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影小白楼,电影艺术创作的摇篮

01.12.2014  14:00

撰稿/摄影 王新英

从1907年4月24日俄国人在长春旧城西三道街首演“电灯影戏”开始,电影这门艺术似乎就与长春这座北国春城结下不解之缘。作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长春电影制片厂创造了多个“第一部”,比如第一部新闻纪录片《民主东北》、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第一部动画片《瓮中捉鳖》、第一部长故事片《》……。

2014年盛夏,长影旧址博物馆终于向春城广大电影爱好者开放,瞬时间成为展示和追忆长影60多年发展历程的最佳场所。当电影爱好者络绎不绝踏进旧址博物馆的同时,距此不远的东南方向,一座白色二层小楼却略微显得有些冷清。然而,在几十年前,这座被称为“小白楼”的建筑,却是中国电影界无人不知的地方,这里曾云集着众多人们耳熟能详的电影剧作家,更是许多青年作家向往和敬仰的电影艺术创作殿堂。

从伪满官吏私宅到“满映”沙龙

小白楼,位于长春市湖西路长影世纪村小区的东侧,是一座颇具欧陆风情的二层建筑,需要沿着小区外侧的石板路蜿蜒行进才能到达。

修建于1939年的小白楼曾是伪满洲国治安部大臣于琛徵的私宅,据说是他为儿子的婚事特意申请修建的,当年在一楼正厅花廊墙上,确实曾有双喜字的图案。

小白楼平面呈长方形,地上二层、地下一层,一楼东侧还修建有一个半圆形的花厅,整栋建筑的面积达998平方米。花厅之外的空地上,假山真树,遍种花草,幽静宜人。

屋顶采用硬山双坡样式,铺满棕褐色琉璃瓦,与白色墙在色彩上对比十分鲜明,让人印象深刻。小白楼的名称也正是来自白色的外墙。1960年小白楼的外墙曾被粉刷成米黄色,但是人们还是习惯地把它叫做小白楼,20年之后,小白楼外墙重又恢复了白色。

1943年,于琛徵将小白楼作价200万元卖给了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满映”),成为当时“满映”社员聚会的沙龙,也正是从那时起,这座白色二层小洋楼与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

电影剧本创作的摇篮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20日,“满映”总裁甘粕正彦服毒自杀,为日本军国主义的灭亡殉葬,“满映”也随之解体。不久,东北电影工作者联盟成立,经过多次交涉,成功接收已经解体的“满映”,同时也接收了小白楼。小白楼从“满映”的声色沙龙成为了东北进步电影工作者团结工作的阵地,在这里酝酿成立了东北电影公司。9月3日,东北电影工作者联盟组织拍摄了长春市人民庆祝“九·三”胜利大会的纪录片,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电影工作者在长春拍摄的第一部纪录片。

1946年5月,东北电影公司从长春迁往兴山(今黑龙江鹤岗);1946年10月1日更名为东北电影制片厂。1949年4月,东北电影制片厂从兴山搬回长春;1955年2月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此时的小白楼也成为长影对外作家招待所和本单位艺术家活动场所,许多剧作家的电影梦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吕班、沙蒙、郭维等老一代电影艺术家曾聚集在这里从事创作。剧作家白刃、海默、林农、李准、黄宗江曾在小白楼里面奋笔疾书,白桦、张笑天、张天民、张一弓、陈立德、顾笑言的创作轨迹也曾留在这里。一部部剧本从小白楼二楼房间的书桌案头,被搬到了长影的摄影棚里面,最后走上了大众荧幕。这些影片许多成为各类奖项的获奖影片,或者成为时代的经典。

在当时的年代,能入住小白楼的剧作家都非一般人物。小白楼二楼只有七八个房间,最多也只能居住十位作家。当时,来长影进行剧本创作和剧本修改的剧作家很多,绝大多数被安排在红旗街上的长影招待所里,只有少数十分优秀的剧作家才会被安排在小白楼里面居住。因此,能入住这里进行剧本创作,被视为一种荣誉和肯定。

