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鞭炮长春人怎么过年 写春联发朋友圈打乒乓球

26.02.2015  21:29

首山路社区居民自发扭秧歌

清真寺社区过年活动多样

湖滨社区“新春杯”乒乓球友谊赛

清真寺社区过年活动多样

清真寺社区过年活动多样 

清真寺社区过年活动多样 

清真寺社区过年活动多样 

新闻提示:2014年8月6日,长春市颁布实施了《长春市燃放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规定:“长春市四环路以内区域,在任何时间均禁止燃放、经营、储存和运输烟花爆竹。”全面禁放烟花爆竹,这个条例被称为史上最严禁放令。

吉和网2月26日报道 2015年是长春市禁放令实施的第一年,从腊月二十九到现在,记者在长春市内只听到过两次鞭炮燃放的声音,而且燃放的时间也都比较短。禁放令效果比较好,长春人过了一个安静环保的年。然而,没有没有鞭炮的年,长春人是怎么过的?本报记者连续两天走进长春多个社区,了解这个年长春人的过年方式。

湖滨社区:

银球争霸庆新春 过年打乒乓球过大年

“乒乒乓乓......好......好!!”湖滨社区乒乓球活动室传来阵阵的喝彩声。

过年期间,长春市朝阳区南湖街道湖滨社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新春杯”乒乓球友谊赛,用这种新颖健康的方式迎接羊年的到来。

湖滨社区居民王福庆说:“我将近70岁了,也报名参加了比赛,以前春节大家都放鞭炮来庆祝,但现在城市空气污染太严重了,由放鞭炮引发的火灾事故也是每年都有,对人身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今年社区组织的乒乓球友谊赛特别好,不仅丰富了大家的体育文化生活,还积极倡导健康迎新春理念,提高了大家的参与意识。”

据湖滨社区乒乓球协会会长乔德贵介绍,比赛采用抽签淘汰赛方式,十一分制,五局三胜,最后分别决出男女单打前四名,颁发奖品,其他参与选手均可获得纪念奖,奖品由吉林银行友情赞助。

参赛的选手有中老年朋友,也有年轻居民,大家都积极报名、踊跃参加。每个选手都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赛中,你打我抽竞争十分激烈。尤其男子组冠亚军争夺赛,乒乓球在台上来回飞舞,大家的眼睛都紧紧地盯着,老将方吉林善于采用稳健的削球,小将姚帅宇则善长漂亮的弧球,他们比的不分上下,现场居民不时发出阵阵呐喊声和热烈的掌声。小小银球,飞来飞去,传递着健康,传递着友谊,传递着快乐。

通过比赛居民们不仅愉悦了身心同时也加强了相互间的交流、结交了更多朋友,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提高了居民体育文化素质,为羊年春节增添喜庆氛围。

长久路社区:

居民自写春联福字发朋友圈邻居点赞

“看,楼下小董把自己写的春联和福字发微信朋友圈里了,这字写的真漂亮,没看出来,还挺有功底呀!”2月18日大年三十上午,家住在长春市长影世纪村小区的高女士,就在微信朋友圈里发现了邻居小董的杰作——一张福字。小董其实不小,已经是一个6岁女孩的父亲了,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任语文老师,写得一手好字。自打微信朋友圈火起来以后,小区里的许多邻居都在微信朋友圈里交流,他也不甘落伍,时不时地在朋友圈里发个状态,点个赞。今年过年不让放鞭炮,不知干点什么的小董,突然想到写春联福字,为一年讨个好兆头。于是,翻箱倒柜找出笔墨纸砚,大年三十一大早,他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写福字,好几年没动过毛笔了,写完之后感觉还不错,就拍图用自己注册的微信公共号发到了朋友圈里。这下可热闹了,邻居们纷纷在朋友圈里叫好点赞,小董数了数,一共29个赞!这可是他收到最多的一次,乐得他眉开眼笑。

首山路社区:

过年居民自发组织两伙秧歌队大拜年

欢快的锣鼓敲起来,喜庆的秧歌扭起来。为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长春市宽城区首山路社区秧歌队的叔叔阿姨们,大年初一就伴着锣鼓点,踩着欢快的步伐,一路从小区扭到社区,为社区工作者们和辖区居民拜年。

秧歌队喜庆的着装、欢快的步子、精彩的表演和强劲的鼓点欢天喜地的迎接着春天的到来,让社区的每个角落都洋溢着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居民们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洋溢着幸福的笑脸。记者了解到,今年的秧歌队,是社区居民自发组建的,而且一组建就是两个,两伙秧歌队互不相让,比着给邻居们拜年,扭秧歌的和看秧歌的都特别开心。

在绿园区一汽家园社区,过年期间居民也组织起一支秧歌队,自掏腰包买来秧歌服和彩扇,从大年初二开始,在社区的小广场上撒欢一样的扭了起来。大家都说:“一场秧歌扭下来,出一身汗,腰也不疼了,眼睛也不干了,心情特别敞亮,以为没有鞭炮过年没意思,现在看来事在人为,你要主动找乐,过年有意思的事多了去了!”

清真寺社区

打牌、下棋、唱歌、跳舞、看书、上网、跑步

“将!连环炮!”63岁的李大爷和邻居老赵在社区活动室里杀得难解难分。虽然是大年初一,室外气温比较寒冷,但长春市南关区清真寺社区活动室里却依旧温暖如春,笑声不断。聊天、打牌、下棋、唱歌、跳舞、看书、上网、跑步、打乒乓球……社区活动室为辖区居民假日休闲娱乐提供了设备和场所,在这里,闲暇时间居民互相切磋、交流技艺、谈天说地、互话家常。

记者了解到,过年期间清真寺社区活动室全天对居民开放,许多居民过年都跑到这里来了。活动室自成立以来,第一时间将开放时间公布,上班时间全天开放,成为社区老年人和居民群众的娱乐场所和温暖的“家”。居民张大娘说:“虽然今年长春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但是大伙儿也觉得挺热闹的,每天都可以来社区活动!”记者了解到,社区利用现有的社区阅览室丰富的图书资源,多次组织辖区居民和小学生开展读书活动,也推动了居民们的读书热情,社区居民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到社区阅览室借阅图书。

清真寺社区高书记说,社区活动室给居民之间创造了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增进邻里感情,促进了民族和谐一家亲的欢乐氛围。在过年过节或闲暇时间,社区太极拳队、腰鼓队、京剧社、拉丁舞队等都到社区活动室里排练。让居民在休闲之余增长了知识,增进邻里感情,更充实了居民的生活。

专家说法: 过年应该传统与现代结合与时俱进

著名民俗学家曹保明说,放鞭炮是过去农耕文明的传统民俗,随着时代的发展,农耕文明已经转变为工业文明,环保成为现代社会共同面对的重大时代课题,全面禁燃可以有效的保护环境和生态,应该得到绝大多数市民的认同和理解。在保护保留继承传统民俗的同时,我们应该传统与现代结合,与时俱进,在当下的大环境下去调整年俗,让好的年俗得以传承,让不符合时代要求的年俗退出历史舞台。曹保明建议,应该让年文化丰富多彩起来,让过年成为一道多项选择题,每个人都能在年里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都能过一个令自己难忘的年,参与、交流、体验、记忆,让我们的年在新的时代里焕发青春和活力。

记者 庄利铭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