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农村危房改造既见新房又见新村

23.10.2015  10:35

      10月8日,二道江区五道江镇五道江村低保户许凤艳搬进了新房。许凤艳高兴地说:“没有党的好政策,我和植物人的儿子这辈子可能都住不上这样好的房子。”这是通化市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特困农民高兴地住进新房的一个缩影。自2012年以来,通化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的机遇,累计改造农村危房6万余户,其中今年计划改造危房5822户。工作推进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市委农办、市城建局注重把握“五个结合”,实现了“既见新房又见新村”的目标。

  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相结合。坚持“政府主导,规划引领,群众参与,突出特色”的原则,打造房、院、村“三位一体”改造模式,将危房改造、农户庭院建设、村庄整体环境改善协同推进。对110个村屯实施了危房集中连片改造,达到屋瓦、塑钢窗、防盗门、墙体保温和房屋墙体颜色“五统一”,并与道路硬化、村屯亮化、绿化美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有机结合,彻底改变了过去“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的状况。

  与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通过村庄建设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全市打造了30个“产业发展型、民俗特色型、旅游休闲型、环境优美型”魅力新村,为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进而融入全市大健康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辉南县抚民镇榆树岔村依托龙湾旅游必经之路的区位优势,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富民产业。东昌区金厂镇夹皮村江沿五队将危房改造建筑设计特色与“百亩花海”景区有机融合,一批农家饭庄、特色果品饮品销售摊点等应运而生,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助推器。

  与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相结合。工作中,始终坚持把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作为促进城乡统筹、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通过改造让更多的农民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将城市“暖房子”延伸到农村,全市节能房建设比重达到95%以上。通过对房屋实施墙体保温,安装塑钢窗、防盗门、更换屋瓦,冬天农户室内温度平均提高5度以上,每年每户可节约燃煤两吨左右,节约资金1000余元。同时,积极向农民推广沼气、太阳能等节能技术,指导农民建设有室内卫生间、分户供暖等功能齐全、居住舒适、节能环保的房屋。加强村屯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让农民群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学有所教、娱有所乐。柳河县安口镇移民新村利用移民资金和农村危房改造资金,家家户户建起别墅式农民新居,水电气、有线电视、太阳能、健身文化广场等一应俱全,大力发展苗木、大榛子等特色产业,农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创业,如今已形成“房新、村美、人富”的美好乡村建设新格局。

  与提升农民素质相结合。通过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显著变化,公共意识不断提升,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改造危旧住房和整治“脏、乱、差”环境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通化县将农村危房改造与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相结合,推行垃圾分类管理,广泛宣传、积极动员农民群众参与,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营造“人人关心家园、人人爱护家园、人人建设家园”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升了农民的文明意识、卫生意识和环保意识。

  与拉动农村消费投资相结合。农村危房改造撬动起通化市农村投资消费市场,建房所需水泥、砂石、红砖、门窗、钢材、保温板等,直接拉动上游产业投资,同时刺激带动下游家电、家具、装饰装修等相关产业消费,成为通化市经济新的增长点。据初步估算,四年来,通化市通过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拉动农村投资和消费至少在15亿元以上。同时,为农村工匠和就地务农闲散人员开拓了增收途径,一名普通工人每天建房务工收入在100元左右,可就近解决闲散劳动力参加农村务工创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