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朝阳区2015年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就

19.01.2016  13:55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一年来,长春市朝阳区以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构和谐为主线,着力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开创振兴发展新局面,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将独具特色的“朝阳足迹”深深镌刻在长春新一轮振兴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中。

   经济:挖掘发展“新引擎

  把稳增长作为优结构、促转型的“加速器”,谋振兴、求发展的“金钥匙”。2015年,朝阳区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形势和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经济形势总体保持平稳。

  2015年,朝阳区创新转型示范区建设粗具规模。结合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设立朝阳区创新转型示范区,以“一区多园”建设为载体,推动机制创新、产业创新、科技创新。智慧城市高科技产业园入驻万易、科大迅飞等科技创新型企业46户,神州数码、方正集团等50余户企业正在积极洽谈,集聚效应初步显现。电子商务集聚园注册电商企业100余户,豪玛电商学院培训服务企业4000余户,阿里诚信通企业发展到2600家,杂粮(电子)交易中心、诚信通交易额均突破100亿元。

  服务外包产业园引进国博创富、安信卓越等29户服务外包企业;与“舌尖上的中国”栏目签约合作,打造国内首个融入云计算技术的餐饮企业孵化器和股权众筹平台。文化创意产业园入驻企业185户;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总长约2.3公里的长春影视文化街区项目正式启动,已与杜莎夫人蜡像馆等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签约合作。

  在此基础上,朝阳区扶持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成立小贷公司28家,为企业提供担保贷款1000万元,帮助50余户企业申请各类专项资金2661万元。

  以招商引资促发展,以项目建设壮规模。2015年,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拉动作用,在朝阳区已经明显显现,成为撬动朝阳经济发展的又一“强劲引擎。

  朝阳区依托“四区一城”整体布局,围绕“重点地块、重点园区、重点产业”,编制《掘金计划手册》,谋划包装项目135个,借助“一会一活动”、“央企吉林行”等主题活动进行专项推介,成立招商小分队赴外招商。全年开展招商活动22次,组织参与大型投资环境说明和项目推介签约活动18次,拜访企业260余户,与贵州兴伟集团、大连万达集团等企业签订31个项目,签约总额435亿元。实施《朝阳区项目建设管理办法》,通过领导包保、联席会议、现场办公等有效举措,帮助企业解决各类实际问题。全年开工3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80个。万科柏翠园、海航荣御等一批项目实现竣工,东安开运福里、吉林远创商务楼宇等一批项目加速建设,万达文华公馆、高力华茂中心等一批项目陆续启动。

   宜居:生活环境“提档升级

  天空更蓝了,大地更绿了,街道更干净了,居民生活更惬意了……所有这些,都在展示着朝阳区一年来环境品质的稳步提升,彰显着朝阳区区容区貌一年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为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朝阳区开展占道经营、露天烧烤、乱堆乱放、野广告等专项整治,巩固重点区域和商圈市容环境秩序;拆除各类违规牌匾1170余块,提档升级900余块;疏堵结合,设立烧烤疏导点7处,打造了湖光路无烟烧烤美食街。开展全区单位庭院、居民小区和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清理街巷1600余条、庭院2200余个。完成前进大街精品街路建设任务。对6条街路和新民广场实施冬季亮化美化工程。依托数字化管理平台,综合运用视频监控和保洁车辆GPS定位,全面推行环卫区域网格化管理和垃圾直运模式,建设2处封闭式转运站,机械化清扫率达到71%。

  朝阳区还创新推行了马路市场公司化运营管理模式,实现了马路市场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不仅让菜农有了专属摊位,经营行为更规范,同时也方便了居民就近买菜,环卫工人保洁压力减小。菜农、居民、环卫工人等群体多方受益。

  为确保百姓的生活环境优美、舒适、和谐,朝阳区投入8000万元,实施220万平方米“暖房子”工程,综合整治欧风花园等8个“老旧散”小区,着力解决事关居民生活的水、电、气、热、路、地沟、基础绿化等问题。深入实施生态朝阳“123N”工程和绿色宜居“森林城”建设工程。新建湖光路社区公园和17处居住区绿地,对21所区管中小学及幼儿园进行绿化改造,高标准建设5条林荫道、2条公园连道、2处幸福微绿地,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4.4%。投入5000万元,启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长春德苑。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开展“禁燃”“秸秆禁烧”专项行动,淘汰10吨以下燃煤小锅炉272座。

