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向幸福进发——和龙市脱贫攻坚走笔

20.04.2020  09:13

  曾经,一系列贫困标签贴在和龙市“身上”,压在了和龙人的心头:1993年确定为省级贫困县,2002年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2014年列为吉林省东部高寒山区连片特困地区。

  脱贫攻坚伊始,诸多亟须破解的难题摆在和龙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面前:76个行政中有40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8070户15670人,贫困发生率22.9%;经济基础薄弱,扶贫产业少,带富能力不强,“造血”功能差;人口老龄化严重,许多村屯因为人口流失成为“空心村”……

  如今,4年过去了,和龙市交出了这样一份“答卷”:2019年末,全市贫困人口已经全部清零。具有地域特色和竞争力的种植、养殖及旅游等196个项目覆盖所有行政村和贫困户,76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都达到5万元以上。贫困户住房安全比率达到100%,参合率、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所有行政村及其重点村屯通硬化路、开通客运班车,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得到保障,市镇村三级文化设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通讯设施村村通……

  精准施策 扶贫产业遍地开花

  在福洞镇东新村长白山貂业养貂场,调皮的小貂在笼子里跑来跑去;在头道镇青龙渔业的养鱼池里,一尾尾花里羔子鱼在水池里自在地游着;在八家子镇桑黄种植基地,金黄色的桑黄长势喜人;在东城镇光东村,有机大米名声在外;在西城镇金达莱村,一栋栋朝鲜族风格的民居在群山环抱之中,山脚下一株株含苞待放的金达莱花静静地恭候游客到来。

  产业是脱贫之基、富民之本、致富之源。2016年以来,和龙市投入各类资金7.5亿元,重点发展以种貂、黑毛驴、延边黄牛、冷水鱼等为主的特色养殖业,以有机大米、药用菌、有机蔬菜、林下参为主的特色种植业,以景区、民宿为主的旅游产业,实现了所有贫困户和行政村产业双覆盖。同时,设立巡逻员、保洁员、安全员等公益岗位,充分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提高了贫困户收入水平。

  4月16日,记者在八家子镇桑黄种植基地看到,一段段桑黄菌段整齐地摆放在大棚的地上,每个菌段上都有三四片肥厚的金黄色的桑黄,十分诱人。

  “八家子镇桑黄种植基地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桑黄种植基地,也是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成功尝试。总投资4400万元,一期共建设120栋标准化拱架大棚,栽种菌段71.8万段。”八家子镇党委副书记王世明向记者介绍,桑黄种植基地为八家子镇吸纳就业100余人,使八家子镇1337位贫困人口人均年增收500元至1000元。

  为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和龙市还创新实施“六小工程”,鼓励贫困户发展小种植、小养殖、小作坊、小买卖、农家乐、共享庭院,带动有劳动能力贫困户2546户实现自主稳定脱贫。

  易地搬迁 挪穷窝山村换新颜

  站在和龙市南坪镇柳洞村村口放眼望去,一栋栋白墙蓝瓦的房屋分布在道路两侧,墙上画着一幅幅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图画。每户院子是清一色的木栅栏,水泥路在院子前后延伸出去,路边石头砌成的花坛里,一棵棵小树迎着暖暖的春风摇曳着。这个边境线上的朝鲜族小山村在静谧、祥和中展现出勃勃生机。

  作为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柳洞村的变化受益于整村易地搬迁。

  “以前的老柳洞村,房子破旧,住起来也不舒坦。2016年新房建好后,我们拿着锅碗瓢盆就搬进来了。现在,房子好,环境好,住得舒心啊。”说起这事,村民苏美娥就满脸的笑容。

  驻村第一书记金浩告诉记者,易地搬迁前,柳洞村7个自然屯分布在15公里的公路沿线上。由于外出打工人员较多,3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不足10户,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薄弱。再加上自然环境恶劣,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比较艰苦。2016年末,柳洞村整村易地搬迁,新建56栋房子,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搬迁39户,安置区征地拆迁17户。

  柳洞村的易地搬迁只是和龙市住房安全方面的一个缩影。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和龙市投入4383万元,改造农村危房1742户。投入2.3亿元,实施1726户3479人易地扶贫搬迁。

  党建引领 选拔“铁军”打赢攻坚战

  “尹书记,你帮我卖鹅蛋的钱是不是多给了10块钱?你再好好算算。”记者在龙城镇泉水村采访时,村民李思柱到村委会找驻村第一书记尹文芳“算账”来了。

  记者一问才得知,2019年,泉水村通过第一书记代言等活动开展了消费扶贫工作。截至目前,帮助农民销售苹果梨、大米、牛肉、豆油、禽蛋等土特产共计58万余元。

  “尹书记为村民办了许多实事,大家有什么事都找她。我刚卖了10个鹅蛋,也是尹书记帮忙联系的。”李思柱竖起了大拇指。

  脱贫攻坚是一场时间长、跨度广、难度大的持久战,要打赢这场仗,必须有一支不畏困难、信念坚定、作风过硬的“铁军”。和龙市严格选拔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群众基础好的76名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全市驻村工作队244名干部,吃住在村、工作在村,把全部精力投入脱贫攻坚,全力落实“零距离”帮扶。

  和龙市把基层党组织建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心骨”,夯实组织力、发挥战斗力。大力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发展农民党员196人,吸纳“返乡创业”人才进入村班子119人。建立了由532名优秀党员和人才组成的村级后备干部库,提拔使用了20名在脱贫攻坚中表现突出的选派干部。

  2019年,和龙市已全部脱贫摘帽。今年,我们更要面对挑战和考验,进一步完善巩固脱贫攻坚工作,在思想上更绷紧,措施上更给力,劲头上更要足。着力在有效防止返贫、促进稳定脱贫上下功夫,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不断提升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和龙市扶贫办主任吕信超信心百倍。

(来源:吉林日报 记者:张敬源)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写在汪清县脱贫摘帽之际
  大力发展黑木耳产业,汪清县5个黑木耳专业镇、121个种植村、栽培总量6.新浪吉林
省人社厅召开2023年年中务虚会
  8月3日,省人社厅召开2023年年中务虚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