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取得阶段成果

17.12.2015  16:02

  一是落实政府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市政府在全市环保工作会议上与15个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及10个市直部门签订《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由市政府班子成员按分工、按战线,分口调度、分头落实任务。并将大气治理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各县区狠抓属地责任落实,各部门加强协调督导,形成联防联控联动合力。二是建立资金政策激励机制。出台了《长春市燃煤小锅炉淘汰改造验收及补贴办法(暂行)》,对燃煤小锅炉并网、清洁能源替改实行一次性补贴,已支出补贴资金近12亿元;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长春市淘汰黄标车补贴实施方案》,每台车最高可补贴2.2万元;对开展大气污染减排、清洁生产审核企业实行阶梯环保电价、以奖代补等政策支持。三是建立大气污染综合防治联动机制。建立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制度,构建县区主体、部门监管、企业自治、全民参与工作机制。发改、环保、建委、公用、公安、农委市发改、市容环卫等多家部门分工落实、协同推进。淘汰燃煤小锅炉1205台,淘汰2005年注册的31693台营运黄标车;全市2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发电机组全部建成脱硫、脱硝设施,完成53家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企业治理。可完成年度预期目标任务。四是建立健全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气象、环保建立了重污染天气联合会商预警体系,联合发布空气质量日报、预报和重污染预警,今年启动应急响应3次;基本完成可吸入颗粒物源解析课题研究,新建1处大气超级监测站开始试运行,可实现污染物源解析监测等五大监测功能。五是加大环境宣传和舆论引导。大力普及大气污染防治知识,提高市民健康防护意识和法律监督意识;每日向市委、市政府领导报送空气质量变化分析动态,将各城区(开发区)淘汰燃煤锅炉进度及排名张榜公布,加以警示监督;推行新闻发布、公众听证、网站微博微信等宣传互动和参与方式,回应公众疑点,疏导社会情绪,赢得公众理解和支持,营造“同呼吸,共奋斗”的公众氛围。

(责任编辑: 环保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