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多家医院专家支招怎样度过这个“严冬”

20.01.2016  07:25

要降温了!要降温了!要降温了!被称为“大BOSS级”的寒潮正在逐步逼近。人们调侃说:“这周的长春能出来见面的都是生死之交,能出来工作的都是亡命之徒,能出来约会的绝对都是真爱。”为了应对严寒天气,1月19日,记者走访了长春市多家医院,专家支招怎样度过这个“严冬”。

 

呼吸道疾病:严寒天气 呼吸道疾病患者增加20%

 

昨日,记者到吉大一院、吉大二院、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医院门诊进行走访,因为天气寒冷患感冒、冻伤、呼吸道、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比前一段时间较多。吉大二院呼吸科张医生说:“呼吸道发病患者数量比往年多,从患者就诊数量看,要比往年多20%。这跟降雪少有一定关系,长期不下雪,会使空气中灰尘和细菌的含量较高,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 ”张医生建议,面对严寒天气,呼吸道疾病易发人群要注意保暖,出门尽量穿厚衣服,避免冷空气对呼吸道产生刺激;对有呼吸道疾病的人,比如慢阻肺或哮喘病人,出门时要做一些防护,比如戴口罩,减少灰尘、细菌的吸入。尽量少出门,可以适当开窗通风。 ”

 

心脑血管疾病: 严寒天气最好别吃火锅、打麻将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心脏康复中心主任孟晓萍说:“在严寒天气下,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都会明显提高。

 

孟晓萍说:“在严寒天气环境下,血管收缩冠心病患者会加重心肌缺血;另外,血管中血液的流通速度会放缓,血小板凝聚率升高后,血栓、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也就大大增加。

 

孟晓萍建议,在严寒的天气下, 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最好在家静养或治疗。很多有心脑血管病史的人认为,只要少出门、谨慎洗澡、随身携带一些药品,就能安全应对这种极寒的天气,其实,这种认识程度是不够的。

 

孟晓萍说:“即使是对没有心血管病史的一般人来说,在严寒天气下吃火锅、打麻将也是一种很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希望大家能在严寒天气中多吃点低脂食物,就餐时把握好少量多次原则。

 

贫血、甲状腺疾病:体内血液循环差 最爱冷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韩医生说:“冬天,人们怕冷主要是因为气温骤降和身体的御寒能力越来越差导致的。

 

一般来说,老年人最容易怕冷,这是因为他们体内血液循环较差,阳气不足。 中青年人,女性更易怕冷,气温稍有下降,她们就会感觉‘冻得够呛’。

 

韩医生说:“还有一个原因是现在人们坐着的时间比家长,运动时间少,身体基础代谢值低,因此不能为身体提供足够能量,而感觉易冷。还有取暖等设备的过度使用,使人们的自我体温调节能力变差,如果气温突然下降,身体就变得难以适应。

 

此外,导致身体不耐寒还有一点原因是,营养素缺乏或疾病也会导致人们怕冷。”韩医生说:“比如缺铁性贫血会让人更易怕冷,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时,也会怕冷。

 

严寒天气咋穿衣?

 

韩医生说:“应对严寒天气,一定要减少皮肤裸露的面积,保持皮肤干爽,增加穿衣的层数,俗话说‘三单一棉’就是增加衣服的层数,减少空气在衣物内的对流提高保暖性。

 

帽子、手套、耳套是必出门须要带的,在户外要一直戴着帽子,因为人体70%的热量是通过头部流失的。耳套只护住了耳朵,头部大部分暴露于空气中,所以耳套不能替代帽子。”韩医生说。

 

穿衣服要注意领口、袖口扎紧,防止冷空气和雪进入。”韩医生说:“此外,鞋子要选大半个尺码的。人体最难保温的部位之一就是脚。因为脚是离人体热量中心最远的部位。选择合适的鞋子,确保脚部的温暖。

 

严寒天气该吃啥?

 

在寒冷天气里要保暖,就必须保持身体温暖和高的新陈代谢水平。

 

国家级营养师兰心说:“吃高热量的食物和大量饮水使身体的新陈代谢维持一个高水平,人就能充满活力,天气寒冷,饿着肚子是不行的。但要注意,咖啡因和尼古丁里的化学物质对身体保暖只会起反作用。靠喝一杯热咖啡、抽根烟能暖和身子的的想法不靠谱。

 

在饮食方面,兰心建议,应注意多补充热源食物,食物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经常吃些瘦肉、鸡鸭肉、鸡蛋、鱼、牛奶、豆制品等。同时,多补充含蛋氨酸和无机盐的食物,也提高机体御寒能力。含蛋氨酸较多的食物有:芝麻、葵花子、酵母、乳制品、叶类蔬菜等。

 

补钙也可提高机体御寒性。含钙较多的食物有:牛奶、豆制品、虾皮、海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