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春燮:让祖国的花朵尽情绽放

11.07.2015  02:15

 

金春燮与“童长荣中队”的孩子许下诺言

10年的时间,除了为英烈修建陵园,建立纪念馆,作为县关工委主任的金春燮还一直在做一件事——“让祖国的花朵尽情绽放”。他一面在为烈士树碑立传,一面胸怀大爱,竭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扶困助学。

金春燮去看望肖秋琦和“春雨爱心之家”的孩子

我的“爷爷”是金春燮

肖秋琦,一个温柔、可爱的女孩,2008年她住进了“春雨爱心之家”。对于她来讲,金春燮就是自己的亲爷爷。

2008年1月24日,肖秋琦唯一的亲人,从小相依为命的奶奶因病去世。“那一刻,我的世界变成了灰色,没有彩虹,没有阳光,只有那拨不开的阴霾。就在我最无助的时候,我来到‘春雨爱心之家’以一个孤儿的身份正式成为这个大家庭的一员。”秋琦告诉记者,“这是一个私人的抚贫辅导班,虽然条件很艰苦,但在这里有许多和我一样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在这里我终于又找到了存在感,找到了不是父爱但胜似父爱的亲情。除了每天照顾我们饮食起居的仲伟岐大爷,还有一个人就是‘金爷爷’。金爷爷隔三差五就会过来看我们,每次过来都会给我们带一些文具,生活用品。

因为要参加升学考试需要办户口薄,可是我一直和奶奶生活,因为奶奶去世了,所以一时间找不到我的出生证明,给我上户成了金爷爷的心头病。”说到这件事,秋琦落下了眼泪。“父母这个词对我来说是最陌生的,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联系过我,当然也查不到他们的户口信息。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金爷爷就经常带着我到民政局、公安局和我出生的乡镇等地方来回跑,可还是一无所获。尽管这样,金爷爷还是坚持每天带着我东奔西走寻找有关我的出生信息。现在每每想到这些,心里还总是总是暖暖的,觉得自己是这天底下最幸福的人,上天让我遇到了一位这么好的爷爷。

进过金春燮不断的努力,终于为肖秋琦办理了户口。“那天,我双手接过红本,在窗外阳光的照耀下‘户口簿’三个大字好似散发着光芒一样。金爷爷还利用两个多月时间到有关部门给我解决了低保手续,使我的生活有了保障。”“在我看来这不单单是户口、低保,也是金爷爷这半年多来的心血和汗水,更是金爷爷对我无比厚重的爱。

学生认真地聆听金春燮讲述英雄故事

42份决心书与“童长荣”中队

四年二班,现授予你班‘童长荣中队’称号,希望你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继承英烈们的革命精神,努力学习,奋发图强”,2015年3月,在全校师生的见证下,汪清四小四年二班全班同学敬起少先队礼,中队长朴忠勇递交了42份决心书,并从金春燮手里接过印有“童长荣中队”的锦旗。

授称仪式后,看着孩子们高昂的斗志,听着他们豪迈的誓言,金春燮由衷的感慨道:“孩子们,你们接过了锦旗,就像承接了抗联精神,希望你们能把抗联精神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2015年年初,金春燮在网上看到有关“雷锋班”的学生做好人好事的报道,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决定在全县每所中小学里挑选一个品学兼优的班级,建立一个以抗联英烈名字命名的英烈班和英烈中队,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们铭记历史,传承和弘扬抗联英烈们的精神。

在与汪清县教育局协调后,金春燮开始奔走于全县各所中小学,与学校领导、老师共同商议建立“英烈中队英烈班”的相关事宜。随后,汪清县第四小学四年二班是第一个被授予“童长荣中队”的班级。“我要向童长荣烈士学习,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班级里的42名同学在班主任的倡议下,纷纷写下决心书。

目前,汪清全县已建立起42个英烈班、“英烈中队”,见证着革命英烈精神的传递,颂扬着抗联英雄们的革命事迹。金春燮经常深入到“英烈班”“英烈中队”为学生们讲课,讲述英烈的事迹,与学生们互动交流,教育学生向英雄学习,在家成为好孩子、在学校成为好学生、在社会成为好公民。时间久了,孩子们都亲切地称呼金春燮“金爷爷”,并把“金爷爷”的话记在了心里。

民兵连的“编外指导员

68岁的金春燮虽然离开部队40余载,早已超过民兵最高年限,但他心里始终装着那身橄榄绿,总想着为国防建设做点事。汪清县人武部听说他为烈士树碑立传的事迹后,决定邀请他作为民兵连“编外指导员”,定期为民兵讲讲历史,鼓鼓干劲,他欣然接受,在金春燮看来,这是他求之不得的事。

咱们汪清县是东北抗联东满特委所在地,涌现出童长荣、金相和、金锦女等多位民族英雄、革命烈士,作为新一代民兵,一定要继承先辈遗志,弘扬抗联精神,争当优秀民兵。”汪清县民兵训练基地教室内,金春燮正在为参训民兵上国防教育课。台下100多名民兵都听得非常入神,时而托腮沉思,时而起立鼓掌。

每逢民兵整组训练,他都走进军营,为民兵骨干讲述自己的战斗经历和军队的光荣传统,耐心倾听民兵心声,激励他们在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事业。

每年新兵起运前,金春燮还要亲自为即将踏入军营的青年们送上“家乡寄语”,每次他都会语重心长地说,“汪清是一片红色的热土,每一寸土地都留有革命先烈的足迹,你们是汪清的儿子,选择参军入伍、保家卫国,全县的乡亲都为你们骄傲,到部队后,一定要干出个样来,给咱汪清争脸争气。

【中国吉林网记者 丁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