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榆县创建美丽乡村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07.12.2015  19:22

  通榆县新发乡德胜村地处新发乡西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2公里。西于团结乡接壤,北临乌兰花镇,全村幅员面积65.95平方公里,辖6个自然屯,504户,1997人,现有草原723公顷,耕地3012公顷,林地200公顷,2006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几年来,德胜村党总支紧紧围绕“富民强村”这一目标,以发展产业、建立园区、成立协会、树立典型为载体,农业经济、农民收入和社会各项事业均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10-2012年度被评为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

  新发乡德胜村坚持抓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一直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发展全村经济事业上,以高效、健康发展的经济形式,提高村民经济收入水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引导农民发展特色经济和效益经济,使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在农业生产上,这个村形成以特色农业园区为主,粮食、林业为辅的生产模式。截止到2014年,全村美葵种植面积达800公顷,年纯收入在800余万元;全村花生园区面积达100公顷,年纯收入在100余万元;辣椒园区面积达200多公顷,年纯收入在800余万元。同时带动相邻的新发村发展辣椒园区50多公顷,年纯收入200余万元。2014年村里组织签订辣椒、花生订单,花生面积200公顷,辣椒100公顷。

  着重进行特色养殖业的发展,创新高效农业。在畜牧业生产上,德胜村目前主要有舍饲圈养寒羊、生态养猪、育肥牛等一系列高效、特色养殖,养殖大户达100余户。全村小尾寒羊养殖户达到200余户,存栏羊15000余只,现在已经形成了生态养猪、育肥羊、育肥牛牧业园区,年纯收入300余万元。德胜村现有一个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的养殖园区,带动周边养殖户100余户发展养殖业。

  全村住宅基本实现砖瓦同时,结合泥草房改造工作,对其他旧房全部实现用水泥包砖包顶的泥草房改造。全村各自然屯都做到了道路围墙标准、整齐,砖瓦化厕所普及率达80%;道路两旁全部实现绿化、美化。

  发动村民大力开展清洁卫生运动。以户为单位,对房前屋后、围墙院落的卫生进行清理,以村、屯为单位,清理清运各种垃圾和废弃物,定点堆放,作无害化处理。特别是农药垃圾的处理,各种农药垃圾定点堆放,集中作无害化处理,防止人畜中毒事件的发生。德胜村现有保洁员6名,每个自然屯成立一个保洁小组,设组长一名。保洁小组负责本屯内的卫生管理。

  坚持科教兴村,农民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几年来,德胜村多渠道兴办科技远程教育,采取集中培训,个别指导,典型示范的方法,引导农民走科技致富的道路。定期举办科技之冬活动,成立农村新经济组织,向农民传授种植、养殖技术。还广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利用农闲季节,组织农民开展经常性的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引导广大农民树立新观念,破除旧思想,大力倡导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移风易俗,使全村呈现出百业振兴的良好局面。全村二十多年没发生重大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特别是通过开展“五好媳妇”的评选活动,形成了崇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浓厚氛围,孝敬老人、勤俭持家、家庭和睦、邻里和谐、互帮互助的传统理念深入人心,较好地改变了村屯风气,做到了无邻里纠纷、无计划外生育、无封建迷信活动、无“邪教”。促使农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目前,全村争做“五好媳妇”、争当文明家庭已经蔚然成风。

  有完整的群防群治、安全防范制度。把综治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作为重要的工作切实抓紧抓好。加强队伍建设,发挥综治员队伍的作用,群防群治,落实治安管理责任制,签定《治安责任保证书》,层层落实责任制,制度上墙。民事纠纷调解率达100%,全部化解在基层。村里重大事项召集全体村民代表共同协商研究,村务得以及时公开,做到了给村官一个清白,给村民一个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