步地向前迈进。(佟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