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货下乡

09.01.2015  00:35

  记者 杨晓艳 通讯员 李磊

宋庆波是敦化市金佰利食品经销处的经理,他家有9台厢式送货车,主要面向敦化、安图两地城乡批发销售完达山液态奶。近日,记者跟随其中一辆送货车去送货。

我家食品送货车已办理了食品送货车备案登记,都有政府统一发放的证件、喷涂的标识,谁进我的货都放心。特别是政府免费配备的可追溯系统软件和终端设备,随车就可以打印销货单,我坐在家里也能随时掌握卖了多少货。”一路上,宋庆波向记者介绍。

车行至敦化市秋梨沟镇振兴食品百货超市时,送货员小刘使用可追溯系统随车终端设备打印了销货小票,交给超市店主闫秀贵。

和以前相比,这种统一配发标识的配货车和可追溯终端设备有啥不一样啊?”记者问。

闫秀贵边查看相关票证边回答:“过去,食品送货车五花八门,一些不法经销商趁乱向位置偏僻的农村小超市、食杂店供应假冒伪劣、过期变质食品。出现问题,我们很难查找或追溯供货商。

现在不一样啦,你看这打印小票正面有二维码,背面还有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的标志标识,心里托底呀。今后要是再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拿着单子就能直接找到供货商。而且销货单还能直接当我的进货台账,省去了又记录又粘贴的麻烦。最近,顾客经常看到带有统一标识的送货车停在我家门口,来我们这儿购买食品也更放心了,销售量也增加了,现在小生意做得更红火了。”闫秀贵笑着说。

食品批发经营送货下乡已经成为县域食品经营户进货的主要渠道,但问题食品也主要来源于流动送货。敦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流通监管科科长赵靖海告诉记者:“日常,我们会随机检查食品送货车的随车证照是否齐全,查看是否存在运送‘五无’食品、过期食品,需要特殊条件保存的食品是否配备使用相应设备。发现问题,严肃处理食品供货商。

从抓食品批发企业送货源头入手,食品送货车备案制度在我省辽源市、吉林市、通化市等所辖县(市)都在试点运行。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省政府专门从省长资金中列支70万元来支持、推动这项工作。即将出台的《吉林省食品流通环节食品送货车监督管理制度》将对全省食品送货车实行统一备案、统一编号、统一标识、统一监管,并与食品药品电子追溯系统相结合,使运送的食品实现“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