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呈喜人景象 风头正劲

12.04.2015  09:46

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原创文艺精品,在日益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乐享文化惠民大餐,在多渠道搭建的平台载体中大有作为……这正是近年来长春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呈现出的喜人景象,而在这个令人欣喜的“布景”中,少不了艺术家、文艺工作者和普通百姓等城市文化“建设者们”的身影。

 

重点文艺精品芳香四溢

 

32个重点项目、125万元省级优秀文艺项目扶持资金,去年至今省级优秀文艺作品专项资金评选工作的完成,无疑为全市重点文艺项目提供了资金扶持和保障。我市不但推荐儿童话剧《大山里的红灯笼》、广播剧《14度起飞》、歌曲《中华颂》、理论图书《旗帜的力量》等四部优秀文艺作品参评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还通过整体推进、跟踪指导、专家审评、晋京展演、宣传推介等多种措施,提升作品的艺术水平和社会效益,并以此带动全市文艺精品创作。由我市创排的《大山里的红灯笼》、参与拍摄的电影《冬去春来》、小说《松树镇》等一大批文艺精品,获得吉林省长白山文艺奖和吉林省电视文艺丹顶鹤奖。值得一提的是,作家任林举凭借作品《粮道》喜获鲁迅文学奖,为我市文学创作领域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通过着力打造文艺精品,积极优化文艺发展环境,长春市的文艺精品芳香四溢。今年,我市还将着力抓好小说《细菌》、纪录片《长春往事》、大型纪录片《发现长春》、儿童剧《宝莲灯》等本土文艺作品的原创再创、展示展演,力图打造一批讴歌时代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反映长春气象的精品力作。

 

公共文化服务亮点频现

 

文化惠民”,长春从未停留在表面。在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过程中,我市因地制宜,形成了16个亮点。在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方面,通过将建设任务纳入民生计划,签订责任状,使应建的24个站馆全部达标,且乡镇综合文化站由原来的27个扩充为97个。

 

通过社会自建、公建民助、民建公补等方式,我市在几年间建成了汽车博物馆、电影博物馆、文庙博物馆、关云德民俗博物馆、彭祖述工作室等文化展馆,为百姓提供文化休闲好去处;民办博物馆免费开放、打造“欢乐庄稼院”、免费发放购书卡、编制文化服务指南、发挥警示性文化遗产的作用等举措,则让长春百姓乐享文化建设成果。

 

搭平台建载体提升品位

 

去年首届“长春君子兰文艺奖”评选表彰工作,令许多文艺工作者记忆犹新。作品奖41个、成就奖29人、特别贡献奖20个、新星奖19人、贡献奖25个、作品提名奖70个……充分体现了长春文艺创作水平的提升。

 

在长春,像“君子兰文艺奖”评选这样的优质“平台”还有很多。有具备品牌影响力的长春音乐雅集,更有市民文化节、农民文化节、百姓大舞台、出彩长春人、群众文化展演季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与此同时,我市坚持开展惠民直通车、送文化下乡、艺术家走基层、文艺大讲堂等文化惠民活动,鼓励文艺工作者创作优秀作品,弘扬长春的雕塑文化、电影文化、汽车文化、动漫文化、冰雪文化、关东文化、警示文化,进一步提升文化品位,增强城市自豪感。

 

2018年吉林省“5·18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活动在省博物院举办
  2018年吉林省“5·18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文化厅
省文化厅召开2018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
  5月16日,省文化厅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文化厅
省文化厅传达贯彻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精神
  5月14日,省文化厅召开基层党组织书记会议,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