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将争取开通“长珲欧”国际铁路货运班列

29.03.2016  12:47

2015年,长春长吉图区域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250亿元,同比增长7%;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同比增长3.5%……自长吉图战略实施以来,长春市充分发挥整合资源的优势,切实发挥长春中心城市腹地支撑作用,全力推动长吉图开发开放向纵深发展。近日,记者从长春市长吉图办获悉,今年,长春市将加快推进长春新区建设,引导重大项目、重要资源向长春新区等功能区和节点集聚。同时,加快通道建设,争取开通“长珲欧”国际铁路货运班列。

 

去年成绩

 

关键词 产业转型升级

 

长春长吉图区域

 

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

 

据悉,2015年,长春市继续坚持走工业、服务业双拉动战略,不断扩大总量规模,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质量效益,增强长春在长吉图区域的产业支撑能力。

 

截止2015年年底,长春长吉图区域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250亿元,同比增长7%;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同比增长3.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8513亿元,同比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415.7亿元,同比增长6.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70亿元,同比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316亿元,同比增长12%;全口径财政收入1008亿元。

 

关键词 交通路网

 

两横三纵”城市快速路实现全线通车

 

随着长春市“三城两区”建设全面推进, 市区建成区面积已超过500平方公里,已建成纵连南北、横贯东西的高铁骨架。立体轨道交通和快速路网体系进一步确立,“两横三纵”城市快速路实现全线通车,覆盖全市90%以上的城区、开发区,城市正式迈入立体交通时代。地铁1号线、2号线建设稳步推进。中部城市群通道建设不断完善,城区主干路与全省公路网联结能力显著提升。长伊公路、长双快速路、机场快速路等重要通道启动建设。

 

目前长春市已形成以公路、铁路、航空、内河组成的立体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构建了以北京-沈阳-长春-哈尔滨为主、图们-长春-乌兰浩特为辅的“”字形运输复合通道。全市已形成“一横一纵一环一射”高速公路网格局和“三横四纵一环六放射”普通干线公路网格局。对外通边达海,直连省内白城、松原、吉林、四平、辽源、延吉、通化7个地市,对内除双阳、榆树以外基本实现通高速,长春至各县均为二级及以上公路相连。

 

关键词 口岸发展

 

长春市内陆口岸功能加速释放

 

据悉,目前,长春以“三港一区”( 即长春空港、长春内陆港、长春公路港和综合保税区)为辐射源的口岸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随着长吉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的全面启动建设,空港开发区已正式由高新区代管,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落位等工作有序推进。长春龙嘉国际机场现已开发和运营国际和地区航线17条。截止去年底,机场旅客吞吐量820万人次,同比增长12%,其中国际旅客吞吐量55万人次,同比增长10%。机场货邮吞吐量8万吨,同比增长8%。

 

长春铁路货运口岸(东站陆路干港)一期货5线铁路及集装箱场站、联检大厦主体工程已全面建设完成并正式投入使用。高新北区总占地面积54平方公里的东北亚国际物流产业园全面启动建设,一期项目总投资25亿元的长春铁路综合货场完成场地平整,铁路专用线路基工程加快推进。

 

截至去年底,兴隆综保区已实现货物出口700万单,业务额3.2亿元人民币。业务辐射俄罗斯、韩国、德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190多个国家和地区。14家电商及物流企业注册登记和开展业务,具备了日处理10万件包裹能力。此外,已有25户企业开展通关业务,累计申报报关单(含备案清单)5500份,业务额实现2.5亿美元。

 

关键词 境外合作

 

去年长春市进出口总额达到140亿美元

 

2015年,长春市按照长春对外开放的方向和重点,突出与韩、日、俄等国家的合作,加快推动中韩软件园、中德产业园、中俄科技园等一批合作园区建设。2015年,长春市进出口总额达到140亿美元。其中,出口完成20亿美元,进口完成120亿美元。

 

全年实际利用内外资实现1110亿元和56.53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5%和13%。其中,引进省域外资金900亿元,同比增长9.3%。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0户,同比增长7.1%。累计外商投资企业达4027户;世界500强企业达到72家;新增14户;与170多个国家建立经贸合作关系;开发区经济总量占长春市经济总量达41%。

 

关键词 体制机制创新

 

积极推进长春新区申报并成功获批

 

长吉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设立并启动建设以来,按照新区、自贸区的管理机制,积极探索管理体制创新。

