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五项举措扎实推进就业扶贫

13.08.2018  10:26

  为做好就业扶贫工作,促进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通化市按照省厅工作要求,通过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帮扶等多项举措,促进了农村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脱贫。

   一、深入实施“技能扶贫”培训工程。 全面实施“三年劳动者技能提升计划”,针对农村劳动力季节特点和劳动力市场供求变化,开展常态化订单式培训,通过技能培训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在准确掌握本市农村劳动力现状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关于开展“技能扶贫、技能就业”培训工程的实施方案》,提出诸多优惠政策,如:15-25周岁的学生可以面试入学,免除学费、宿费及部分杂费,为家庭困难学生发放每年2000元的助学金;入学后即签订就业协议,培训学院负责安置实习和就业。

   二、扎实推进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 结合县域资源优势,整合现有存量非农建设用地,结合城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布局,创建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基地。2017年至今,创建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28个,扶持创业4063户,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21708人,帮助293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出台了《优秀农村人才返乡创业支持计划》,明确每个乡镇培育4名创业致富带头人,每个行政村培育1名劳务经纪人,每个贫困村多配备1名创业致富带头人和1名以上的劳务经纪人。落实返乡下乡创业政策,抓好综合服务平台、培训服务平台、宣传舆论服务平台“三个基础服务平台”,返乡创业基地、创业园区、创业带头人“三个载体”,人力资源信息库、项目信息库、专家信息库、典型案例信息库、社会资本工具库“信息五库”建设,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项目推介、专家评析、创业培训、政策咨询、创业孵化等全方位服务,打造良好的返乡创业环境。

   三、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序就业。 组织人员到劳务输入地进行考察对接,摸清用工需求,结合本地实际,组织有转移就业愿望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陆续培树了“通化小能人”“东安赴韩劳务工”“通化绿环物业工”“通化日盛保洁工”“通化大姐”和“集旅农技工”等劳务品牌。积极为各类人员搭建用工平台,今年以来,共召开贫困劳动力专场招聘会42场,提供各类政策咨询1457人次,提供职业介绍信息数量985个,提供职业指导871人次。“春风行动”期间,积极与省外劳务服务公司联系,吸引省外48家企业参加通化市招聘活动,需求人数2.3万人,活动期间劳务输出转移就业3509人。

   四、加大扶贫基地和扶贫车间建设力度。 按照国家遴选条件,通化市4户企业入选国家就业扶贫基地,企业与贫困劳动力签订劳动合同,缴纳五险一金。市财政局、市脱贫办联合印发了就业扶贫车间认定和补贴资金发放的通知,要求每个县市创建一个以上就业扶贫车间,吸纳农村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实现就业。目前全市新建就业扶贫车间3个,完成计划的75%。

   五、加快推进就业服务平台建设。 加大“农村半小时就业服务圈”建设力度,在乡镇人力资源市场、工业园区、集散地和所有行政村设立就业服务场所,形成方圆2公里为半径、30分钟为时限的“农村半小时就业服务圈”。目前,通化市共建成农村就业服务平台682个,形成覆盖全市的农村半小时就业服务网络,为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劳动力提供转移就业、创业咨询和培训等优质服务。(吉林省就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