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山绿水中铸就“金山银山”——吉林推进生态建设纪实
野猪毁农田,虎啸出山林。
近年来,吉林各地野生动物出没的新闻频现,诠释了吉林社会经济与环境保护和谐发展的巨大成果。
在吉林,生态优先、开发保护并行的“绿色发展”理念已深深融入各个领域,“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共识。
从粗放经营到绿色发展 坐拥长白山,怀揽松嫩平原,43.8%的森林覆盖率,吉林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得天独厚。工业化快速发展,能源资源消耗强度不断提升,又给生态建设带来巨大压力。如何找出一条符合实际的发展之路?
吉林省提出“创新发展、统筹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安全发展”的“五大发展”理念,让生态产业提升吉林生态文明的绿色“效益”。
吉林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科学划定生态红线,实行严格的生态保护;加强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防治,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设定资源消耗上线、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同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实行生态经济结构重组,发展生态循环经济。通化的葡萄酒、集安五味子、长白山区蓝莓汁,一批具有吉林特色的生态产品将生态资源转变为生态资本。坐落在鸭绿江畔的集安市,决定不再新上小水电工程,而是依托生态资源而生的“大旅游”概念,吸引着众多游客慕名而来。
全域生态环境大治理 除经济结构的调整外,吉林“绿色发展”的核心在长白山生态修复涵养、中部黑土地治理和西部生态屏障建设。
三年前,松江河林业局职工于秀山一家3口从山上搬进52平方米的楼房。“以前在山上住,砍柴烧火,刮风下雨不抗冻。搬下山后,看病、孩子上学都方便。”他说。
“生态移民是对森林最好的保护。”松江河林业局党委副书记庄培全说,辖区共有8500户农民,按照每户每年消耗8立方米薪材计算,全部生态移民后,每年可减少木材消耗6.8万立方米。
驱车行驶在长白山环区公路上,公路两旁林木丰茂,花草满地。长白山生态修复涵养工程实施以来,完成了长白山环区路修复110公里、森林小镇54个、绿美村屯400个、裸露山体修复11.4万平方米。
“捏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能发芽。”肥沃的黑土地是农民自豪的资本。然而,长期超负荷利用和重用轻养的耕作方式,黑土已由上世纪50年代的平均60厘米至70厘米,下降到20厘米至30厘米,而且还在以每年0.3厘米至1厘米的速度流失。
如何拯救黑土地?吉林省通过秸秆还田、深松整地、增施有机肥等保护性耕作措施对黑土地进行水土流失治理。全省每年减少耕地损失1000余亩,减少土壤流失量1100万吨,项目区年增产粮食近3亿斤。
2013年6月,“河湖连通”工程在吉林西部拉开帷幕。白城市成为第一批“急先锋”:将星罗棋布的45个泡沼与河流连接起来,形成河网密布的水系,济旱防洪,增粮减灾。
“河湖连通”已引蓄洪水近10亿立方米,改善恢复湖泡湿地面积700多平方公里,地下水位开始回升,贫瘠的吉林西部草长莺飞,重焕生机,成为吉林粮食产量增长最快的地区。
发展与保护并行 构筑生态安全屏障 47处天然矿泉日夜奔涌、日涌水量15.1万吨、12家国内知名水企落户、276万吨年设计产能……雄踞长白山西大门的吉林靖宇县因矿泉水蕴藏丰富而名声在外。
面对巨大商机,靖宇没有急功近利。在《靖宇县经济转型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对矿泉水产业规模、产能发展、产业效益都进行了精确设计,恒大冰泉、农夫山泉高端水产业由分散式粗放经营向科学统筹、精深发展转型,确保永续利用。
植树造林、三大主体功能区系统性生态修复工程、第二个十年绿化美化吉林大地规划……数据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吉林森林覆盖率为27.5%,2014年达43.8%,位居长江以北省份前列。
西有白鹤、中有梅花鹿、东有虎豹。权威部门在吉林境内监测到东北虎27只—28只,与1998年的6只—9只相比,成倍增长。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鹤种群数量由10年前的800余只,增加到现在的3200余只,约占世界种群数量的80%以上,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白鹤停歇地。
白山松水间,生态文明的意识在不断蔓延,生态转化的经济效益效果显现:“长白山人参”让参农从过去的各自为战形成“一个拳头”,不少品牌价格已超过韩国高丽参;高端生态旅游逐一落户长白山,摆脱了“游客不过瘾、财政不挣钱、百姓不受益”的窘境,为长白山腹地经济“舒筋活络”。(记者 王存理 高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