   幸福:63道“民生大餐”样样美味

  2015年,朝阳区扎实推进幸福朝阳建设工作。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2015年,朝阳区投入16.2亿元,全面落实《2015年幸福朝阳行动计划》,15个方面63项民生任务圆满完成。

  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开发城镇就业岗位14500 个,安置城镇各类下岗失业人员13500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33248 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续保210896人,实现应保尽保全覆盖。通过低保救助、慈善救助、医疗救助、应急救助等多种渠道,全年累计发放各类救助金4711.24万元。增设长春市第二医院、延安医院为医疗救助定点医院。为2263位老人提供了4万余小时的志愿服务和日间照料服务。构建残疾人就业服务网络,加快残疾人创业(就业)孵化基地建设,全年开发残疾人就业岗位204个,首批计划招聘残疾人公益岗位人员30名。

  教育卫生事业协调发展。高质量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督导评估验收。成立全省首家社区教育中心。投资1.1亿元,新建、改造项目10个,标准化食堂和操场改造项目全面竣工。投入740万元,启动中小学直饮水工程。投资2000万元,完善学校装备配备,全区学校建室率、配备率均达100%,在全省专项检查中排名第一。投入1045万元加强学校安全管理系统建设,全区学校实现校车服务、校园警务室建设、安全管理信息化“三个全覆盖”。精心组织,实现平安高考、中考目标。以朝阳区健康联盟为载体,积极实施健康朝阳行动计划,开展“身边的社区卫生服务”活动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工作,切实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科技文体事业繁荣发展。为各类科技企业协调争取省、市扶持资金3400万元。全年科技立项35项,累计申请专利3000项,同比增长29.6%,约占全市总量的50%。加强产学研合作,举办产学研对接活动13次,促成校企对接合作26项。投资92万元,改造小剧场1个,建设文化小广场4处,为7个村配备文体设施。中国老摄影家协会吉林工作站落户区图书馆。国学馆正式成立。

  幸福社区建设扎实推进。开展“最后一公里”电商惠民服务、“幸福市集”、“助老圆梦工程”等特色便民利民活动。投入749万元,新建、改造农村社区18个。农村社区面积全部达到450平方米以上,城市“千米社区”达到60%。

   平安:密织百姓安全“防护网

  “平安是福人人盼,和谐家园大家建……”在朝阳区,邻里之间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从中不难看出社区居民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

  只有让广大群众和辖区单位都动起来,携手创建平安,平安才能更有生命力、更能贴近生活、更能服务百姓、更能维护群众权益。在朝阳区前进街道湖光社区所辖的湖光路、桦甸街、前进西街沿线,共设置了15个平安瞭望哨,聘请派出所管片民警为首席督察员,选聘治安志愿者、保洁员和社区干部为流动明哨联络员,实行“一岗双责”、“一岗多责”。

  新形势下,朝阳区广泛动员和依靠人民群众开展群防群治,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今,“楼栋平安岗”、“平安瞭望哨”、“商户联防”等平安创建活动在朝阳区四处生根发芽,“红袖标”成为朝阳大街小巷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由此凝聚的强大力量,更像是一道坚实的防护墙,时刻守护着百姓的平安、幸福。

  朝阳区深入推进平安创建。完善综治责任体系建设,实行街镇领导包片、机关干部包点、社区(村)主任包网格的层级责任机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行24小时警务巡防,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在社会治理信息化建设方面,朝阳区加快推进“互联网+公共服务”,从城市运营管理的精细化和社会公共服务便捷化入手,经审慎论证、周密研究,制定“智慧城区·幸福朝阳”行动计划,并启动实施。投入600万元,完成视频监控系统二期建设,新增高清监控探头1266个;三期工程计划投资3000万元,现已全面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