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设备院长“说一不二” 医疗违法成本很低

11.05.2015  10:06

业内人士介绍,尽管许多地方制定了医疗领域的阳光采购政策,但采购招标往往暗藏猫儿腻,最终决定权在握有实权的医院领导手中,监督体系形同虚设。

 

据咸阳市人民检察院办案检察官介绍,在一些医院特别是基层医院,院长在人事、采购等方面有着“说一不二”的权力,只要院长点头,医疗设备就能进入医院,因此药商行贿一般是“院长拿大头,科长拿小头”。

 

我曾参加过医院的器械采购招标会,有的仪器与会专家都认为不错,最终却是大家都不看好的仪器中标,个中缘由可想而知。”方向明说。

 

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和专业性,也加大了这一领域腐败惩处的难度。北京大学医学部卫生法学教研室主任王岳说,究竟该用多少药、用什么药,哪些检查该做,哪些检查可以不用做,患者并不知晓,医生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主动性,这也进一步助长了行业内的不正之风。

 

应当说,这些年医疗行业没有做到自律,一些医生最好的朋友不是患者,而是医药代表和器材供应商。从各地查办的腐败案件来看,一些地方医疗行业的文化生态和价值观已被扭曲,许多医生不把心思放在业务上,而是挤破头当科主任,这样就能把住‘用药权’。”王岳说,作为公立医院,必须加强行业自律,剔除逐利性,推动收支两条线,使医院和医药相分离,可以尝试通过网上采购等方式打破目前用药的封闭状态。

 

此外,在“法不责众”心理的影响下,部分医务人员容易出现侥幸心理。王岳坦言,按照现行执业医师法,被吊销医师执业证书满两年后即可重新参加考试,出现了所谓的“不倒翁牌照”,进而降低了医疗违法的成本。他建议,对于严重触犯法律的医生,应当加大惩戒力度,将其列入终身禁止从业的“黑名单”,形成震慑作用。

 

医护人员建议,在推动医改扭转“以药养医”状况的同时,也应适当提高医护人员的诊疗费用。“我们医院硕士、博士毕业进院的医生,基本工资很低,却要经常通宵达旦地工作,收入和付出不成比例。”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一位主任医师说。

 

长期关注医疗领域腐败案件的北京北斗鼎铭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和说,在依法惩处医生违法行为的同时,也要加大对企业行贿行为的打击力度。通过法治建设、制度规范、行业自律等,引导企业建立正规规范的医疗器械和药品推广体系,寻求良性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