 

一是加强管理体制创新研究。按照国家级新区、自贸区的先进管理体制,深入研究长吉示范区及新区的管理体制创新问题,目前已形成初步框架,将伴随长春新区的启动建设组织实施。二是稳步实施行政代管工作。经过不懈努力,长德新区12个村以及东北亚国际物流园区涉及九台卡伦的3个村接收工作已基本完成,空港经济开发区涉及的27个村接收工作正在协调中。三是积极探索融资模式创新。围绕破解融资难问题,坚持市场化运作,大力推行PPP模式。四是积极推进新区申报并成功获批。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及发改委、长吉图办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长春市各相关部门及高新区共同努力下,今年2月15日,国办正式下发长春新区的批复。

 

今年计划

 

亮点一 整合资源

 

引导重大项目向长春新区集聚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长春市将加快推进长吉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和长春新区建设。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将围绕新区“两轴、三中心、四基地”的发展格局和“五项重点任务”主动参与、靠前服务、协调推进。

 

一是参与整个区域的规划、政策以及实施方案的研究;

 

二是积极与省长吉图办及高新区协调,上传下达、统筹衔接;

 

三是积极做好国家相关支持政策承接以及参与省市出台支持政策研究工作。

 

同时,推动“长吉一体化”建设。统筹区域空间布局,整合域内资源优势,通过打造重要节点和大功能区,引导重大项目、重要资源向长春新区等功能区和节点集聚,强化联结、推进空间融合,进一步形成长吉北部新型工业带、长吉中部绿色休闲和现代农业带、长吉南部生态旅游带的基本构架。

 

推动汽车、化工等重点产业之间相互提供上下游产品,强化互补、推进产业融合。

 

推动医疗、通信、社保等领域互惠、互联、互认,强化共享、推进公共事业联接融合。

 

亮点二 把握契机

 

打造中韩经贸合作示范城市

 

长春市将围绕深入推进长吉图开发开放,把握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签署契机,加大对韩经贸合作,积极承接产业和技术转移,推动文化交流和劳务输出,打造中韩经贸合作示范城市。组织制定《中韩(长春)产业合作示范区规划》实施行动计划,推进中韩长春总部基地、中韩合作产业园区建设。

 

同时,推进长春长吉图区域融入“一带一路”规划编制。依托长吉图开发开放战略,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兼顾“向东”和“向南”两个方向,加强面向东北亚的国际合作,主动融入环渤海经济圈,对接京津冀协调发展,加快形成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在长春长吉图区域融入“一带一路”战略课题研究成果基础上,立足长春的区位优势,放大对韩、对俄等合作基础,深入开展《长春长吉图区域融入“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编制工作。

 

亮点三 通道建设

 

争取开通“长珲欧”国际铁路货运班列

 

2016年,长春市将加快推进对外开放通道建设,构建贯通东西、连接南北、互联互通的对外开放通道网络,是对外开放方面的一项重点任务。长春市将重点抓好机场大道、机场交通枢纽等通道建设。

 

机场大道作为空港开发区与卡伦经济开发区、综合保税区和长春市区的重要联接,作为未来承接空港经济区产业布局的产业带,是今年必须加快推进的重要通道,长春市将协调相关责任单位推动项目进展。

 

此外,要继续推进长白铁路项目建设,推进“长满欧”国际铁路货运班列稳定运营,争取开通“长珲欧”国际铁路货运班列。依托长春新区和兴隆综合保税区,加快推动长春国际陆港建设。

 

亮点四 平台建设

 

突出推进跨境电商集聚区建设

 

在平台建设方面,长春市将重点围绕兴隆综合保税区打造外向型经济转移的承接载体平台。突出推进跨境电商集聚区建设,充分利用净月和经开区现已形成的对俄跨境电商以及和阿里巴巴合作基础,加快跨境电商集聚区软件基础设施以及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中韩、中俄、中日跨境电商平台,积极扩大线上和线下交易。

 

近年来,省长吉图办在长吉图重点项目引导资金支持方面对长春市给予了大力支持,并且在额度上呈逐年递增趋势,今年,长春市将继续围绕年度国家和省里资金支持方向,全力组织相关单位包装项目、完善手续,积极申报,力争更多项目获得引导资金支持。同时,借助长春新区的启动建设,希望省里在长春新区重大通道项目建设方面,给予适当增加引导资金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