时光荏苒,20世纪80年代开始,小白楼更加繁忙。每当深夜万籁寂静,二楼的灯光依旧明亮,那是剧作家们在埋头疾书,构思剧本,《人到中年》、《勿忘我》、《十六号病房》和《黄山来的姑娘》等一批优秀电影剧本在这里孕育。

独立的创作风格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数十年间,小白楼里成果跌出,曾经在小白楼里居住过的许多剧作家,日后大都成了最佳编剧或电影剧本创作的领军人物。可以说,小白楼作为长影电影剧本创作的基地,很长一段时间代表着长影,更见证着长影独立电影剧本创作风格的形成和发展。

几十年的积累和沉淀,也使长影的剧作家群体形成了自己独立的创作风格。他们在题材选择、创作方法等方面独具匠心,逐渐形成了独立的电影艺术流派,选择革命战争题材、农村生活题材、少数民族题材等成为显著特点。

在创作手法上,长影剧作家们更加注重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塑造,注重生活的真实,使得剧中人物血肉丰满,深入人心。从《平原游击队》、《英雄儿女》、《刘三姐》里走出的李向阳、王成、刘三姐等一个个鲜活、经典的荧幕人物,很快成为影片的代名词,在几代人心目中无法磨灭。

电影文学》,坚守电影文化的阵地

小白楼不仅是孕育电影剧本的摇篮,还是《电影文学》的诞生地。小白楼的一楼就是《电影文学》总编室的所在。1958年8月间,创办一本电影文学刊物成为当时长影总编室的重头任务。

很快,“创刊号”上的内容被确定下来,总编辑室的工作人员从众多电影剧本中挑选出三部,刊登在“创刊号”上,分别为《百舸争流》、《钢珠飞车》和一部中苏合作撰写的《风从东方来》。

1958年夏秋之交,正值“创刊号”紧张编辑之际,恰逢郭沫若先生来到长春,大家都认为这次机会十分难得,先后四次拜访,最终求得了郭沫若先生亲笔书写的“电影文学”刊名。

1958年国庆节,经过近两个月的紧张工作,《电影文学》创刊号问世,洁白的封面上一条金色的电影胶片纵贯上下,简洁、清新、明快,让人一眼便能知晓杂志所表达的主题。

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市场化的浪潮中,许多电影艺术杂志或停刊,或改版,没能坚守住电影艺术这片阵地。然而,《电影文学》却依托着长影的人才资源与品牌优势,成为少数守望者。2008年,《电影文学》创刊50年之际,全新改版的杂志与广大读者见面。由原本的“黑白片”华丽变身为彩版,不仅色彩艳丽,内容也更加丰富,将一个更加完整的电影世界呈现在新老读者面前。

地方文化书讯

《〈打牲乌拉志典全书〉注释及其研究》正式出版

城市晚报讯 近日,金恩晖主编的吉林省地方志资源开发立项项目《〈打牲乌拉志典全书〉注释及其研究》一书,由吉林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全书约60万字,包括50余幅彩色和黑白图片。

该书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打牲乌拉志典全书〉(全六卷)》正文及其注释。系清光绪十年(1884年),时任打牲乌拉总管衙门总管的云生修、该衙门的左翼委署翼领英喜等纂。原为清代公文用的毛边纸墨写的手稿本,藏吉林省图书馆(缺卷三)。曾于1988年冠以《(光绪)打牲乌拉志典全书》收入长白丛书二集,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

此次校释由赵东升先生将其家藏卷三手稿补入。校释者以原校释文字为基础,根据全志手稿文本(含卷三)重新进行了点校,做到忠实原文、原字,同时对某些历史人物、地名、史实等加以注释,是迄今为止该书六卷经整理得最完整、最新校释本。

第二部分为《打牲乌拉志典全书》(全六卷)有关研究成果。文章辑选了金恩晖历年来有关打牲乌拉研究的文章、研究打牲乌拉的学术活动评述和报道;学界评论收入了国内外学者对打牲乌拉研究的评论文章,含有关打牲乌拉问题不同意见的讨论文章以及打牲乌拉总管衙门大事记及打牲乌拉研究论文索引(附著作目录)等。

原吉林省委副书记谷长春为本书撰写了序言,著名书法家段成桂先生为本书题签书名。

(常京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