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部分银行存款利率高息揽储为何“熄火”?

31.12.2015  23:25

这些天我没少往银行跑,想问问哪家能给高息就存哪家,可结果太让我意外了。”长春市民孙先生家里做生意,是银行争抢的存款大户。往年到了年末,银行揽储如火如荼,他从中收获颇丰。但今年,别说“存款送手机”这样高调的揽储噱头不见了踪影,就连米面油、春联福字这样的小礼品都很少见,这让孙先生多少有些失落,为啥今年储户们不受银行“待见”了?

 

储户:存款利率不升反降

 

10月底我存了10万元,虽然当时刚降息,但这笔1年期存款的利率还比较高,2.52%。本以为到了年底银行还会像往年一样高息揽储,我就又准备了几十万想存进去,没想到1年期利息降到了1.95%。”孙先生抱怨说。

 

他向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同样是10万元钱存1年,两个月前的存款到期利息为2520元,现在存则到期利息只有1950元,少了570元。

 

走访:多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

 

12月30日,记者走访了长春市多家银行网点,对比了近20家银行的存款利率,发现在10月24日最近一次央行降息后,至少有7家银行修改了降息首日公布的利率表,在其后的两个月内,相继对部分存款利率进行下调。

 

在央行没有再度下调基准利率的情况下,近期本地银行中,对存款利率有所调整的包括光大、浦发、民生、中信、兴业、华夏、盛京等银行。记者注意到,利率下调主要集中在3个月、6个月、1年期这样的中短期存款上。比如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调整前几家银行多为2%,较基准利率1.5%上浮大约33%,但目前已普遍调整为1.95%,较基准利率上浮30%。此外,3个月、6个月的定存利率也分别由此前普遍的1.5%、1.75%的水平,调整为1.4%、1.65%。

 

不但存款利率不升反降,银行以往为了年末揽储而出手阔绰的“赠品”也显得抠了起来。“存50万元定期,可以送您个水杯或充电宝。”昨日,记者以普通客户身份咨询时,5家银行中仅一家表示存款有赠品,而且赠礼力度明显不及去年。去年曾报道过银行年末发力揽储,有银行靠“存款送手机、送奔驰”这样的噱头吸储,提前兑付定期存款到期收益,变相为客户增加了储蓄本金。此外,还有银行对50万、百万级以上的储户准备好烧烤架、豆浆机、足浴盆、跑步机等赠品。

 

分析

 

流动性加大 银行“不差钱

 

以往年末多是银行发力揽储的阶段,今年非但没有,反而在央行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存款利率已然市场化的情况下,未见银行抬高利率揽储,反倒是部分银行赶在年末这个节骨眼上对存款利率进行了下调。年末高息揽储为何“熄火”?

 

国家下半年一直采取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同时由于经济大环境,银行缺乏低风险的优质客户,导致流动性都堆积在银行,如果传导至实体经济,还需要一段时间。”省内某银行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跟以往年末情况不同,现在几乎所有的银行都不缺资金,愁的是没有优质资产放贷,再加上存贷比的考核红线淡出,75%的存贷比“紧箍咒”已经不复存在,监管方面设置了月末、季末存款偏离度指标,导致银行年末揽储动力不强。

 

自2014年初以来,市场利率就显现出下滑趋势,去年下半年至今央行的六次降息、五次降准更是促进了这一过程,向市场释放了大量流动性,今年银行资金普遍充裕。”融360分析师刘银平的说法也印证了上述银行人士的观点。

 

刘银平表示,今年10月1日银行存贷比红线正式取消,将存贷比由法定监管指标转为流动性监测指标。一方面银行不差钱,另一方面年底考核压力减轻,因此今年年末银行高息揽存的现象消失。预计2016年货币政策将保持宽松,市场利率也将继续下降,无论是存款利率还是银行理财收益率都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